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硕导介绍:孙睿

  

  

   孙睿老师简历

   职务:教授
二级学科: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学历: 博士
通讯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100875
办公室电话:58805457 联系邮箱:sunrui#bnu.edu.cn

   学习经历:

   · 1992年获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学专业学士学位,
· 1995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应用气象学专业硕士学位,
· 199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

   · 1998年至今,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原资源与环境科学系)遥感与GIS研究中心,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先后担任《气象学与气候学》、《计算机地图学》及《资源与环境遥感》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 2002年11-12月到荷兰 Alterra b.v., Green World Research, Wageningen进行合作交流。
· 2003年4月-6月,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 2009.9-2010.6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简介:

   生态环境遥感,主要从事碳循环与植被生产力遥感、地表蒸散发及干旱监测、城市扩展遥感动态监测等的遥感应用研究。

   主要研究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遥感数据与植被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的同化研究,2010-2012年。
2) 欧盟FP7 Coordinated Asia-European long-term Observing system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hydro-meteorological processes and the Asian-monsoon system with Ground satellite image data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2008-2012年。
3)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主要农作物生长动态监测与定量评价技术研究, 2009-2012年。
4) 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学计划项目陆地系统地表过程的遥感综合观测与模拟研究课题生态系统关键参数遥感提取模型与算法,2008-2010年。
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于环境一号等国产卫星的环境遥感监测关键技术研究课题 面向环境监测的多源遥感数据协同反演与同化技术及软件研发研究,2008-2010 年。
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调控技术研究, 2006-2010年。
7)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大尺度水热通量观测系统的研制与应用研究,2008-2011年。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城市化对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的定量研究,2006-2008年。
9) 加拿大CIDA项目中国碳蓄积量的遥感估算项目,2002-2005年。
10) 863项目西北半干旱生态植被建设区节水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2002-2005年。
11) 973项目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2000-2005年。
12) 973项目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化规律与可再生性维持机理,1999-2004年。

代表性成果(论文、专著、软件):

