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导师介绍:韩宝国

  

   个人简介
韩宝国,博士,教授,博导

学习简历
1995-09至1999-07 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建材系 学士
1999-09至2001-09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硕士
2001-03至2005-07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博士

工作履历
2005-09至2008-07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流动站博士后
2005-10至2008-07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讲师
2008-07至2012-07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11-04至2012-07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博士生导师
2008-10至2012-01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访问学者
2012-07至现在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
1. 3种英文期刊编委
2. 2种国际著名英文出版公司书稿评审人
3. 30余种国际期刊、近20种国内期刊审稿人
4. 4种会议学术委员会成员,10余种国际会议审稿人
5.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特聘评审专家(201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评审专家)
6. 5种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评审人
7.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评议专家
8. 中国功能材料学会理事
9.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高级会员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1. 结构工程
(1) 纤维混凝土结构
(2) 智能混凝土结构
(3) 结构健康监测
(4) 新型路面结构
(5) 交通参数探测
2. 材料学
(1) 水泥和混凝土材料
(2) 纳米/纤维混凝土
(3) 多功能/智能材料
(4) 路面新材料
(5) 纳米技术
(6) 可持续土木工程材料

共主持、参与22项科研项目
主要包括:
1.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1项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
4. 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项目1项
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
7.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1项
8. 美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9. 美国交通部项目1项
10. 美国北部交通先进实验室和明尼苏达交通部项目1项

硕博研究方向
1. 水泥和混凝土材料的组成-工艺-性能-环境-时间关系
2. 纳米/纤维增强/改性水泥混凝土性能、机理与模型
3. 多功能/机敏混凝土材料及其智能结构系统
4. 场致隧道效应高灵敏力电复合材料及其智能传感器
5. 土木工程材料中的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
6. 高性能、高韧性混凝土材料与高耐久混凝土结构
(注: 1. 可在结构工程和材料学两个二级学科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可与美国高校教授合作培养研究生;2. 欢迎相关领域博士后或科研人员开展合作研究; 3. 为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导师,欢迎相关领域高校青年教师开展合作。)

出版著作和论文
1. 撰写英文著作1部
2. 受邀参编英文著作6部
3. 受邀参编中文著作1部
4. 在领域内重要期刊撰写综述5篇
5. 在主要包括
Nanotechnology
Composites Part A: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terial Systems and Structure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IEEE Sensors Journal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等30余种期刊发表文章50余篇(SCI检索30余篇)
6. 发表会议文章20余篇

工作成果(奖励、专利等)
1. 入选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 获得2012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
3.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已授权5项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13936130106
电子信箱:hithanbaoguo@163.com,hanbaoguo@dlut.edu.cn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导师介绍:李东升

   个人简介
李东升,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 副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学历
199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学士学位
2002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获硕士学位
2011年毕业于德国锡根大学(Universitaet Siegen),获博士学位

国内工作经历
2002年起在大连理工大学工作,任讲师、副教授

国外工作经历
2005年8月-2007年9月 德国Universitaet Siegen留学,获德国政府学术交流基金(DAAD)资助
2006年5月-2006年7月 意大利University of Pavia - ROSE School, EU Center 访问研究
2009年2月-2009年3月 美国休斯敦大学(University of Houston) 访问研究
2012年12月-2013年3月 美国休斯敦大学(University of Houston) 访问研究
2014年2月-2015年2月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访问研究,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

社会兼职
1,《振动工程学报》,《振动与冲击》,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Experimental mechanics, 等期刊审稿人;
2, Editorial Board member of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Research Notices: Civil Engineering (ISRN Civil Engineering);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 ) 通讯评委。
4,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1- ) 评审专家

研究领域
结构动力学,结构健康监测等。

承担的研究课题
1,去除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2,基于CMCM方法的海洋平台结构损伤识别研究,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
3,健康监测中的光纤光栅应变传递机制和加速度传感器布置算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特大跨桥梁安全性设计与评定的基础理论研究"
5,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

著作
[1], Dongsheng Li, Load dependent sensor placement method based on representative least squares --- applications i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ISBN 978-3-8440-0736-7.
[2], Book Chapter, Dongsheng Li, Liang Ren and Hongnan Li, "Mechanical Property and Strain Transferring Mechanism in Optical Fiber Sensors" in Fiber Optic Sensors, ISBN: 978-953-307-922-6, Moh. Yasin, Sulaiman W. Harun and Hamzah Arof (Eds), Intech. Pp.439-458. Intech,2012.

