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导介绍:郭家宏

  

  

   个人简介

   郭家宏,男, 1965 年生,河南济源人, 历史学 博士,教授。 1988 年、 1991 年、 1999 年先后获得河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2002 年, 7 月 -8 月,意大利东方大学访学。 2005 年 9 月 -2006 年 9 月,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英国史、英帝国与英联邦史以及欧洲一体化史研究。

   代表性论文:

   《略论战后初期英国对西欧联合政策》,《苏州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1993 年第 4 期。
《九龙城寨与中英关系》,《民国档案》, 1997 年第 2 期。
《论美国革命后英国帝国政策的调整》,《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2000 年第 3 期。
《论 艾德蒙 · 伯克的帝国思想》,《史学理论研究》, 2000 年第 4 期。
《英国旧殖民体制的特征及其瓦解的原因》,《史学月刊》, 2000 年第 6 期。
《斯里兰卡社会福利制度初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2001 年第 2 期。
《论亚当 · 斯密的帝国思想》 , 《史学月刊》, 2001 年第 3 期。
《论美国革命后英国帝国观念的变化》,《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1 年第 2 期。
《 20 世纪欧美基督教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历史教学》, 2003 年第 10 期。
《发展与民族冲突的困境 —— 斯里兰卡现代化的经验与教训》,《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2003 年第 1 期。
《 英国文官制度及其启示》,《文明与宣传》, 2003 年第 9 期。
《民族、宗教与 20 世纪爱尔兰问题》,《史学月刊》, 2004 年第 2 期。
《 欧盟食品安全政策述评》,《欧洲研究》, 2004 年第 2 期。
《斯里兰卡民族冲突的根源 》,《学海》, 2005 年第 4 期。
《论 18 世纪末爱尔兰冲突及英国政府的化解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 2 期。
《 19 世纪英国的济贫院制度初探》,《学海》, 2006 年第 6 期。
《 20 世纪魁北克民族主义的发展及其根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年第 1 期。
《 19 世纪英国济贫院制度评析》,《史学月刊》, 2007 年第 2 期。
《论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体制的形成》, 2007 年第 2 期。
《 20 世纪南亚民族主义发展及其特征》 ,《世界政治经济论坛》, 2007 年第 2 期。

   代表性著作:

   《维多利亚女王传》,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发展与民族冲突的困境 ―― 斯里兰卡》,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5 月版。
《从旧帝国到新帝国 ――1783 - 1815 年英帝国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年版 10 月版。

   联系方式:

   Email:gjhbnu#hotmail.com
电话:62208724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导介绍:晁福林

  

  

   个人简介

   晁福林, 教授。 1943 年生,1965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1982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先秦史。

   代表性论文:

   《从上博简〈诗论〉看文王受命及孔子天道观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6 年第2期 。
《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
《试谈〈诗·小宛〉主旨及上博简〈诗论〉第八号简的释读——附论周代的为人後问题》 《中国史研究》 2004年第2期 。
《言、意之辨-〈庄子·寓言〉篇发微》(北京大学哲学系主编《哲学门》第三卷第一册 2003年版) 。
《从王权观念的变化看上博简〈诗论〉的作者及时代》,《中国社会科学》 ,2002第6期 。
《伯和父诸器与共和行政》,《古文字研究》第21辑,中华书局 2001 年版 。
《论中国古史的氏族时代——应用长时段理论的一个考察》,《历史研究》,2001 年第1期 。
《论殷代神权》,《中国社会科学》 1990年第1期 。

   代表性著作: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
《先秦民俗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
《先秦社会形态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2003年版 。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导介绍:马卫东

  

  

   个人简介

   马卫东, 副教授,历史教育教研室主任,兼任全国历史教学学术团体和北京市历史教学学术团体的核心职务。出生于 1953 年 5 月。主要从事历史课程理论、历史教材编纂、历史教学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代表性论文:

   《端正对历史教学任务的认识》,《历史教学问题》, 1983 年第 2 期。
《中学历史课培养学生情感问题杂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8 年第 4 期。
《谈谈中学历史课改变学生学习被动状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历史教学》, 1992 年第 4 期。
《关于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几个问题的思考》,《课程 · 教材 · 教法》, 1995 年第 1 期。
《谈谈在二战史教学中如何加强历史感和时代感》,《历史教学》, 1995 年第 11 期。
《对编写九年义务教育 五四 制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研究与体会》(合作),论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10 月出版。
《试析历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的一个误区》,《历史教学 》,2000 年第 3 期。
《试论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几个问题》,《 历史教学》, 2001 年第 3 期。
《关于当前历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1 年第 8 期。
《谈谈对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中几个热点问题的认识》,《历史教学》, 2002 年第 1 期。
《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2 年第 6 期。
《试论基础教育改革中历史教学方式的变革》,《历史教学问题》, 2003 年第 1 期。
《面对新课程——历史课教师的四种缺失》,《中国教育报》, 2003 年 4 月 3 日
《中外历史教科书之比较与未来我国历史教科书建 全国中小学教材建设研讨会论文集《新起点》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工作办公室编 ,北师大出版社, 2003 年 4 月版

   代表性著作:

   《中国历史》(四册)、《世界历史》(二册)修订版(主编),青岛出版社出版,原国家教委委托九年义务教育 五四 制初中历史教科书。
《中学历史教学法概论》(合著),北师大出版社 。1988 年出版。
《历史学概说》(合著),北师大出版社。 1995 年出版。
《国外历史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述评》 海南出版社。 2000 年 4 月第 1 版