   1) 刘昌明, 杨胜天, 孙睿, 基于RS/GIS技术的黄河流域水循环要素研究, 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6
2) Wang Peijuan, Sun Rui, Xie Donghui, Zhu Qijiang, Zhang Jiahua, Estimation yield of winter wheat in North China Plain with RS-P-YEC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10 ( in press).
3) 李霞, 孙睿, 李远, 王修信, 谢东辉, 严晓丹, 朱启疆,北京海淀公园绿地二氧化碳通量研究,生态学报,2010(待刊).
4) 刘新圣,孙睿,武芳,胡波,利用MODIS—EVI时序数据对河南省土地覆盖进行分类,农业工程学报,2010(待刊).
5) 李远, 孙睿, 刘绍民, 徐自为, 白洁,大孔径闪烁仪观测数据在陆面模式验证中的应用初探. 地球科学进展,2010(待刊).
6) 张廷龙,孙睿,胡波,党一诺,孙亮,北京西北部典型城市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碳特征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1):97-102.
7) 王培娟,谢东辉,张佳华,孙睿,陈声海,朱启疆, BEPS 模型在华北平原冬小麦估产中的应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10): 148-153.
8) 谢仁伟, 牛铮, 孙睿, 汤泉, 基于多波段统计检验的土地利用变化检测. 国土资源遥感, 2009, 20(2): 66-70.
9) 孙亮,孙睿,杨世琦,王汶,陈怀亮,李小文, 利用MODIS数据计算地表蒸散, 农业工程学报, 2009,25(S2), 23-28.
10) Yinuo Dang, Yuan Li, Rui Sun, Bo Hu, Tinglong Zhang, Yin Liu, Estimation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in Beijing city. The Joint Urban Remote Sensing Event 2009, Shang Hai, China, 2009, May 20-22.
11) Rui Sun, Xia Zhang, Wen Wang, Urban expansion analysis of the Huang-Huai-Hai Plain region by DMSP/OLS nighttime light data. The Joint Urban Remote Sensing Event 2009, Shang Hai, China, 2009, May 20-22.
12) Wen Wang, Liang Sun, Guo Liu, Rui Sun,The Comparison of Regional Evapotranspiration Estimation with NOAA/AVHRR and MODIS data, Kingdom SPIE. Proceedings of SPIE, Remote sensing for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hydrology X, V. 7104, 71040L . SPIE Europe Remote Sensing, 15 - 18 September 2008, Cardiff , Wales , United Kingdom.
13) Zhang Xuefen, Sun Liang, Sun Rui, Guo Qile, Wang Wen,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n winter wheat late frost by retrieving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from MODIS data, Proceedings of SPIE, Remote sensing for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hydrology X, V.7104, 710415. SPIE Europe Remote Sensing, 15 - 18 September 2008, Cardiff , Wales , United Kingdom.
14) Zhang Xia, Sun Rui, Zhang Bing, Tong Qingxi,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using MODIS EVI time series.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Remote Sensing, 2008, 63: 476–484.
15) 孙亮,孙睿,贾成刚, 张雪芬, 王汶, MODIS数据反演地表温度劈窗算法比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11(4): 434-438.
16) 王修信,高凤飞,朱启疆,孙睿 ,杨胜天, 城市公园绿地水热通量的环境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22(1): 64-69.
17) 王修信, 朱启疆, 陈声海, 孙睿, 杨胜天, 胡玉梅, 刘馨, 高凤飞,城市公园绿地水、热与CO2通量观测与分析. 生态学报,2007,27 (8): 3232~3239 .
18) 张英姬, 孙睿, 石培华, 益建芳, 基于GIS的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影像技术, 2008, (2): 40-44.
19) 孙睿,梁璐,杨玲, 基于气象站资料的中国地区太阳日辐射量算法研究,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 30(1): 24-27.
20) Wang P., Sun R., Hu J. et al.,Zhu Qijiang, Zhou Yuyu, Li Li, Chen J.M, Measurements and Simulation of Forest Leaf Area Index and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Northern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7, 85(3): 607-615.
21) Liu R., Chen J.M., Liu J., Deng F., Sun R., Application of a new leaf area index algorithm to China’s landmass using MODIS data for carbon cycle researc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7, 85(3): 649-658
22) Tang S., Chen J.M., Zhu Q., Li X., Chen M., Sun R., Zhou Y., Deng F., Xie D., LAI inversion algorithm based on directional reflectance kernel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7, 85(3): 638-648
23) Feng X., Liu G., Chen J.M., Chen M., Liu J., Ju W.M., Sun R., Zhou W.,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China’s terrestrial ecosystems from a process model driven by remote sens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7, 85(3): 563-573
