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柴天佑

  

  

柴天佑,中国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IFAC Fellow。1985年于东北大学获工学博士,并留校任教。1988年被晋升为教授,1990年为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曾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技术局成员及IFAC制造与仪表技术协调委员会主席(1996-1999)。

  

柴天佑教授长期以来从事智能解耦控制、自适应控制、过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基础和工程技术的研究,先后主持与完成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863高技术计划、国家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以及企业重大自动化工程等30多项科研项目,取得多项系统性创新成果。提出了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理论与方法,与智能控制、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相结合,主持研制出智能解耦控制技术及系统;提出了以综合生产指标为目标的全流程混合智能优化控制方法,主持研制了混合智能优化控制技术及综合自动化系统,并成功应用于钢铁、选矿、有色、电力等行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十项; 2007年获IEEE系统控制协会颁发的控制研究杰出工业成就奖,2002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3年获辽宁省科技功勋奖。发表论文被SCI收录80余篇,EI收录200余篇,ISTP收录80余篇。出版专著2部。应邀在IFAC、IEEE的国际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20余次。

  

创建了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并使之成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养建设了一支年轻的研究队伍,共有10余名博士后出站,70余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200余名硕士生获得硕士学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东北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郭亚军

  

  

姓名: 郭亚军
性别: 男
职务: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所长
职称: 教授、博导
联系电话: 024-83672613
所在部门: 工商管理系
E-mail: yjguo#mail.neu.edu.cn

  

研究领域

  

评价理论与技术;技术经济分析;企业资源配置与管理

  

教授课程

  

近年来主要讲授课程:
1.《多属性评价》(本科生);2.《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博士生);3.《区域经济学》(硕士生);4.协调理论与应用(硕士生);5.评价与决策(硕士生)

  

教育及工作经历

  

学习简历:
1973.9.-1976.12 东北大学理学院数学系学习
1982.9.-1984.12.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

  

1987.9-1990.8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博士研究生

  

工作简历:
1977.1.-1982.8. 东北大学理学院数学系助教
1985.1.-1987.8.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学院讲师
1990.10.-1996.5.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副教授
1996.6.-1999.10.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教授
1999.11.-至今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获得荣誉

  

科研获奖:
1.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贰等奖(证书编号:2005-LNZ20)

   2.《沈阳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获2000年沈阳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3.《辽宁省跨世纪人才开发战略规划研究》获1999年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教学获奖:
1.3次获得东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一次获得东北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3.具有三次差异驱动特征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评为东北大学2008--2009年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证书编号:S080911)
4. 具有三次差异驱动特征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评为辽宁省2008--2009年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

   其它获奖:
1. 被评为东北大学2000—2002年优秀教师并获奖励及证书
2. 被评为东北大学2001—2003年优秀党员并获奖励及证书
3. 被评为东北大学2003—2005年优秀党员并获奖励及证书
4. 一种新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被评为东北大学80周年校庆百篇优秀论文并获奖励和证书。2003
5.被评为沈阳市科教工委2006—2008年优秀党员
6.1995年被评为辽宁省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并荣获辽宁省政府颁发的《辽宁省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荣誉证书
7. 200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2000)3600326号)

   科研项目

   纵向项目:
1. 多委托人多代理人分销系统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70472032),18.0万元,2005.1.-2007.12.
2. WTO环境下辽宁省(机械)制造业主导产品出口趋势分析与战略性措施研究,国家科技部2003年科技兴贸行动计划项目(2003EE550001,20.0,2003.10-2004.12.)
3. 桂林市建设现代国际性旅游城市标准及发展战略研究(20036614),桂林市旅游局(20万元,2003.3.-2004.3.)
4. 辽宁省地方公共财政效率与制度创新研究,辽宁省科技厅(编号:2002401107,3.0万元,2002.07.-2004.07.)
5. 有限资源的冲突分配问题研究,沈阳市科技局(2004.1.-2005.12.,4.0万元)
6.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研究,辽宁省财政科研基金(批准号:2007B002),3.0万元,2007.11.-2009.12.
7.沈阳市大东区汽车工业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沈阳市大东区政府,20.0万元,2007.11.-2009.12.
8. 基于超网络视角的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1071030),27.0万元,2011.01.-2013.12.
11. 沈阳市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评价体系研究与软件开发,沈阳市科技局攻关项目(F10-037-2-00),25万元,2010.3-2011.12.
12.诱导变权算子及其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教育部研究生创新项目,2万元,2010.9-2012.9.

