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导师介绍:黄正林

  
个人简介
姓名:黄正林
学位:博士(博士生导师)
出生年月:1964-10
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
毕业学校:河北大学

教学科研工作
黄正林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根据地史和近代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史研究方面成就突出,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研究内容包括4个方面:
(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研究。主要论文有:《边钞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金融事业》(《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9年第4期全文转载)、《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经济政策与经济立法》(《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1期)、《社会教育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生活》(《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12期)、《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变迁》(《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地权、佃权、民众动员与减租运动——以陕甘宁边区减租减息运动为中心》(《抗日战争研究》2010年第2期)等。
(二)近代以来西北社会经济史研究。主要论文有:《近代甘宁青农村市场研究》(《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4年第11期全文转载)、《农贷与甘肃农村经济的复苏(1935—1945)》(《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4期)、《同治回民事变后黄河上游区域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史学月刊》2008年第10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9年第1期全文转载)、《民国时期甘肃农家经济研究——以20世纪30—40年代为中心》(《中国农史》2009年第1—2期连载)、《民主改革前后甘川青藏族地区社会变迁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0期)等。
(三)民国时期河南经济史研究。主要论文有:《制度创新、技术变革与农业发展——以1927~1937年河南为中心的研究》(《史学月刊》2010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二元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地方金融体制研究——以1912~1937年的河南省为例》(《史学月刊》2009年第9期)、《承前启后:北洋时期河南经济的新变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等。
(四)中共陕甘边根据地史研究。《1935年陕甘边苏区和红26军肃反问题考论》(《史学月刊》2011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历史学文摘》2011年第4期摘编)等。

部分论文
(1)《近代甘宁青农村市场研究》,《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4年第11期全文转载,3万字
(2)《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经济政策与经济立法》,《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1期,3.5万字
(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村经济研究》,《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3万字
(4)《边钞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金融事业》,《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9年第4期全文转载,3万字
(5)《农贷与甘肃农村经济的复苏(1935—1945)》,《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4期,3.5万字
(6)《民主改革前后甘川青藏族地区社会变迁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0期,1.8万字
(7)《社会教育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1.8万字
(8)《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生活》,《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12期,1.5万字
(9)《地权、佃权、民众动员与减租运动——以陕甘宁边区减租减息运动为中心》,《抗日战争研究》2010年第2期,3.5万字
(10)《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的乡村社会改造》,《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2期,3万字
(11)《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变迁》,《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1.5万字
(12)《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妇女》,《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第2期,2万字
(1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盐业》,《抗日战争研究》1999年第4期,1.8万字
(14)《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税收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4期,1.6万字
(15)《二元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地方金融体制研究——以1912~1937年的河南省为例》,《史学月刊》2009年第9期,2.7万字
(16)《制度创新、技术变革与农业发展——以1927~1937年河南为中心的研究》,《史学月刊》2010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3万字
(17)《同治回民事变后黄河上游区域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史学月刊》2008年第10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9年第1期全文转载,2万字
(18)《1935年陕甘边苏区和红26军肃反问题考论》,《史学月刊》2011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历史学文摘》2011年第4期摘编,2万字
(19)《近代西北皮毛产地及流通市场研究》,《史学月刊》2007年第3期,1.8万字
(20)《民国时期甘肃农家经济研究——以20世纪30—40年代为中心》,《中国农史》2009年第1—2期连载,4.2万字
(21)《民主改革前安多藏族部落的草山权属与牲畜租佃关系》,《中国农史》2008年第2期,1.8万字
(22)《民国时期宁夏农村经济研究》,《中国农史》2006年第2期,1.6万字
(2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整合》,《中国农史》2004年第1期,1.6万字
(24)《承前启后:北洋时期河南经济的新变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2.5万字

专著
《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独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54万字
《陕甘宁边区的乡村经济与社会》,论文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30万字
《陕甘宁边区经济史研究》(合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29万字
《庆阳通史》下卷,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50万字
《社会变迁与区域经济史研究》,论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41万字
《近代河南经济史》(下),合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53万字