24) Zhou Y., Zhu Q., Chen J.M., Wang Y.Q., Liu J., Sun R., Tang S., Observation and simulation o 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Qilian Mountain, western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7, 85(3): 574-584
25) 张霞,孙睿,张兵,童庆禧,2006。基于MODIS植被指数时间谱的华北平原土地覆盖分类。农业工程学报,22(12):128~132
26) 王培娟, 孙睿, 朱启疆, 谢东辉, 陈镜明, 复杂地形条件下提高BEPS模型模拟能力的途径,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06,11(7):1017-1025
27) Shaomin Liu, Rui Sun, Zhongping Sun, Xiaowen Li and Changming Liu, Evaluation of three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approaches for evapotranspiration over the Yellow River basin . Hydrological Processes, 2006, 20(11): 2347–2361.
28) Sun Rui, Yu Xiaofei, Dynamic change of Vegetation Cover Frac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Rainfall in the Ordos Plateau,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uture Intelligent Earth Observing Satellites, 24-26 May, 2006, Beijing , China .
29) 于小飞, 孙睿, 陈永俊, 刘绍民, 周会珍, 张忠山, 乌审旗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及其与降水量的关系, 资源科学, 2006, 28(4): 31-37
30) 唐世浩,朱启疆,孙睿,基于方向反射率的大尺度叶面积指数反演算法及其验证,自然科学进展,2006, 16(3): 331-337
31) 谢东辉, 孙睿, 朱启疆, 王锦地, 吴门新, 覃文汉, 利用辐射度模型模拟玉米冠层辐射分布, 作物学报, 2006, 32(3): 317-323
32) 王培娟,孙睿,朱启疆,陆地植被二氧化碳通量尺度扩展研究进展,遥感学报 2005, 9(6):751-759
33) Shiqi Yang, Rui Sun and Xuefeng Zhang, Estimation of daily evapotranspiration by using MODIS data. The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hysical Measurements and Signature in Remote Sensing (ISPMSRS) Beijing . China , Oct. 17-19, 2005.
34) Xiaofei Yu, Rui Sun, Yi Tang and Ying Guo, Monitoring of land cover change in Mu Us Desert by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The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hysical Measurements and Signature in Remote Sensing (ISPMSRS) Beijing . China , Oct. 17-19, 2005.
35) Feng XF, Liu GH, Zhou WZ, Chen JM, Chen MZ, Ju WM, Liu J, Sun R,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distribution in China from a process model driven by remote sensing. 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VOLS 1-8, PROCEEDINGS : 3055-3058, 2005.
36) 刘绍民,孙睿,孙中平, 李小文,刘昌明,基于互补相关原理的区域蒸散量估算模型比较,地理学报,2004,59(3): 331-340.
37) 周涛,史培军,孙睿,王绍强. 气候变化对中国土壤异养呼吸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地理学报,2004,59(3):357-365.
38) Sun. R, Gao X, Liu C-M, Li X-W, Estimation of Evapotranspir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Using Integrated NDVI Data,Int. J. Remote Sens. 2004, VOL. 25, NO. 13, 2523–2534.
39) Rui Sun, J.M. Chen, Qijiang Zhu, Yuyu Zhou, J. Liu, Jiangtao Li, Suhong Liu, Guangjian Yan, and Shihao Tang,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evapotranspiration in Changbaishan Natural Reserve, China, using Landsat ETM+ data. Canadi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4, 30 (5): 731-742.
40) Shaomin Liu Zhongping Sun Rui Sun Xuehong Zhang,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models for estimating regional evapotranspiration. IEEE 2004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04).
41) Shiqi Yang, Rui Sun, Defa Mao, Xuehong Zhang, Jianyong Cui, Estimation of daily evapotranspir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by using MODIS data. IEEE 2004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04).
42) 孙睿,刘昌明,李小文, 利用累积NDVI估算黄河流域年蒸散量, 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55-160.
43) 孙睿, 刘昌明, 地表水热通量研究进展,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3):434-438.
44) 杨胜天,刘昌明,孙睿,黄河流域干旱状况的气候与植被特征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36-141.
45) 周宇宇,唐世浩,朱启疆,李江涛,孙睿,刘素红,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叶面积指数测量及结果,资源科学,2003,25 (6):38-42.
