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博导介绍:刘越

   姓 名:刘越

所在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

联系电话:68912565-17

E-mail:liuyue#bit.edu.cn

学科专业一
光学工程

研究方向一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微弱光电信号处理、计算机视觉
学科专业二

社会兼职
中国图象图形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高级会员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理事
个人概况

1992年9月进入吉林工业大学电子系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硕士论文题目是塑膜彩色套印自动对版系统及其控制算法的研究。1997年3月进入吉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是极低信噪比条件下正弦信号参量估计算法及其性能的研究。2000年12月进入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主要从事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人机交互与跟踪注册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2002年10月作为引进人才进入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光电信息技术与颜色工程研究所工作,2005年7月获得研究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讲授本科生学位课波动光学,本科生选修课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生学位课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研究生选修课微弱信号检测技术,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虚拟现实中手部跟踪技术的研究、高精度姿态测量系统及其自动校正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究基础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军队863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装甲兵装备技术研究所武器装备国防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空军第三飞行学院、总装备部轻武器论证研究所、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委托项目等在内的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科研经费充足。作为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16名,有两名已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被评为北京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系统人机交互技术、摄像机位置和姿态的准确跟踪、环境特征标志的准确提取、三维立体图形的生成与显示、摄像机标定技术、微弱光电信号检测技术、医学图像处理与手术导航系统跟踪技术等,近年来共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6篇已被SCI检索、21篇已被EI检索,已申请专利5项(作为第一发明人已获得2项授权),获2002年度国家安全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博导介绍:赵长明

  

   姓 名:赵长明

所在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

联系电话:010-68912321

E-mail:zhaochm1#263.net

学科专业一
电子科学与技术

研究方向一
新型激光器件与技术,光电子信息技术与系统
学科专业二

社会兼职
军用固体激光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个人概况

198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93年于天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1995年在北京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4月出站留校工作。历任光电子技术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副主任、主任,2000年9月破格晋升教授职称,2002年获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现为中国兵工学会光电子专委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国际工程光学学会(SPIE)会员,《红外与激光工程》、《应用光学》编委会委员,军用固体激光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1998年和2000年分别获得德国柏林技术大学和德意志学术交流会邀请,两度赴德国进行短期访问研究。
从事过的研究项目:合作主持两项九五项目:LD泵浦单频稳频固体激光器技术、高效能固体激光器光束质量测量;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D泵浦注入锁定双频固体激光器;负责横向项目:光电雷达生产线检测设备研制;负责国防实验室基金项目:LD泵浦高重频固体激光器的设计软件和数据库研究、LD泵浦Yb:YAG激光器。目前在研项目:连续泵浦DPL与相干激光雷达技术、新概念激光雷达—拍频激光雷达研究,四象限探测器电流灵敏度均匀性和噪声测试系统。
近年来共发表论文约30篇,其中多篇获得优秀论文奖,合作出版专著《光纤传感技术与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并获得国防工业出版社优秀图书二等奖。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博导介绍:许廷发

   姓 名:许廷发

所在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

E-mail:Ciom_xtf1#bit.edu.cn

学科专业一
光学工程

研究方向一
光电成像探测与识别、目标跟踪、光电测量
学科专业二

社会兼职
中国光学学会会员,中国光电专委会高级会员,国际SPIE会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与通信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光学 精密工程》(EI)期刊北京站记者,《电子学报》、《光电子•激光》、《光学 精密工程》、《光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个人概况

1992、2000年在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分别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04年4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6年于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07年起北京理工大学任副教授。
讲授《数字信号处理》,《生物医学光电子技术》,《光电制导与跟踪技术》、《光电成像器件计算机辅助设计》本科生课程。独立讲授《光学与光电检测系统》硕士研究生课程,合作讲授博士生课程《光电成像探测识别系统》。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毕业2人,正在攻读3人。独立指导硕士研究生7人,其中2人已经毕业。指导本科毕业设计25人。
近五年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横向课题3项。作为主要技术成员参加国家863项目3项,军口973项目1项,国防重点基础预研项目多项。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本人排名第六。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本人排名第四。主要研究方向:光电成像探测与识别、高光谱遥感成像处理等。近几年针对国家和军队需求,开发了多项工程应用系统。如多/单目标跟踪系统、多模式电子稳像系统、图像末制导系统和高光谱遥感影像处理系统等。在国际光学期刊Optical Engineering、Optics and Laser Technology 等期刊上共发表论文35篇,其中第一作者25篇,SCI检索3篇,其余全部是EI检索。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博导介绍:赵维谦

   姓 名:赵维谦

所在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

联系电话:010-68912576-22

E-mail:zwq669#126.com

学科专业一
仪器科学与技术

研究方向一
超精密光电测试技术与仪器
学科专业二

社会兼职
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量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高级会员和美国光学学会会员。
个人概况

于哈尔滨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7年被破格聘为哈工大副教授,2002年聘为哈工大教授,2004年聘为哈工大博士生导师,2006年被认定为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2005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研究内容包括:超精密光电测试技术与装备、超分辨成像理论与技术、纳米测控技术等。
围绕精密光电测试技术领域完成项目二十余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其排名2)、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6)、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排名2、2、3)、部级一、二等奖各1项(排名分别为6、2)、部三等奖3项(排名3、3、6)。发表论文70余篇,SCI检索18篇、EI检索30余篇。近5年,以第一作者在国际光学领域、仪器领域的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SCI检索15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9项(11项第一),已授权11项(7项第一)。获黑龙江青年科技奖和北京青年科技奖。其博士论文曾获哈工大优秀博士论文奖、黑龙江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