主持科研项目
2002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研究
2006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研究
2010年,主持教育部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民国时期河南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3年,主持陕西省地方志项目:陕西经济通史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导师介绍:赵世超

  
个人简介

赵世超,河南南阳人,1946年11月生。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先后在河北省定县、河南大学(原开封师范学院)工作,1988年在四川大学获得史学博士学位,同年到陕西师范大学任教。先后任历史系副主任、主任,1994年10月至2004年6月,任陕西师范大学校长。现为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电子信箱:zsc@snnu.edu.cn

教学科研工作
从事先秦史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讲授《中国古代史》、《先秦史》、《左传选读》、《先秦思想史》、《西周史》等课程。1993年曾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首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出版专著3部,在《农业考古》、《中国经济史研究》、《历史研究》、日本《中国史学》及《陕西师大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曾获陕西省教委优秀社科成果奖一等奖。现被聘为全国高校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史研究学会理事。

代表性成果
1、《瓦釜集》,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2、《周代国野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台湾文津出版社以《周代国野关系研究》1993年出版繁体字本)
3、《铸鼎象物说》,《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4期。
4、《浴日和御日》,《历史研究》,2003年第3期。
5、《天人合一述论》,《史学月刊》,2002年第11期。
6、《指定服役制度略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7、《巡狩制度试探》,《历史研究》,1995年第3期。
8、《巫术盛衰与西汉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导师介绍:韩小忙

  
个人简介
韩小忙,男,1963年生,陕西户县人。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考古专业,获历史学士学 位。1987—1994年,就职于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要从事考古工作。
1995-2006年,任职于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主要从事西夏学和考古学 研究。2006年至今,任职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1988年12月任助理馆员。1993年6月任馆员。1995年12月破格晋升副研究员。
1997年为宁夏大学专门史硕士研究生导师,同年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313人才工程。1999年9月破格晋升研究员,任西夏研究中心副主任(副处 级)。2001年9月—2004年6月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4年10月—2006年12月在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 动站作博士后研究。

教学科研工作
日前已经出版学术专著8部(含合著),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完成或在研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在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开设课程有《西夏文字》、《西夏史》、《西夏考古》、《西夏文化概论》等。

著作
1.西夏王陵,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2.西夏道教初探,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
3.西夏美术史(第一作者),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4.宁夏回族自治区における古代の民族と青铜器文化の考古学研究(第二作者),溪水社(日本广岛),2002年版。
5.《同音文海宝韵合编》整理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同音背隐音义》整理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论文
1.西夏避讳制度初探,载《宁夏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2.略论宁夏境内发现的土洞墓,载《考古》1994年第11期。
3.猃狁与戎考论,载《汉学研究》(台湾)1996年第14卷第2期。
4.《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所反映的西夏佛教,载《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4期。
5.有关西夏道教研究的几个问题,载《宁夏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6.《天盛律令》与西夏丧葬习俗,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7.《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所反映的西夏道教,载《西北师大学报》1998年第3期。
8.试论西夏妇女的社会地位,载《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1期。
9.略论西夏的宗教政策,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10.《天盛律令》与西夏婚姻制度,载《宁夏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11.《夏汉字典》补证之一:字形校证,载《宁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2《夏汉字典》补证之二:字音订补,载《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13.《夏汉字典》补证之三:字义补识(一),载《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4.《夏汉字典》补证之四:字义补识(二),载《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5.西夏文中的异体字和讹体字,载《民族语文》2005年第4期。
16.刻本《同义》残片的发现及其学术价值,载《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17.俄藏《同音》丁种本背注之学术价值再发现,载《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
18.《同音背隐音义》书名的拟定及其成书年代,载《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导师介绍:王晖

