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系导师介绍:廖志伟

  
▶个人简介
导师姓名:廖志伟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招生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招生层次:招收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所属院系:电力学院
研究方向: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联系电话:020-87111136
电子邮件:epliao@scut.edu.cn

个人简历
2002年在天津大学获得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博士学位;
之后在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目前任电力学院电力系副主任、副教授;
曾2005年香港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与教学情况
长期从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警报处理与故障诊断、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等方向的科研工作。
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含有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互联电网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和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保护状态识别的研究;)以及承担多项电力部门的科研项目。
工学研究生10余名,工程硕士20名。
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论文30多篇。
主讲本科生专业课——《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通讯技术》
主讲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计算机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
担任《电力系统自动化》、《电网技术》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等杂志的审稿人。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华南理工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系导师介绍:季天瑶

  
▶个人简介
导师姓名:季天瑶
性别:女
职称:副教授
招生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招生层次:招收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所属院系:电力学院
研究方向:电力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数学形态学、智能计算
电子邮件:tyji@scut.edu.cn

▶学习与工作经历
2012.1-至今,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副教授
2010.1-2011.12,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lectronics, Research Associate
2006.10-2009.12,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lectronics, PhD
2003.9-2006.5,西安交通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
1999.9-2003.6,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学士
1999.9-2003.6,西安交通大学,英语专业,学士

▶主讲课程
电路与电子技术(全英)、C++程序设计基础、人工智能

▶参与及主持项目
2014.1-2016.12,风力发电并网的小时间尺度随机优化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
2013.12-2014.12,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公共机构终端用电设备波形识别,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主持
2013.1-2014.12,基于随机信号处理和数学形态学的电能质量分析方法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主持
2013.1-2015.12,基于高维数学形态学和形态学小波的电力系统故障信号特征提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
2011.6-2016.5,智能能源网及其自动化,广东省引进创新团队,参与
2010.1-2011.12,A hybrid modelling and evidence-based fault diagnosis approach to power transformer winding deformation detection,EPSRC,参与
2006.9-2009.12,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orphological operators and SoC morphological protection relays,EPSRC,参与

科研成果
已发表期刊文章15篇(SCI索引13篇、EI索引14篇),国际会议文章30篇(EI索引29篇),由国际权威科技出版社Springer出版的英文专著一本(第三作者),专利8项。

▶Monograph
1. Wu, Q.H., Lu, Z., Ji, T.Y., Protective Relaying of Power Systems Using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Dordrecht, Heidelberg, London,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2009.

▶Journal papers
1. Ji, T.Y., Lu, Z., Wu, Q.H., Optimal soft morphological filter for periodic noise removal using a particle swarm optimizer with passive congregation, Signal Processing, 87(11), November 2007, pp. 2799-2809.
2. Ji, T.Y., Lu, Z., Wu, Q.H., Ji, Z., Baseline normalisation of ECG signals using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and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Electronics Letters, 44(2), January 2008, pp. 82-83.
3. Ji, T.Y., Lu, Z., Wu, Q.H., Detection of power disturbances using morphological gradient wavelet, Signal Processing, 88(2), February 2008, pp. 255-267.
4. Lu, Z., Ji, T.Y., Tang, W.H, Wu, Q.H., Optimal harmonic estimation using a particle swarm optimizer,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23(2), April 2008, pp. 1166-1174.
5. Lu, Z., Ji, T.Y., Wu, Q.H., Morphological transform for removal of exponentially decaying DC-offset, Electronics Letters, 44(9), April 24 2008, pp. 595-U104.
6. Ji, T.Y., Wu, Q.H., Disturbance detection using an improved hit-or-miss transfor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lling,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8(1) the special issue of Stochastic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2009, pp. 61-67.
7. Lu, Z., Tang, W.H., Ji, T.Y., Wu, Q.H., A morphological scheme for inrush identification in transformer protec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24(2), April 2009, pp. 560-568.
8. Lu, Z., Ji, T.Y., Wu, Q.H., EHV transmission line protection using a morphological lifting scheme, 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 79(10), October 2009, pp. 1384-1392.
9. Wu, Q.H., Ji, T.Y., Li, M.S., Lu, Z., Distributed optimal power flow using bacterial swarming algorith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lling,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9(4), May 2010, pp. 409-416.
10. Li, M.S., Ji, T.Y., Tang, W.J., Wu, Q.H., Saunders, J.R., Bacterial foraging algorithm with varying population, Biosystems, 100(3), June 2010, pp. 185-197.
11. Ji, T.Y., Wu, Q.H., Jiang, L., Tang, W.H., Disturbance detection, lo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in phase space, 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5(2), February 2011, pp. 257-265.
12. Ji, T.Y., Li, M.S., Wu, Q.H., Jiang, L., Optimal estimation of harmonics in dynamic environment using an adaptive bacterial swarming algorithm, 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5(6), June 2011, pp. 609-620.
13. Ji, T.Y., Tang, W.H., Wu, Q.H., Detection of power transformer winding deformation and variation of measurement connections using a hybrid winding model, 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 87, June 2012, pp. 39-46.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华南理工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系导师介绍:欧阳森