46) Sun Rui, Zhou Yuyu, Liu Changming, Yang Shiqi, Response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on climate change in the Yellow Yiver basin, IEEE 2003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03), JUL 21-25, 2003.
47) Shengtian Yang, Changeming Liu, Sun Rui,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analysis of drought in Yellow River basin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 IEEE 2003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03), JUL 21-25, 2003.
48) Ding JL, Zhu Q, Zhang Y, Tiyip T, Liu CS, Sun R, Pan XL,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 fusion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ation algorithm, ECOSYSTEMS DYNAMICS, ECOSYSTEM-SOCIETY INTERAC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FOR SEMI-ARID AND ARID LAND, PTS 1 AND 2 4890: 262-269, Part 12 2003, SPIE.
49) Sun Rui, Liu Chang-ming, Zhu Qi-jiang, Dynamic change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using multi-temporal AVHRR-NDVI dat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2, 12(1):29-34.
50) 杨胜天,刘昌明,杨志峰,孙睿,周晓东,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评价,地理学报,2002,57(1):11-18.
51) Q.J.ZHU, X.CHEN, R.SUN,A Revised Energy Use Efficiency Model to Estimate NPP in China and its Validation,IEEE 2002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02) , JUN 24-28, 2002.
52) Zhou YY, Zhu QJ, Sun R, The research of soil moisture difference using the delaying effect of the precipitation on the vegetation. IEEE 2002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24th Canadian Symposium on Remote Sensing (IGARSS 2002), JUN 24-28, 2002.
53) 周晓东,朱启疆,王锦地,孙睿,陈雪,吴门新,夏玉米冠层内PAR截获及FPAR与LAI的关系,自然资源学报,2002,17(1):110-115.
54) 周晓东,朱启疆,孙中平,孙睿 ,中国荒漠化气候类型划分方法的初步探讨, 自然灾害学报,2002,11(2):125-131.
55) 杨胜天, 刘昌明,孙睿,近20年来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分析,地理学报,2002,57(6):679-684.
56) 孙睿,朱启疆. 气候变化对中国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影响的初步研究. 遥感学报,2001,5(1) : 58-61.
57) Sun Rui, Zhu Qi-jiang. Estima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China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1, vol. 11, No.1,14-23.
58) 孙睿,刘昌明,朱启疆,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与降水的关系,地理学报,2001,56(6):667-672.
59) Rui Sun,Qijiang Zhu. Estima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China Using NOAA AVHRR Data. IEEE 2001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JUL 09-13, 2001.
60) Qijiang Zhu,Taizong Rong,Rui Sun, Yanmin Shuai. A Study on Fractal Simulation of Forest Fire Spread . IEEE 2001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JUL 09-13, 2001.
61) Tang Shihao, Zhu Qijiang, Li Xiaowen, Sun Rui, Yan Guangjian, Inversion of the Li-Strahler GOMS Model for Component Signatures and Fractions. IEEE 2001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JUL 09-13, 2001.
62) 朱启疆,戎太宗,孙睿,吴门新,林火扩展的分形模拟案例研究,中国科学(E辑),2000,30(增刊):106-112.
63) Zhu Qijiang, Rong Taizong, Sun Rui, 2000,A case study on fractal simulation of forest fire spread.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43(Supp.),104-112.
64) 孙睿,朱启疆,中国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季节变化研究,地理学报,2000年,55(1):36-45.
65) 孙睿,朱启疆. 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1999,10(6):757-760.
66) 刘昌明,孙睿,水环境的生态学方面: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分能量平衡研究进展,水科学进展,1999年,10(3):251-259.
67) 洪佳华,孙睿,陶英丽,夏玉米叶片光谱吸收率初探,中国农业气象,1998,19(4):4-7.
68) 孙睿,朱启疆,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及中国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4(增刊):132-137.
69) 孙睿,洪佳华,曹永华,夏玉米光合生产模拟模型初探,中国农业气象,1997,18(2):20-23.
70) 周英, 申双和, 孙睿, 南京地区稻田蒸散的研究,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3, 16(4): 492-499.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硕导介绍:张文新

