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介绍天门职高招花鼓戏专业,以及天门职高招花鼓戏专业老师吗相关信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荆州花鼓戏有哪些艺术特征?
荆州花鼓戏主要艺术特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民间锣鼓戏曲化;二是马锣的运用;三是当地民歌的戏剧化。
俗话说:“丑花鼓、锣鼓多。”这一方面说明花鼓戏击乐丰富;另一方面说明了“击乐”是荆州花鼓戏音乐唱腔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民间马锣在武场的使用,是民间锣鼓戏曲化的鲜明体现。通常京、汉等皮黄大剧种的武场只用板、边鼓、大锣、钹、小锣,而荆州花鼓戏的武场则直接采用了马锣。马锣是民间锣鼓中的标志性乐器。
武场采用马锣演奏的技巧纯熟者,右手小锤击中马锣有效部位后,左手将被击中的马锣抛向高于头顶的空中,发出粗犷的“浪浪”声响,独具特色。
荆州花鼓戏的音乐唱腔,直接来源于江汉平原流行的民歌小调及丰富的田歌、劳动号子,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逐步发展形成了节奏富于变化,能够表现多种思想感情的声腔体系。
荆州花鼓戏的声腔有高腔、圻水、打锣、四平调等四大主腔和丰富的小调。主腔中除高腔是在当地薅草歌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成的外,而圻水、打锣腔则与鄂东花鼓戏声腔结构相近。
在诸多小调戏中,《补背裕》、《抠门闩》、《薅黄瓜》等多种曲调,是当地民歌的戏剧化。这些不同来源的声腔,在当地语言和音乐特点的基础上,演变融合,浑然一体,形成了荆州花鼓戏的独特风格。
荆州花鼓戏早期的角色行当主要有小生、小丑、小旦。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剧目的变化,行当角色有所发展,出现了小生、生角、正旦、花旦、丑角5个行当。
荆州花鼓戏的小生多扮演青年男子,唱念均用大嗓。其饰演的角色有以唱见长的剧目《白扇记》剧中的胡金元,文雅书生戏《访友》剧中的梁山伯,武功戏《戏蟾》中的刘海等。
荆州花鼓戏的正旦主要饰演端庄贤淑、性格刚强的中青年女子。如《三官堂》剧中的秦香莲、《秦雪梅》剧中的秦雪梅等。
荆州花鼓戏的花旦又称“铁扁担行当”,多扮演泼辣的中年妇女和活泼伶俐的小姑娘。其表演步法轻快灵活、动作细腻、道白清脆。所饰角色如《辞店》剧中的卖膳女、《乌龙院》剧中的阎惜姣等。
荆州花鼓戏的丑角此行当戏路较宽,多饰演雇工、书童、教书匠、店家、恶少等。其所饰人物或机智敏锐、诙谐风趣,或奸诈狡猾、刁钻圆滑。如《张先生讨学钱》剧中的张先生,《阴审》剧中的判官等。
荆州花鼓戏的生角多扮演正直、豪爽、刚毅、洒脱,以及爱打抱不平的人物。如《告经承》剧中的张朝宗、《乌龙院》剧中的宋江等。
荆州花鼓戏有四大主腔和200余种小调,唱起来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抒情叙事,饱含泥土的芳香。荆州花鼓戏击乐伴奏来自江汉平原的民间锣鼓,现存文献记载的传统击乐牌子有76个。
荆州花鼓戏的主腔属于板腔体,唱词多为七字、十字句。传统的演唱形式为“一唱众和、锣鼓伴奏”。唱腔高亢朴实,曲调音域宽阔,旋律进行中大跳较多;男女唱腔都用本音和假嗓相结合演唱,加上唱、帮、打三者紧密配合,形成了荆州花鼓戏独有的演唱风格。
荆州花鼓戏的主腔有高腔、悲腔、圻水腔、圻水败韵、四平腔、打锣腔、还魂腔等。高腔因其唱腔高亢粗犷,又俗称骷髅腔。该唱腔男腔粗犷、豪放,女腔婉转柔和,且字句安排和行腔处理均较为灵活,可塑性也很强。