   横向项目:
1.冶金企业能源结构评价与宝钢发展方向的研究,宝钢股份有限公司(20万元,2003.3-2004.2.)
2.鞍钢铁水分配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鞍钢集团(8.0万元,2003.7.11.-2003.12.30.)
3.包钢物流(外购)管理系统框架设计与分析,包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0.0万元,03.08-04.12.)
4. 宝钢利用社会科技资源进行技术研发的模式研究,上海宝钢集团公司联合资助(4.0万元,03.08.-04.06.)
5. 宝钢集团公司一体化运作模式研究,宝钢集团公司(2004.5.25.-04.8.31.,30万元)
6.宝钢国际包装材料分公司虚拟企业的运作与管理研究,宝钢国际包装材料分公司(15万元,2004.7. -2004.12.15.)
8.上海宝钢包装钢带有限公司最优动态库存与排产优化研究,上海宝钢包装钢带有限公司,30.0万元,2005.11.15-2006.4.15.
9.宝钢发展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宝钢发展有限公司,20.00万元,08.9.-09.6.30.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东北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马钦海

  

  

姓名: 马钦海
性别: 男
职务: 副院长、企业运作管理研究所所长
职称: 教授、博导
联系电话: 83687287
所在部门: 工商管理系
E-mail: qhma#mail.neu.edu.cn

  

研究领域

  

服务与制造管理、企业政策与战略

  

教授课程

  

服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

  

学习简历:

  

1980.9—1984.7 东北工学院管理工程系,学士
1985.9—1987.7 东北工学院管理工程系,硕士
1995.9—1999.9 香港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系,博士

  

工作简历:

  

2002.7- 现在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1995 – 2002.6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2000.3 - 2000.6 香港科技大学 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系, 助理研究员
1989 - 1995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讲师
1984 - 1989 东北工学院 管理工程系, 助教

  

科研获奖:

   辽宁省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论文类一等奖(2005)

   东北大学建校80周年百篇优秀论文奖(2003)

   教学获奖:

   东北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2005)
东北大学建龙奖教金奖 (2001)

   科研项目

   服务产品的顾客社会规范属性研究(7077209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2010.
服务开发设计若干问题的研究(703720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2006.
沈大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体制总体设计方案,辽宁高速公路实业发展总公司塔山分公司,2003
子课题负责人:中英(辽宁)国有企业重组案例研究,辽宁经贸委,2002.
汽车维修服务管理研究,辽宁省政府机关汽车维修厂,2002.

   发表论文及著作

   在《Technovation》、《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Jour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管理评论》、》、《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等期刊及重要国际会议上共发表论文50多篇.

   社会学术兼职

   任辽宁省质量协会理事; 辽宁省管理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会员。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东北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王国栋

  

  

王国栋,男,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轧制技术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1942年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66年9月毕业于原东北工学院,1968年10月至1978年10月,在鞍钢小型厂从事棒材和周期断面型材轧制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1978年10月至1981年12月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到东北大学任教,1987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89年5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3年1月赴美国匹兹堡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1989年开始,他参加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的申报、立项论证工作。1991年正式立项后,参加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任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阶段)副主任,主持实验室的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1996-2004任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王国栋院士现任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荣誉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副理事长,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宝钢教授、辽宁省金属学会理事,《轧钢》编委会主任,《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钢铁研究学报》、《东北大学学报》、《冶金自动化》、《塑性工程学报》、《宽厚板》等期刊的编委或顾问。