   联系方式:

   电话: (010)62206208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导介绍:张升

   个人简介

   张升,男, 1967年1月出生,广东阳春市人,文学学士、历史学硕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副 教授、硕士生导师,历史文献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明清史。已出版专著二部,编纂资料书、点校古籍多部,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主持研究的项目有: 《明清之际江南士大夫的政治动向》(北师大青年教师基金项目, 1998—2000 年),《 元明清宫廷藏书研究》(北京市社科十五规划项目, 2002 —2004 年)。 目前研究的课题主要集中在:《永乐大典》、四库学、图书传播、明清之际士大夫。

   代表性论文:

   《〈史籍考〉撰修考》,《史学论衡》 1992 年第二期 。
《士与社会良心》,《博览群书》 1993 年第二期 。
《简论礼的两面性》,《齐鲁学刊》 1993 年第三期 。
《清代辑佚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3 年增刊 。
《论清代辑佚兴盛的原因》,《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4 年第 2 期 。
《对清代辑佚的总体认识》,《文献》 1994 年第 1 期 。
《对刘歆六分法的重新检视》,《江苏图书馆学报》 1994 年第 2 期 。
《论清代辑佚兴盛的原因》,《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4 年第五期 。
《辑佚与辑佚学简论》,《文献》 1995 年第 1 期 。
《明代的外交赐书》,《江苏图书馆学报》 1995 年第 1 期 。
《明代朝鲜的求书》,《文献》 1996 年第 4 期 。
《王仁俊的辑书》,《江苏图书馆学报》 1996 年第 4 期 。
《辑佚起源说综述》,《历史文献研究》 1996 年新七辑 。
《论陈名夏与钱谦益之交往》,《江海学刊》, 1998 年第 4 期 。
《冯铨史事杂考》,《清史研究》 1998 年第 3 期 。
《钱谦益被逮北行之经过》,《文史》 1999 年第三期 。
《卫所志初探》,《史学史研究》 2000 年第 1 期 。
《论陈名夏与方以智的交往》,《安徽史学》 2000 年第 2 期 。
《明代方志数质疑》,《中国地方志》 2000 年第 3 期。
《徐一夔与〈洪武杭州府志〉》,《杭州研究》 2001 年第 1 期 。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失收一题》,《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1 年第 3 期 。
《〈永乐大典〉与大典本永乐志》,《历史文献研究》第二十辑( 2001 年) 。
《陈名夏与〈石云居集〉》,《江苏图书馆学报》 2001 年第 4 期 。
《〈名公书判清明集〉的版本及流传》,《图书馆杂志》 2001 年第七期。
《王铎著述考》,《河南图书馆馆刊》, 2002 年第 1 期 。
《文渊阁书目》考,《史学论衡》 2002 年。(《历史文献研究》,总第 21 辑, 2002 年 7 月)。
《明文渊阁考》,《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2 年第五期。
《永乐大典》正本的流传,《图书馆建设》 2003 年第 1 期 。
《明初宫廷藏书数质疑》,《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3 年第 2 期。
《明内府抄书初探》,《图书馆杂志》 2003 年第 5 期。
《全祖望辑大典本之下落》,《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03 年第 2 期。
《澄清永乐大典的两个问题》,《中华读书报》 2003 年 10 月 8 日 。
《四库馆签〈永乐大典〉辑佚书考》,《文献》 2004 年第一期。(收入甘肃图书馆编《四库全书研究文集》,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5 年版)
《民国时期方志搜求热考述》,《近代史研究》, 2004 年第三期。
《〈中国古籍善本目录〉勘误三题》,《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4 年第二期。
《〈永乐大典〉遭劫难的真相》,《河北学刊》 2004 年第四期。
《对新修族谱的一点思考》,《华夏文化》 2004 年第二期 。
《〈永乐大典〉副本流散史》,《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4 年第 4 期。
《陈名夏与龚鼎孳、阎尔梅绝交考》,《 顾诚 先生纪念暨明清史研究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5 年 1 月版)。
《从〈春秋会义〉看〈四库〉大典本辑佚》,《图书与情报》 2005 年 9 月第五期。收入甘肃省图书馆、甘肃四库全书研究会编《四库全书研究文集》( 2005 年四库全书研讨会文选),敦煌文艺出版 2006 年 8 月版。
《论明代营兵制的将官系统》,《新亚论丛》 2005 年 6 月第一期。
《再谈嘉业堂藏〈永乐大典〉的下落》,《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05 年 9 月第三期。收入《图书馆研究与工作》编辑部编《〈图书馆研究与工作〉论文选》( 2000-2005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12 月版。
《龚鼎孳杂考》,载于《安徽明清典籍研究》,黄山书社 2005 年 9 月版。
《新发现的四库提要稿》,《文献》 2006 年第三期。
《四库馆签佚书单考》,《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6 年第 3 期。
《董康与〈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新世纪图书馆》 2006 年第五期
《朝鲜文献与四库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 2007 年第一期。

代表性著作:

   《明清宫廷藏书研究》,商务印书馆 2006 年 12 月。
《王铎年谱》,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7 年 1 月。
《四库全书提要稿辑存》,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6 年 9 月。
《永乐大典研究资料辑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5 年 6 月。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