演员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和剧中人物思想感情的需要灵活安排,因而是荆州花鼓戏最有代表性的唱腔之一,一般多用于本戏中唱腔的演唱。
由于高腔善于抒发悲怨深沉的感情,在许多剧目中被用于重点唱段。如《三官堂》中秦香莲的长段唱词就用高腔转接悲腔处理,其唱腔婉转凄切、如泣如诉,较好地表现出剧中人物的情感。
荆州花鼓戏有名的小调有“摘花调”、“十枝梅”、“采莲调”等。分单篇牌子、专用曲调、插曲3类,多来自民歌和各种民间说唱音乐。其乐曲短小,旋律优美,节奏轻快,色彩丰富。
新中国成立后,荆州花鼓戏得以新生。许多新中国成立前改唱楚剧的花鼓艺人,打出了“剧种回归”的旗帜,并得到了各地文化主管部门的关注和扶持。先后建立了天门、潜江、沔阳等第一批县级花鼓剧团。
1955年,荆州花鼓戏在继承与改革的道路上迈开了步伐。其重要标志是将“一唱众和,锣鼓帮腔”的传统演出模式改成了弦乐伴奏,荆州花鼓戏的舞台上出现了发展和繁荣的局面。
《双撇笋》、《斩经堂》、《三官堂》、《春姑拾斧》、《借牛》、《拦花轿》等剧目,分别在湖北省和中南区文艺会演中获奖。这些成就奠定了荆州花鼓戏与湖北汉剧、楚剧齐名的基础地位。
改革开放后,荆州花鼓戏更是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1980年,荆州花鼓戏《花墙会》被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戏曲片;荆州花鼓的传统戏《王瞎子闹店》、《招郎》,由湖北电视台拍成电视戏曲艺术片;1984年,荆州花鼓现代戏《家庭公案》赴京汇报演出,轰动京城,被誉为“难得的好现代戏”。
随后,又有荆州花鼓戏《水乡情》、《向老三招婿》《海峡情》、《原野情仇》、《闹龙舟》等剧相继进京演出,是全国各剧种中,创作剧目上京演出较多的剧种之一。
荆州花鼓戏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可归纳分为3个阶段,即普及传播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创新阶段。
在这3个阶段中,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剧种发展的要求,在1954年定名为“天沔花鼓戏”,1981年改名为“荆州花鼓戏”。
乡村剧团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甚至有的村都组成了剧团。这一时期,农村剧团为传播和普及花鼓戏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在这一阶段,由于剧种的发展和行政区划的调整,使得天沔花鼓戏也随之改名。1981年,荆州地区将天沔花鼓戏改为“荆州花鼓戏”。
荆门市将剧团经过调查研究,又考虑到荆门的市情团情,从1990年起,他们创作演出的重点调整到编演现代戏,特别是农村题材的现代戏上来。
荆门市花鼓戏剧团先后创作演出了现代戏《高玉莲》、《翁与媳》、《桃林深处》、《九二六壮歌》、《荷花洲头》、《闹龙周》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现代戏剧目。
这一时期,荆门市的花鼓戏在专业剧团的带领下,民间剧团迅速发展,形成了专业团体努力开拓花鼓戏发展的局面,使这一地方剧种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
在花鼓戏进入了全盛时期之后,花鼓戏艺人为了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荆门市一方面加大力度鼓励和扶持农村业余剧团,在创办剧团、聘请教练、演员签约、设备添置、信息提供等方面给予了优惠和方便,以利于花鼓戏的健康发展和广泛普及。
