本篇文章给大家介绍黄冈大学中专部,以及湖北黄冈大学几本相关信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中专和大专的自考那个可以介绍下!

我就是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黄冈大学中专部的,我读黄冈大学中专部的是大专,然后我也报黄冈大学中专部了自考本科,如果黄冈大学中专部你是初中毕业的就读中专,以后可以升大专的,但如果你是高中毕业的,肯定就读大专啦!不过还是先看分数吧,分数高的话就去好点的学校。

黄冈师专的地址

黄冈师专现在叫黄冈师范学院校

地址黄冈大学中专部:中国·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开发区新港二路146号� 邮编黄冈大学中专部:438000

湖北省黄冈市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办公室 是属于哪个单位,怎么走,报到证上面的地址。

黄冈市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办公室在黄冈市教育局。具体几楼可以在教育局一楼查看。地址:黄冈市赤壁大道83号。 在城区乘出租车大概5元钱。

黄冈菱湖高中有中专儿吗

没有,你这句话说法就已经存在错误了。黄冈菱湖高中是属于高中,中专指中级等级的学校,有自己专属的学校,这两者不是混合的,所以高中里面是不会存在中专的学生的。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学院地处人杰地灵、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几百位将帅的故乡湖北黄冈市,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黄州近郊。大京九、鄂黄长江大桥、鄂东江北一级公路与学院相邻,长江、巴水在这里汇聚,交通十分便利。学院占地面积100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拥有各类图书60余万册,微机2200多台,校内实验实训室4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80个,并拥有国家级实习实训基地。现设八系、二部以及成教学院、丹迪莱国际关系学院。在校生10000余人,教师64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职称149人,从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名校聘请了12名知名院士、教授为学院客座教授来院授课。聘请外籍教师8人。近年来,学院教职工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论文800多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数篇,公开出版教材和专著400多种本,承担国家、省级科研项目32个。学院成就于长江流域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之上,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历程,进入了品牌建 设和发展阶段,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院校训为:崇德 强能 务实 创新

学院组建以来坚持“特色兴院”的办学方针,坚持“为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了自己的十大办学特色和亮点。

学院亮点

1、生源遍及全国

学生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8个少数民族。

2、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过98%

200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就业率40多个百分点、就业率达98.1%,200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7%,受到省教育厅通报表扬,2005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65%。名列全省高校前茅。

该院已在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山东、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建立了广泛而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基地,并进入岗位优化期。已安置学生的情况:80%以上专业对口;60%以上为文员岗位、技术岗位、基层管理岗位。试用期内,70%的学生月薪900元以上,15%的学生月薪1500元以上,15%的学生月薪在2000元以上。2004年湖北省教育厅专业家组对该校就业工作进行评估,评估结论是: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就业市场拓展充分;就业成效显著。

学院实现了承诺:凡该院品德良好、成绩合格、技能过硬的毕业生,只要本人愿意,家长同意,学院100%地推荐到合适的用人单位、合适的工作岗位就业。

3、教学质量在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

学院组建以来,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的专业办学水平评估、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及实验室建设评估,其中专业办学水平评估为全省一次性通过的14所高等院校之一,近几年来,该院实施“三强”战略即“强师资、强专业、强技能”,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强“精品课程”建设,进行教材及课程整合,成效显著。该院学生在全国英语及计算机历次等级考试中,参考率、累计过关率均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2005年,计算机考试及及格率位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一。

4 、学生动手能力强,各种大赛捷报频传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对证施教,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全院每系均有一幢实习实训大楼,每个骨干专业都有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实验室已通过省教育厅的合格评估。2003年该院在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中成为全省办公高级证书首位获得者学校。2004年在全国电子、数控、电子商务、微机调试等大赛(湖北赛区)技能比赛中,该院学生均获得优异成绩,其中团体、个人一、二、三等奖8人次。2005年学院代表队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湖北省二等奖、湖北省第四届移动梦网杯互联网知识大赛第二名,首届全国电子商务大赛团体赛湖北赛区一等奖。湖北省大学生篮球联赛暨中国大学生CUBA外围选拔赛男子丙组第四名,女子丙组冠军。