  
个人简介
王晖,男,生于1955年。汉族,陕西洋县人。中共党员。文学硕士、史学博士、教授。1989年7月获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硕士,1999年1月获北京师范大学史学博士。1996年评为副教授,1999年破格评为教授。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专业学术带头人,中国古代史专业学术带头人。200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兼职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聘为兼职研究员、中国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先秦史、中国古代文明、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100余篇,专著4部:《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古文字与商周史新证》(中华书局,2003年)、《先秦秦汉史史料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古史传说时代新探》(科学出版社2009年11月)。

研究方向
先秦史、古文字学

教学科研工作
王晖教授主要从事先秦史、古文字与古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其学术成就与研究特色在于:把古文字资料与古文献资料的研究充分结合起来,把出土的商周甲骨金文资料与商周文化比较研究、先周史和西周史的研究充分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古文献与古文字资料互证的方法,并十分重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在周原甲骨属性研究、商周文化比较研究、夏商周古城研究等方面成果卓著,许多为原创性的研究,在学术界反响较大。其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1)商周文化比较和商周历史方面的研究。如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商周文化比较研究》、《历史研究》1998年第3期发表的《周原甲骨属性与商周之际祭礼的变化》、《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1期发表的《季历选立之谜与贵族等级名号嗣承制》等。
(2)中国古代文明和古史传说时代方面的研究。如《考古学报》2007年第1期发表的《出土文字资料与五帝新证》、《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发表的《试论舜从妻居形态与虞、妫两族财产争夺案》等。
(3)古文字与古文化史方面的研究。如(台)《大陆杂志》第103卷第1期发表的《周原甲文汝公用聘与鲁公初封地新证》、《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发表的《盘古考源》等。曾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考古学报》、《民族研究》、《史学史研究》、《文史》、(台)《大陆杂志》、《中华文史论丛》、《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战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史学月刊》、《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古汉语研究》、《人文杂志》、《齐鲁学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并多为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历史学》、《宗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等转载20多篇,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报刊摘转21篇。

正在完成的科研项目
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2005年度中国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早期文字与文化研究,获准立项;主持并完成的国家级和教育部项目有:古史传说时代新探获2002年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金支助,帝乙帝辛卜辞断代与周原甲骨刻辞比较研究获1998年中国教育部九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资金资助,中国远古时代研究获2001年中国教育部十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基金资助。另外,目前还以首席专家主持陕西师范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国古代文明研究。

获奖情况
《商周文化比较研究》2003年获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2004年获陕西省政府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古文字与商周史新证》2004年获得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古文字与商周史新证》2007年获陕西省政府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出土文字资料与五帝新证》获2009年陕西省政府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周原甲骨属性与商周之际祭礼的变化》(原刊《历史研究》1998年第3期)获2001年陕西省人民政府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8年11月获宝钢基金会颁发的宝钢学生奖;1996年古代物候、天文气象资料与古史研究系列论文获陕西省教委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论著部分
1.《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2001年4月重印。
2.《古文字与商周史新证》,中华书局,2003年12月。
3.《先秦秦汉史史料学》(与贾俊侠合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4.《古史传说时代新证》,科学出版社2009年11月。

论文部分
1.《周原甲骨属性与商周之际祭礼的变化》,《历史研究》1998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1998年第5期全文转载。
2.《西周春秋吴都迁徙考》,《历史研究》2000年5期。
3.《盘古考源》,《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光明日报》2002年4月30日第3版理论周刊摘转;(京)《文摘报》2002年5月5日第6版摘转。
4.《季历选立之谜与贵族等级名号传嗣制》,《中国史研究》1996年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1996年第4期全文转载。
5.《周初改制考》,《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第5期摘转。
6.《殷商十干氏族研究》,《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2003年第6期第31至46页全文转载。
7.《出土文字资料与五帝新证》,《考古学报》2007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第3期第106-108页全文转载。
8.《试论舜从妻居形态与虞、妫两族财产争夺案》,《民族研究》2005年2期。
9.《西周蛮夷要服新证》,《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10.《出土文字资料与古代神话原型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1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