硕博研究方向
[1].工程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与应用
基于结构振动的损伤识别方法;
基于波传播的结构损伤识别;
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中分离环境因素影响的方法;
结构损伤识别中的不确定性;
[2].结构健康监测理论与关键技术
传感器布置位置理论及评价准则;
传感器故障在线诊断与验证;
多元经验模态分解与希尔伯特-黄(HHT)变换;
环境因素对结构健康监测的影响;
[3].结构计算模型校验与验证
结构计算模型的缩聚与扩阶;
计算模型的误差传播与不确定性分析;
基于灵敏度分析和模型修正的结构损伤识别;
[4].力学与结构动力学基本问题
工程结构载荷识别;
光纤传感中的力学问题;
结构位移的监测方法;
结构的振动与波动问题;

出版著作和论文
[1] Load dependent sensor placement method: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Dong-Sheng Li, Hong-Nan Li and Claus-Peter Fritzen ,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12,31(1): 217–227
[2] 结构健康监测中的传感器布置方法及评价准则, 李东升 张莹 任亮 李宏男. 力学进展, 2011,41(1): 39-50.
[3] A note on fast computation of effective independence through QR downdating for sensor placement,Dong-Sheng Li, Hong-Nan Li and Claus-Peter Fritzen,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09,23(4):1160–1168.
[4] The connection between effective independence and modal kinetic energy methods for sensor placement,D.S. Li, H.N. Li, and C.P.Fritzen,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2007,305(4-5): 945-55.
[5] 李东升,李宏男. 埋入式封装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应变传递分析, 力学学报, 2005, 37(4):435-441.
[6] 李东升,郭杏林.逆虚拟激励法随机载荷识别试验研究[J], 工程力学,2004,21(2):134-139
[7] Guo Xinglin, Li Dongsheng, Experiment Study of Structural Random Loading Identification by the Inverse Pseudo Excitation Metho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2004;18(6): 791-806
[8] Hong-Nan Li, Dong-Sheng Li and Gang-Bing Song, Recent applications of fiber optic sensors to health monitor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04;26(11):1647-1657
[9] 李宏男、李东升.土木工程结构安全性评估、健康监测及诊断述评.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 22(3):82-90.
[10] Dongsheng Li, Siu-Chun M Ho, Gangbing Song, Liang Ren, and Hongnan Li, A review of damage detection methods for wind turbine blades, Smart Mater. Struct. 2015,24(3)033001.
[11]李东升,周翠,杨新涛,李宏男,任亮,郭杏林,结构损伤识别中的部分相关噪声模型 大连理工学学报,2014,54(4): 445-451
[12]梁亚斌,李东升 ,李宏男,环境温度影响下基于频率协整的在线损伤识别, 大连理工学学报, 2014,54(3): 307-314.
[13]Zhao Zhan, Dongsheng Li* , and Hongnan Li, A local damage detection approach based on restoring force method,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2014,333(20): 4942–4959.
[14]梁亚斌,李东升,李宏男, 环境温度影响下基于结构连续位移曲率组合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2014(3) :399-407
[15]周翠,李东升,李宏男,结构模态测试传感器位置优选,振动工程学报,2014,27(1): 84-90.
[16]D.S. Li, Y.B. Liang, H.N. Li, Comments on placement of sensors in 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 for truss bridges in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31 (2012) 196–216,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13,35(1-2): 383–384.
[17]Zhou Cui, Li Hong-nan, Li Dong-sheng, Lin You-Xin. Online Damage Detection using Pair Cointegration of Time-varying Displacement Time Series. Smart Structures and Systems. 2013,12(3-4):309-325.
[18]Hong-Nan Li, Guang-Dong Zhou, Liang Ren and Dong-Sheng Li (Corresponding Author), Strain transfer coefficient analyses for embedded fiber Bragg grating sensors in different host materials, ASCE’s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2009,135(12), 1343-1353.