5、就业资证教育条件优越

学院积极应对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已设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4254考点)”、“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点(42344考点)”、“全国实用英语考试考点”、“全国公共英语考试考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点”、“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158号站,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设)”,学生取得相应专业资格证书的获证率达95%以上,2005年度,学院获“职业技能先进单位”称号,为学生就业和选择就业创造了优越条件。

6、“订单教育”成效显著

学院“订单教育”起步早,效果好。第一、二、三批“订单教育”班已成建制履约就业上岗;2006届、2007届毕业生有6个订单教育班相继履约开班。就业实习的改革推进了“订单教育”工作,“订单教育”拓宽了就业渠道,捷足先登就业市场,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就业率。中国教育电视台制作了专题节目,推广我们这方面的经验。

7、学院为渴求继续深造的学子搭建了“立交桥”

学院已形成了以普通大专教育为主,专升本、成人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并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联合开办了研究生、本科生教育合作项目,与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建立了互派留学生、科教合作关系。学生继续深造通道畅通,学院成为继续深造青年“升本”或出国留学的起跳板。“专升本”录取率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8、学院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优秀

学院地处风景秀丽的南湖教育区,校内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环境宜人。省级高校标准化食堂、省级标准化公寓楼群、现代化教学楼群和多功能图书、体育场馆,为师生员工学习、生活、工作和娱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校内公寓仅仅是一栋,记得我开学来的时候说要住公寓他们说没了,那么我只能住普通宿舍,但到了大二,还是不给我们寝室住,我们有钱没地方住,这就是生活条件的优越。每天还要做早操。

9、推行“两情”管理及“四家”服务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对学生实施既要成人又要成才的“两成教育”,在学生管理上实施“两情”(父子情、手足情)管理,建立了“四率考核”(上课率、就寝率、及格率、事故率)的长效机制。在后勤方面,强化“四家”服务理念,即“创造家的环境,营造家的温馨,培养家的情感,提供家的服务”。受社会、学生、家庭的普遍赞扬。

10、学院社会形象不断提升

学院连年被评为市级安全文明单位。2002年,被省教育厅领导部评为“全省职教先进单位”,2003年,被湖北省权威统计机构评为“质量、诚信、服务满意率三优单位”、“湖北市场杰出单位”,2004年被评为“湖北省美誉高校”(全省十五所,与武大、华科大同列)、“湖北省最具影响力的学校”,被省综治委等部门评为“省级安全文明校园”,2005年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评为“中国一流高职院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最佳文明单位”。被中国消费者调查中心评为中国“百家诚信院校”,被省统计局评为“湖北省分行列十强”单位,再度评为“湖北省美誉高校”(全省10所,与武大、华科大、武汉职院同列)。被湖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授予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称号(全省16所,与武大、华科大、武汉职院同列)。

学院从2003年着手建设“511”工程开始,为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做基础性工作。2004年12月正式启动评建工作。学院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评估工作方针,采取多种办法和措施、动员、组织全院师生员工,不断增强评建意识,积极投身评建工作,并且在评建进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边评边学,边学边改,边改边建,不断地明晰办学理念,规范办学行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础建设,以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办学质量,为实现评估目标,推进学院建设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院系设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脑艺术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动漫设计

土木建筑工程系: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经济贸易系:财税、税收、经济管理、金融保险、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会计电算化、国际贸易实务.

机电工程系: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制冷与冷藏技术、摸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修与维修技术.

生物工程系:园林技术、作物生产技术、农村经济管理、生物制药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动物防疫与检疫、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人文科学系:文秘、法律事务、商务英语、社区管理与服务.

水利电力工程系

交通工程系:物流管理.

成教学院

基础课部

中专部

国际关系学院

校址:湖北省黄冈市南湖桃园街109号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网站

现在的黄冈大学叫什么名字?

