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基础是什么?有几种计税方式?

1、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中国的企业所得税是以应纳税所得额的多少为计税依据,消费税中的大部分应税消费品以销售数量和单位销售价格的乘积为计税依据。

2、(一)企业所得税的 纳税 人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在银行开设结算账户; 独立建立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 独立计算盈亏。

3、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有2种,一种是查账征收、另一种是核定征收。查账征收:是按照“实际利润额”依照适用税率计算缴纳,而实际利润额=利润总额-以前年度待弥补的亏损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

4、企业所得税 是按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整后的利润)计算缴纳的。

5、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税务师的企业所得税应纳所得额如何计算?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直接计算法下的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收人总额-不征税收人额-免税收人额-各项扣除额-准予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适用税率问题: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整后的利润)在3万元以内(含)的适用18%,在3万元至10万元(含)的适用27%,在10万元以上的适用33%。

个人所得税分类所得的计税方法有哪几种?具体是怎么计算的?

现行方法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扣除标准5000元/月(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主要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也就是说,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的收入来源主要源于工资薪金等四类所得收入。 综合所得收入的构成。 工资、薪金所得。

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两种计算方法:一:不并入综合所得,计税方式如下: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实行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并用法,注重源泉扣缴。

它是指将个人的一部分所得按性质分类征税,对其他部分所得则综合起来计算一并征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