工作成果(奖励、专利等)
1,工程结构施工与服役期的健康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
2,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
3,光纤光栅传感健康监测技术及其工程应用,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
4,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中青年优秀论文奖,2002;
5,第26届国际模态分析会议(International Modal Analysis Conference, IMAC-XXVI,Orlando, Florida USA, February 4-7, 2008)的米西埃勒奖(DJ DeMichele Scholarship Award)。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411-84708402
电子信箱:dsli@dlut.edu.cn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导师介绍:王清湘

   个人简介
1969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水利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8年被评为副教授。
1994年被评为副教授。
1998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1997年4-10月,1998年4-7月在香港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结构分会理事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结构所所长
大连理工大学振动与强度测试中心结构分室主任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
高强及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研究
高强混凝土柱延性研究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
水工、港工、工民建结构检测与评估

硕博研究方向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
高强及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研究
高强混凝土柱延性研究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

出版著作和论文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
与他人合作编写专著一部、教材三部、主审教材一部

工作成果(奖励、专利等)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
获大连市技术开发一等奖一项
获大连市科学著作二等奖一项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411-4707885
电子信箱:whb_home@sohu.com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导师介绍:何政

  

   学习简历
1990-09—1994-06 哈尔滨建筑大学 建筑工程专业 本科
1994-09—1996-06 哈尔滨建筑大学 结构工程专业 硕士
1996-09—2000-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程力学专业 博士
2001-05—2003-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专业 博士后

工作简历
1996-07—1999-05 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结构工程专业 助教
1999-06—2003-05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结构工程专业 讲师
2003-06—2004-12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结构工程专业 副教授
2005-01—2010-03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结构工程专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0-04—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结构工程专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
入选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留学经历
2004-02—2005-02 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Visiting Scholoar)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Toronto, Ontario, Canada
2009-01—2010-01 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Visiting Scholoar)
Department of Civil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Illinois, USA
2012-07—2012-08 访问教授(Visiting Professor)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t Australian Defense
Force Academy, Canberra, Australia
2015-01—2015-04 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公派高级访问学者(Senior Visiting Scholoar)
Pacific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PEER) Center,
Department of Civil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SA

讲授本科生课程
1.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哈尔滨工业大学:2001-2002, 2003-2004)
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1997至今)
3. 《工程结构》(哈尔滨工业大学:2002)
4.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东北大学:2008, 2010)
5. 《结构概念与体系》(东北大学:2008-2010)

讲授研究生课程
1. 《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1999至今)
2. 《地震工程》(东北大学:2007)
3. 《结构动力学》(东北大学:2007-2010)
4. 《超高层建筑结构》(大连理工大学:2013至今)

指导的校级优秀毕业设计
1. 程智慧. 奕宏高层框架-剪力墙宾馆设计. 东北大学, 2008.
2. 黄伯麒. T-800特超高层组合结构概念设计与超限分析. 大连理工大学, 2012.
3. 刁美慧. 大连市中山区多层地下综合商业街设计. 大连理工大学, 2013.
4. 单志伟. 大连新机场航站楼设计. 大连理工大学, 2014.

社会兼职
1. Member. ACI Committee 440,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Reinforcement
2. Member.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FRP in Construction
3.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编委

担任下列国际源刊的审稿人
1. 《Journal of Composites for Construction》, ASCE
2. 《Engineering Structures》, Elsevier
3.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Elsevier
4. 《Advances in Structurala Engineering》
5. 《Computers and Concrete》
6. 《Earthuake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Vibration》
7.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8.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此外,还担任国内20个EI源刊的审稿人。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目前的研究领域:
1) 超高层建筑结构性能分析、评定与设计
2) 结构连续倒塌分析
3) 工程结构非线性分析与建模
4) FRP增强混凝土结构性能与设计
作为项目(或重点项目子课题)负责人主持的项目有:
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计划)课题:基于健康监测的桥梁结构安全评定与控制(编号:2013CB036305),执行期限:2013-01-2017.12. (注:课题负责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大工程的动力灾变集成项目重大建筑与桥梁结构地震灾变集成(编号:91315301),执行期限:2013-01-2015.12. (注:课题负责人)
3. 教育部高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脉冲型近场强震下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应力波效应与倒塌机制(编号:20120041110001),执行期限:2013-01-2015.12.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重点项目:结构动力灾变效应监测及其验证平台(编号:51161120359), 执行期限:2012-01-2016-12. (注:子课题负责人)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强地震作用下混凝土结构逐步倒塌性能分析与设计(编号:90915005), 执行期限:2010-01-2012-12.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FRP带载约束加固混凝土柱的动力特性与损伤性能设计(编号:50778035),执行期限:2008-01-2010-12.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0208007):FRP加筋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与智能特性,执行期限:2003-01-2005-12.
8.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于损伤的震后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与FRP加固优化设计"(批准号:NCET-08-0096),执行期限:2009-01-2011-12.
9.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基于可靠度的FRP增强混凝土结构设计",执行期限:2007-01-2008-12.
此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8项。