黄冈师范学院

黄冈师范学院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多科性黄冈大学中专部的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学校隶属湖北省管辖,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由珠明山校区和银盘山校区组成。

中文名: 黄冈师范学院

外文名: Huanggang Normal College

简称: 黄冈师院

校训: 厚德 博学 力行 致远

创办时间: 1905年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师范

主管部门: 湖北省教育厅

所属地区: 中国湖北

硕士点: 14个

院长: 叶芃

学校简介

黄冈师范学院地处武汉城市圈内人口第二多的地级市,现有人口七百多万的鄂东大 黄冈师范学院明珠校区

市——黄冈市。黄冈史称 “吴头楚尾” ,西靠武汉,东邻九江,长江黄金水道和京九、京广、京珠、沪蓉等交通大动脉贯穿全境。黄冈素有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人文底蕴丰厚,英才辈出。这里有全国闻名的 “教授县” (蕲春)、 “报人县”(武穴)、“黄梅戏之乡”(黄梅)、“将军县”(红安)、“博士街”(蕲州)、“文赤壁” 、“四祖寺” 、“五祖寺”和黄冈中学黄冈大学中专部;这里诞生了毕升、李时珍、闻一多、李四光、黄侃、 黄冈师范学院校徽

熊十力、王亚南、胡风、废名、杨度等历史文化名人;近现代革命史上,这里诞生了董必武、陈潭秋、林育英、林育南、林育容、李先念、刘华清、王树声、韩先楚、陈再道等一大批革命家、军事家,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黄冈师范学院作为黄冈市第一高等学府,是鄂东这块人才宝地上孕育各类人才的摇篮。

办学规模

黄冈师范学院坐落在黄冈市府所在地——历史文化古城黄州,学校北依东坡赤壁、南临浩瀚长江,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幽雅。学校由珠明山、银盘山、南湖三个校区组成,现有校园面积 1252.68 亩,建筑面积近 40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4 亿余元。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7000 多台套,总值 8000 余万元,建有省级生物课实验示范中心;有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140 余个;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有各类藏书120余万册,设有国家一级“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站”;校园网络服务系统完善。

师资力量

学校面向全国 27 个省市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 23000 余人,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册学生 2000 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 1500 余人,其中专任教师 685 人,教授 66 人、副教授 168 人,博士、硕士 298 人,兼职博导硕导 50 余人。学校有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国家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等 20 余人。学校还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学者、艺术家 100 余人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常年聘有外籍教师 20 余人。

学院成绩

历经百年耕耘,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涉及文、理、工、法、经、管、教等七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高等院校。“中国古代文学”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等 2 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民族传统体育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美术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分析化学、动物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等 14 个学科为湖北省立项建设的硕士学位点学科。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设有生物资源研究所、不确定系统研究所、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等20个研究所(中心),设有“十大基金”资助各类研究活动。 “ 十五” 期间,教职工承担国家、省、市各级科研项目 182 项,荣获包括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省级及以上科研教研奖励 17 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等 100 余部,发表学术论文 4300 余篇,其中 100余篇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

院系及专业设置

学校设有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政法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与应用化学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商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院、体育系、新闻与传媒系和继教职教学院等 14 个教学院系。开设有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英语、日语、美术学、艺术设计、音乐学、音乐表演、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与行政学、法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生物科学、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体育教育、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等 32 个本科专业;有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应用日语、贸易经济、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及应用、会计等 10 个专科专业;有继教职教本专科专业 60 个。艺术教育专业是教育部定点教改试点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湖北省省级品牌专业,英语、生物专业是湖北省重点专业;生(植)物学、古典文学、写作、动物学、教育学、器乐等一批课程是省级精品课程。 2004 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为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首批通过该评估的高校之一。黄冈师范学院已成为省考试院公布过的2008年具有自考招生资格的32所院校之一。

对外交流

学校国际交流广泛,已与美国拉马坡学院、印第安那州立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南昆士兰大学、加拿大新加里东学院、英国诺森比亚大学、摩尔多瓦国立艺术学院等 10 多家国外高校与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先后聘请了100 多位外籍专家学者来院任教、讲学,先后派遣100 多位教师赴国外进修、访问和讲学。2002 年起,学校开始招收留学生。