荆门市从2002年开始策划、创作大型现代花鼓戏《十二月等郎》。该剧创作的初衷就是想跳出传统曲目的模式,创作出一台全新式样的花鼓戏,一方面继承花鼓戏的传统,使其具有民族性;另一方面注入时尚的、现代的气息,使其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十二月等郎》也在声腔设计上大胆创新。在保留花鼓戏唱腔的悠扬、甜美、悦耳等音乐元素的前提下,融入民歌、山歌等民间音乐的素材,使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十二月等郎》的主题曲《等郎调》,就取材于江汉平原的“三棒鼓”,无伴奏合唱就沿用了原生态花鼓戏的无伴奏唱法等。正因为音乐注入了有特色的元素,所以当代观众感到亲切动听,能产生共鸣。
在舞台美术方面,《十二月等郎》既吸纳了话剧的写实手法,又保留了戏曲的写意手法,运用了大量的真实布景和道具,但又不是全实景,既有实又有虚。
另外,花鼓戏艺人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使舞台空间转换自如,增强了舞台的表现力。在《十二月等郎》剧中,活动台板、电脑灯光和环绕立体声都使观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电脑设计投射的丰富图案及色彩变化,使江汉平原乡村景色跃然眼前。
《十二月等郎》为湖北花鼓戏这一地方剧种在全国争得了一席之地,使湖北花鼓戏在荆门具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并步入了它的鼎盛时期。
天沔花鼓戏的天沔花鼓戏由来
天沔与其他地区一样,鼓乐先与民俗节日,民间礼仪活动联系在一起,到后来才又渗透 到 俳优百戏活动中,所谓“妆演故事俳优百戏,箫鼓喧天。”(《荆州府志》)。最早与天沔花鼓戏有直接关系的就是花灯锣鼓,这是指它的源头,其实从歌舞到戏曲,则不能不说薅草 歌。“每夏耘时,择善讴者一人击鼓而歌,锣钹应之,谓之薅草歌。”(转引刘正维编著 《湖北省民间音乐概论》)除了薅草歌、栽秧、扯草都有歌,统称田歌。天沔民间常说:“打工喊号子,下田打锣鼓,上山唱山歌,逃荒也有三棒鼓。”
清道光年间,从草台灯班戏发展起来的天沔花鼓戏,早年演出形式,就是锣鼓伴奏,人声帮合,直到解放后才加入文场伴奏。前面说的花灯锣鼓只是天沔花鼓戏吸取民间音乐的 一个方面,天沔花鼓戏音乐还有从渔鼓、道情、三棒鼓说唱中得到丰富的滋养,所以天沔人说天 沔花鼓戏是“渔鼓、三棒鼓敲出来的”。传说明朝万历年间,天门的周天官奏请圣上批准,堵死了汉水上游的九条支流,以致造 成鄂中的天门、沔阳、潜江、监利等湖沼地区水涝灾害猖獗。此说不可信。鄂中湖沼地区 水患不绝,是因为当时官府捞钱,不管治水修堤的结果。民谣有:“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一遇水灾,穷苦百姓只好“背起三棒鼓,逃荒到四方。”清末天门《逃水荒》唱道:“ 正月是新春(哪),宣统把位登(哪),指望今年好收成(哪),谁知啊荒得很(哪)。”“二 月凉嗖嗖,人人带忧愁,采把野菜把生度,实在难下喉。”“五月是端阳,落种来插秧,大小淹得精精光。”“堤溃无人管,穷人饿肚肠,眼望洪水泪汪汪,携儿带女逃水荒。”
天沔一带受水灾之害的百姓,流落四方逃荒时,操渔鼓,打三棒鼓或敲碟子,打莲湘,边舞边唱,有的甚至融武术、杂耍、魔术于其间 , 花样很多,因而流布很广,有的还传到国外。据《天门县志》记载:同治年间,天门艺人 陈登洲携儿带女靠唱渔鼓,打三棒鼓到了乌克兰一带。欧洲其它一些国家也有天沔华侨当时 靠打花鼓到国外谋生的。如今,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奥地利、意大利、波兰、比利时 、瑞士等欧洲国家,还有“华人花鼓剧团”及对这一艺术进行研究的组织。 ?