  

王国栋院士长期以来从事钢铁材料轧制理论、工艺、自动化方面等领域的应用基础和工程技术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完成多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高技术项目(863)、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的成果。

  

1. 承担973项目新一代钢铁材料的重大基础研究 的一个课题新一代钢铁材料轧制过程中实现晶粒细化的基础研究,该课题目标是通过轧制与冷却条件的控制,将屈服强度200MPa级普碳钢升级为屈服强度400MPa级的超级钢。提出晶粒适度细化、复合强化等学术思想,解决了提高材料抗拉强度、降低屈强比和在现有轧机上生产超级钢两个关键问题,完成了板材、棒线材生产工艺制定、原型钢研制、热轧超级钢轧制、产品工业应用等系统研究工作。研究思想应用于宝钢、鞍钢、本钢等企业,已批量工业生产超级钢百万吨,并在汽车和建筑等部门使用,其中与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合作应用超级钢制作汽车底盘承重梁等部件,已纳入企业标准。这些工作已经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超级钢的开发、生产和应用走在世界前列做出了贡献。

  

2. 在承担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首钢3500 mm中厚板轧机核心轧制技术和关键设备研制期间,负责中厚板轧机核心轧制技术研究,重点在于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厚板核心轧制技术,实现重型中厚板轧机的国产化。项目完成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中厚板核心轧制技术,闯出了大型中厚板轧机实现国产化的新路。国家验收鉴定认为,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研究成果已在远南、中国唐钢、南钢等中外20多家工厂得到应用。

  

3. 承担国家九五攻关项目中热轧工艺的模拟和优化、人工智能在轧钢中的应用等课题,目标是依据轧制过程提供的海量信息,在不改动或少改动硬件的情况下,利用人工智能、有限元、组织性能预测等技术,通过软件优化轧制过程。该成果应用于宝钢,1580热连轧机板形封锁率由1.62%降低到0.5%以下,2030冷连轧机厚度超差造成的废品量降低50%,2050热连轧机卷废率由2.91%下降到0.44%。应用于抚钢、本钢等生产线,建立智能优化系统,提高产品的尺寸精度。

  

4. 导出辊系变形的影响函数,提出轧辊弹性变形的矩阵解法,为板形控制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导了变断面连轧张力微分方程,发表的论文对于统一观点、结束80年代初我国关于连轧张力微分方程的讨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参加了有限元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与同志们一起,提出将非线性方程组简化为线性方程组进行有限元计算的新方法;建立了变形区入口增设超薄单元处理第一类奇异点的新方法;提出了伪形函数的新概念和处理方法;建立了多重耦合数值轧机模拟系统。 王国栋院士在1996-2004年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期间,在管理上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知人善任,宽容个性,带头成功地实践了由学科交叉和管理模式交叉而成的多支队伍协同作战的学术团队的管理模式和机制,不仅凝聚了队伍、汇聚了人才,还培养了成员,造就了团队。他准确把握实验室的发展方向,加强研究平台建设,带领实验室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形成了深入现场、躬行实践、争创一流的实验室特色。在王国栋院士的带领下,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成为促进我国轧制技术发展和钢铁工业进步的重要力量。

  

王国栋院士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等奖2项、2等奖2项、技术发明2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2等奖以上奖项15项,冶金科技奖2等奖以上奖项3项。申报或授权发明专利14项,授权实用新型7项;专著6部,译著4部。发表论文被SCI收录80余篇,EI收录150余篇。培养研究生中获得博士学位57人,硕士学位55人。

  

王国栋院士学风正派,勇于开拓,治学严谨,教书育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重大贡献。曾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辽宁省科技功勋奖、冶金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宝钢教育奖、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省优秀教师称号、沈阳市劳动模范称号、沈阳市振兴奖、2006辽宁教育人物等荣誉称号。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