人才培养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深得社会认同。全国闻名、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中取得 “七金四银一铜 ”佳绩的黄冈中学迄今三任校长、绝大部分国际奥赛主教练、黄冈九大县市区 70% 以上的中学校长、副校长都是我校的毕业生,纷至沓来的参观考察者无不感慨地说:“黄冈中学和黄冈的基础教育是个谜,谜底在黄冈师范学院”。近年来,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 1999 年以来,学生在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连续七年荣获国家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CCTV 杯”外语竞赛等重要赛事中都取得优异成绩。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 90% 以上, 2003 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在湖北高校中居第一位;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特长突出、富有务实精神和创新能力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在近 3 万名历届毕业生中,许多人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教师、知名专家学者,一大批人成为各条战线上的中坚和骨干。

所授荣誉

“十五”以来,学校先后荣获 “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单位” 、“湖北省安全文明学校”、“湖北省园林式学校”、“湖北省教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湖北省‘楚天杯’文明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湖北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两课教学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成人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院发展

1998 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宋健、张思卿、陈至立以及教育部长周济先后到我校视察,对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对学校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黄冈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亲临我校,就学校基本建设、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等重大问题进行指导。 “十一五”,黄冈师范学院确立了“科学定位、内涵发展、特色强校、规范创新、就业至上”的二十字办学理念,全校教职员工正积极落实“十一五”发展任务,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大战略”,为把学校建成和谐发展的省属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1]

校史沿革

黄冈师范学院是1999年3月2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来的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一所全日制省属普通本科师范院校。自1905年成立“黄州府师范学堂”,黄冈师范学院至今已经走过了百年办学历程。 1905年创办的黄州府初级师范学堂,后更名为黄州府师范学堂。抗日战争期间,学校一度由黄冈县三解元(黄冈县泗泊河)迁址到新洲大渡村,并改名为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开设普师、简师班,培养中小学师资。解放战争时期,学校曾几度迁移校址,1945-1947年由新洲大渡村迁至黄州,1947年到1948年又由黄州迁到汉阳,1949年再度迁回黄州,学校虽历经辗转,校名则始终是“湖北省立黄冈师范学校”。 黄州解放后,黄冈师范学校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接管,改为“湖北省黄冈师范学校”;1949-1950年,普通师范和艺术师范合并,组建黄冈行政区立中学师范部;1953年7月恢复成立了湖北省黄冈师范学校,广济师范学校并入;1960年,学校更名黄冈师范专科学校;1961年秋,黄冈大学、黄冈幼师撤销,60级学生共五个班并入湖北省黄冈师范专科学校。“文革”时期,学校复名黄冈师范学校,挂师范学校和进修学校两块牌子,1975年开始招收高师班。1977年秋,学校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黄冈分院”,由省政府批准成为大专院校。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更名为黄冈师范专科学校,从此,学校作为正规的普通高校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86年,学校升格为副地级;1988年,学校被评为首届“全国先进师专”。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省教委下文,黄冈教育学院并入,学校的教育功能和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 1998年12月17日,该校的“专升本”考察评估以90%的高票通过专家评审,“专升本”获成功。1999年3月2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黄冈师范学院;2000年11月28日,黄冈师范学院在珠明山新校园隆重举行了“黄冈师范学院”的挂牌庆典,标志着黄冈师范学院的发展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004年,黄冈师范学院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在全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率先通过了这项评估。12月25日至30日,教育部专家组莅临黄冈师范学院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经过6天的认真评估,专家组认为黄冈师范学院定位准确,办学思想正确,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突出;重视制度建设,教学管理日趋规范,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加快教学基本设施建设,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风校风优良,社会声誉良好。 至此,历经百年耕耘,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涉及文、理、工、法、经、管、教等七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高等师范院校。学校教学环境优美,教学设备设施齐全,学术氛围浓郁,师资队伍力量雄厚。 进入“十一五”,黄冈师范学院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今天,在“科学定位、内涵发展、特色强校、规范创新、就业至上”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全校15000名师生员工正满怀信心,齐心协力,“攀层次、创特色、上水平”。我们深信,经过“十一五”期间的持续、健康发展,黄冈师范学院必将迎来一个新的明天,新的辉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