渔鼓、三棒鼓在清末时就由逃荒糊口的演唱变为二人化妆三人化妆表演故事,进而组成草台班子参加农村迎神赛会、民俗节日、家族礼仪等聚会活动。在演出时用几张桌子搭成 戏台,故农村称之为“平台花鼓戏”。大约1930年前后才进入洪湖的峰口,沔阳的杨林尾, 天门城关的茶园、剧场演出。在城镇演唱中与汉剧、楚剧有了更多交流,从而吸取了汉剧 、楚剧的表演程式。在音乐方面也增加了丝弦伴奏,形成了独立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花鼓剧剧种之一。
天沔花鼓戏的湖北省天门市花鼓剧团
湖北省天门市花鼓剧团,前身为“复联”剧团,初建时由喻浩生、李祥焕负责,1952年11月迁天门岳口落户。
1953年,著名艺人沈山主演的打莲湘;、;绣荷包;作为天门花鼓戏的代表首次参加了中南五省和全国民间艺术会演,花鼓戏以其特有的表演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第一次登上了首都大舞台,并受到了与会代表和专家的高度评价,获得了首都观众和同行们的好评。沈山还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次演出,对推动天沔花鼓戏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954年到天门城关欲名 “天门花鼓剧团”, 因剧团魏泽斌、萧作君(女)等大批沔阳名演员要离团回沔,经有关部门协调,遂名“天门县天沔花鼓剧团”,选李新年、沈山为正副团长。
1955年,省文化局将天门复联楚剧团改名“天沔花鼓剧团”,沈山被选为第一任团长。之后,原荆州地区的沔阳、潜江、洪湖、监利等县先后相继成立了县级民营公助专业花鼓剧团(后改为地方国营)。
1956年,省戏工室派吴群来天门天沔花鼓剧团,为花鼓戏配上了弦乐伴奏(花鼓戏原为帮腔加锣鼓),古老的花鼓戏获得了新生。此后,天门花鼓剧团排演了第一台现代花鼓戏;两兄弟;,在大型神话剧;张羽煮海;中第一次配置了灯光和布景,为剧种的提高和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五十年代中期和六十年代初期,花鼓戏剧目生产和演出逐渐繁荣起来。经过整理、改编、移植、创作的剧目;打莲湘;、;双撇笋;、;招郎;、;斩经堂;、;站花墙;、;借牛;、;拦花轿;、;夺印;等先后参加省、地组织文艺汇演,多次获得表彰和奖励,上演的剧目从最初的几十个发展到了二百多个。中央和省领导朱德、董必武、李先念、张体学等曾观看过花鼓戏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这样花鼓戏在全省戏曲界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渐发展成为在湖北省内较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花鼓戏又焕发出了新活力。
1981年,天沔花鼓戏改名为荆州花鼓戏,天沔花鼓剧团易名天门荆州花鼓剧团,荆州地区成立了荆州花鼓戏学会,天门县著名花鼓戏老艺人沈山任会长。学会成立后举行了一次讲习会,
各地花鼓戏名老艺人和部分专业戏剧工作者汇集荆州,对花鼓戏艺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和挖掘整理,会上还组织了天、潜、沔等县花鼓剧团的青年演员学习各行当的代表剧目,有力地提高了青年演员们的表演艺术和理论知识,这次讲习会对花鼓戏剧种的继承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1979年,将天沔花鼓剧团演出的传统剧目;站花墙;改写成电影文学剧本;花墙会;。
1980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影片,向国内发行、放映,使花鼓戏第一次登上了电影银幕,从此,天沔花鼓戏这一地方剧种一跃成为享誉全国的四大地方小剧种之一。;花墙会;也成为了最能体现天沔花鼓戏传统艺术风格和特色的经典保留剧目。
天沔花鼓剧团通过该剧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深受观众喜爱至今仍活跃在江汉平原的花鼓戏新秀,如:胡新中、胡想英、彭云娥、熊惠敏、温晓蓓等。这些新秀为天沔花鼓戏剧种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7年天门荆州花鼓剧团创作的大型现代喜剧;水乡情;应邀赴京进中南海演出,受到中央领导和首都观众及戏剧专家的高度赞扬,中国戏剧大师曹禺看戏后在贺词中写道:喜滋滋、“水乡情”、活生生、盛日新景;怪不得、个个叫“好”、个个说“行”、真“行”。中宣部原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在看;水乡情;后欣然题词:源流百年花鼓戏,面貌一新水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