硕博研究方向
1. 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灾变失效机理与超限审查分析
2.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
3. 工程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建模与分析
4. FRP增强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与设计方法

出版著作和论文
何政、欧进萍. 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分析[M],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01

近年发表的英文期刊论文
1. Wengao Lu and Zheng He. Vulnerability and Robustness of Corroded Large-span Cable-Stayed Bridges under Marine Environment [J]. ASCE, Journal of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ed Facilities, accepted. Paper ID: CFENG-1081. 2014.
2. Zheng He, Xiaoying Ou and Jinping Ou. A Macro-level Global Seismic Damage Model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Higher Modes [J].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English Edition), Vol.13(3): 425-436, 2014.
3. Xiaoying Ou, Zheng He and Jinping Ou. A Parametric Study on Collapse Margin Ratio of Structures [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21: 2477-2486, 2014.
4. Zheng He and Guowen Tian. Probabilistic Evaluation of the Design Development Length of a GFRP Rod Pull-out from Concrete [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Elsevier, Vol.33: 2943-2952, 2011.
5. Zheng He and Guowen Tian. Reliability-based Bond Design for GFRP-reinforced Concrete [J].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Vol.44: 1477-1489, 2011.
6. Zheng He and Feng Qiu. Probabilistic Assessment on Flexural Capacity of GFRP-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Designed by Guideline ACI 440.1R-06 [J]. Construction Building Materials, Elsevier, Vol.25:1663-1670, 2011.

近年发表(含录用)的中文期刊
1. 何政,胡意涛,朱振宇,杨飏. 强震下网壳结构性能的多模态整体损伤演化[J]. 工程力学, 已录用. 文章编号:2014-0722.
2. 何政,刘耀龙. 地震动与损伤模型对结构失效影响的统计分析[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Vol.35(5):580-586, 2013.
3. 张昊强,何政. 简化波动方法分析结构竖向脉冲效应的反射与透射系数[J]. 工程力学, Vol.30(7):153-160, 2013.
4. 羡丽娜,何政. 不同CMR的RC框架结构地震损失分析[J]. 工程力学, Vol.31(12): 155-163, 2014.
5. 何政,张昊强. 竖向地震下超高层建筑结构的波谱单元分析[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Vol.46(8): 72-77, 2014.
6. 何政, 欧晓英,程智慧. 基于推覆分析的结构倒塌安全储备系数[J]. 工程力学, Vol.31(6): 197-202, 2014.
7. 程智慧, 何政, 欧晓英. ECC材料对混凝土框架结构倒塌安全储备的提升作用[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Vol.22(3): 548-555, 2014.
8. 何政, 张昊强. 竖向地震下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简化波动分析[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Vol.45(10):93-99. 2013.
9. 何政, 刘耀龙. 基于NGA地震衰减关系的结构主余震概率损伤分析[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Vol.46(6): 86-92, 2014.
10. 蒋碧聪, 何政, 朱胜. 基于OpenSees的混凝土结构连续倒塌分析中的从属节点建模技术[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Vol.34(5): 632-636, 2014.
11. 朱胜, 何政, 蒋碧聪, 黄国辉. 基于OpenSees的强震下混凝土结构梁-梁碰撞行为数值实现[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Vol.34(5): 643-648, 2014.
12. 何政,黄国辉. 框架结构悬链线效应研究新进展[J]. 力学进展, 2012, 42(5): 547-561.
13.何政, 蒋碧聪. OpenSees混合模拟试验技术发展与应用[J]. 力学进展, Vol.42(6):804-820, 2012.

工作成果(奖励、专利等)
近3年已授权的专利:
1. 谢忠良, 何政, 李波, 张昊强. 一种用于改造小型振动台的传动装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号:ZL201210109723.6,发明专利, 授权日:2014年4月30日
2. 谢忠良, 何政. 一种桥梁防船撞主动保护装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号:ZL201310237385.9,发明专利, 授权日:2014年12月04日
3. 何政,谢忠良. 一种船桥碰撞防护吸能装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号:ZL201310237397.1,发明专利, 授权日:2014年12月03日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411-84707500
电子信箱:hezheng@dlut.edu.cn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