  
个人简介
导师姓名:欧阳森
性别:男
职称:副研究员
招生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招生层次:招收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所属院系:电力学院
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分析、电能质量
联系电话:13560231586
电子邮件:ouyangs@scut.edu.cn

个人简历
欧阳森(1974-),博士,副研究员,广西人。1993~2004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习,并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4月进入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工作至今。先后发表了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检索约40篇。在南方电网特别是广东电网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近5年来承担30多项科技项目,个人落实项目经费700余万元,主要集中在电能质量与节能领域。曾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东电网科技进步奖多项,申请专利8项,编译著2本。曾两次获得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以及优秀教学二等奖、优秀班主任等多项荣誉。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注重个性化培养,创造优良的科研环境,提供充裕的科研经费和补助,兼顾学生的科研能力和项目实践能力,提倡学以致用,欢迎优秀考生报考。

▶著作
[1] 欧阳森。《电力系统电能质量》,2013,电子工业出版社。[ISBN:9787121210198]
[2] 谢运祥,欧阳森。《电力电子单片机控制技术》,2007,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711120696]。

近年来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1] 大范围电压暂降对东莞负荷低压脱扣影响机理及其综合防治研究,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2] 广州萝岗供电局基于行业用电的电量预测研究,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3] 考虑行业用电特性的电量预测方法在禅城区的应用研究,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4] 广东电网 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优化,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5] 电能质量监测数据智能评估关键技术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主持。
[6] 促进用户侧节能减排规划研究,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7] 电网企业能耗现状及节能减排潜力研究,南方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8] 东莞供电局科技发展规划,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9] 广东电网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10] 韶关电网电压质量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11] 基于综合数据平台的电能质量监测管理系统开发与研究,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12] 广州电网电能质量监测、评估与治理研究,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13] 广州电网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规划,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14] 南海供电局配网谐波及其对电能计量影响的研究,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15] 配电网谐波对电能表影响的研究,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华南理工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系导师介绍:荆朝霞

  
个人简介
导师姓名:荆朝霞
性别:女
职称:副教授
招生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招生层次:招收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所属院系:电力学院
研究方向:电力市场电力系统分析
联系电话:13560082808
电子邮件:zxjing@scut.edu.cn

个人简历
荆朝霞,女,中共党员,1975年生,博士,副教授,电力学院工会主席,电力系主任。1997年和2003年分别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得本科和博士学位,2003年至今在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任教。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分析和电力市场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电力市场环境下抽水蓄能电站运营相关问题的研究)("以电动出租车为主要对象的充换电设施运营模式研究"),主持、参与企事业合作研究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文章50余篇。

主要经历
2006.12-今: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副教授。
2004.9-2004.10:香港大学,访问学者。
2003.9-2006.11: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讲师。
2003.3-2003-4:香港大学,访问学者。
2002.7-2003.2:清华-港大深圳电力系统研究所,合作研究。指导老师:倪以信,文福拴。
1999.9-2003.8: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力系统与自动化专业,博士研究生。
导师:段献忠,何仰赞。
论文题目:电力市场环境下输电定价的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研究。
1997.9-1999.6:华中理工大学电力工程系电力系统与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段献忠,何仰赞。
1993.9-1997.6:华中理工大学电力工程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

主要研究方向
分布式综合供能系统优化:冷\热\电分布式综合供能系统的规划\设计\优化控制等.
电动汽车运营模式研究: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设计,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电动汽车接入对电网的影响,激励政策等
基于多代理及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电力系统运营仿真:基于多代理理论\计算经济学ACE\复杂适应理论CAS对电力系统相关问题建模仿真
电力系统规划及运营:电力系统规划,电网无功优化,抽水蓄能电站运营及管理等。
电力市场仿真系统开发:研究开发电力市场仿真系统,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电力市场培训及各种理论研究。
电力市场理论及应用研究:对电力市场有全面深入的研究,尤其在输电定价、网损分摊、潮流跟踪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担任的教学任务
电力系统分析(本科)
电力市场概论(本科)
电能的生产与利用新生研讨课(本科)
专业概论与发展讲座(本科)
电力市场运营(研究生)
2007年获华工教学优秀三等奖。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