  

  

   张文新老师简历

   职务: 教授
二级学科: 人文地理学
学历: 博士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编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E-mail: wzhang#bnu.edu.cn
Phone: 010-58807454-1536(O)

研究领域:

   · 城市与区域规划
· 土地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
·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 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07.6—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
2000.7—2007.6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副教授
1999.9—2004.6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在职博士,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1.6—2002.3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理系与城市规划系合作研究
1999.3--1999.10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理系与城市规划系访问学者
1998.9--1999.2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地理系访问学者
1992.7—2000.7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助教,讲师
1989.9--1992.7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经济地理学专业研究生,获理学硕士学位
1985.9—1989.7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地理学专业本科,获理学学士学位

教学经历:

   目前主讲课程:
城市地理学(本科生)
城市土地利用理论与实践(研究生)

曾主讲课程:

   中国经济地理,人口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经济学基础

科研经历:

   主持与参加的科研课题:
·国际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比较研究, 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委托, 2008, 主持。
·<<北京土地>>编写,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委托, 2008, 参加,负责土地管理篇编写。
·河南省永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河南省永城市政府委托, 2008, 参加,负责永城市生态环境发展战略研究。
·江西省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特点与产业体系研究,江西省发改委委托,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重大研究课题,2008,合作主持。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跟踪调查及相关技术研究,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委托,2008,主持。
·北京市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国家理科基地能力提高项目(批准号:J0630532)子课题(D18),2007-2010,主持。
·新增建设用地供应和利用监管,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委托,2007,主持。
·广东省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与人地关系协调对策,广东省国土规划专题研究之一,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委托,2007,主持。
·福建省三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福建省三明市国土资源局委托,2007,参加。
·北京市大兴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大兴分局委托,2007,参加。
·北京市丰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丰台分局委托,2006,主持。
·辽宁省国土规划,国土资源部国土规划试点,2006,参加,负责国土资源评价。
·京津冀都市圈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区域规划试点项目专题研究之一,2005,参加,负责产业布局规划。
·经济发达地区城乡协调发展途径与机制研究, 建设部软科学研究课题,2005,参加。
·北京市人口郊区化与基础设施分布的协调机制研究,北京师范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05,主持。
·四川省双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综合试点,2005,主持。
·四川省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与说明编制,国土资源部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之一,2005,主持。
·四川省郫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土资源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之一,2004,主持。
·科技进步对北京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北京统计局招标项目,2004,主持。
·北京市海淀新区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委托,2004,参加。
·中国小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研究,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家开发银行委托,2003,主持。
·中国城镇建设市场化融资研究,建设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委托,2003,主持。
·密云县城镇体系规划,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密云分局委托,2003,参加。
·相互依存的北京基本部分群及其时空演变模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3—2005,参加。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房地产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建设部房地产与住宅研究会委托,2002,主持。
·辽宁省复州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国务院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委托,2000,参加。
·北京市大兴县金星乡经济发展战略研究,1998,参加。
·中国城市投资环境熟化类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95—1998,参加。
·辽宁省瓦房店市长兴岛开发区经济发展规划,1997,参加。
·辽宁省瓦房店市太阳乡社会经济发展规划,1997,参加。
·河北省中捷友谊农场2010年发展规划 ,1996,参加。
·山西省朔州市国土开发规划,1994,参加。
·山西省阳泉市国土开发规划,1993,参加。
·重庆市沙坪坝区土地定级估价研究, 1993,参加。
·北京城乡结合部空间结构动态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92—1993,参加。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硕导介绍:王静爱

  

  

   王静爱老师简历

   王静爱,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学位;女,满族,河北省定州人。
主要从事区域地理教学和区域土地利用、自然灾害与土地退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单 位: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100875
E-mail:sqq#bnu.edu.cn

   教育与工作经历

   2001.6 -至今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原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教授
1995.6-2001.6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副教授
1988.9-1995.6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系,讲师
1985.9-1988.7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学系研究生(获北京师范大学理学硕士)
1982.1-1985.9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助教
1978.3-1982.1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学系(理学学士),本科生
1975.3-1978.3 内蒙古包头郊区,知青

   目前社会工作

   全国高校中国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
北京地理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委员
《干旱区研究》杂志编委
北师大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校级重点)主任
北师大工会女教工委员会委员
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讲授课程(高校教龄27年)

   2007-目前:
主讲中国地理 (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
主讲 区域自然条件评价 ( 研究生学位课程)
主讲中国自然灾害时空格局 (民政专业硕士学位课程)
主持地理教学方法前沿讲座 (教育硕士学位课程)
参与 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 ( 博士生学位课程)
参与 高等自然地理学 ( 硕士生学位课程)
1996年以来:
主讲并建设中国地理 (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
主讲并建设区域自然条件评价 研究生课程
合讲资源与环境科学导论 本科生课程
主讲过乡土地理 本科生选修课课程
主讲过地理素描 本科生选修课课程
1990-1995年:
主讲并建设中国自然地理本科生专业课程
主讲遥感导论、地图应用、地理素描、中国地理等课程
1982-1989年:
主讲并建设地图学与测量、地图学(专业基础课)、遥感概论(专业基础课)
主讲遥感地学分析和地学基础等课程

   教学研究

   在研项目:
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项目:编制《中国省区地理丛书》(2006-2011)
主持区域地理国家教学团队(2008-2010)
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中国地理(2005-2010)
主持北京市区域地理教学团队(2008-2010)
主持北京市教学名师项目(2008-2011)
参加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资助项目:地理学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0630532(2007-2010)
结题项目:
主持中国地图出版社项目:编制《中国地理图集》(2006-2008)
主持北京市精品课程建设中国地理(2003-2004)
主持北京市教委高教精品教材项目中国地理教程(2003)
主持教育部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创建区域地理名牌系列课(2002)
主持教育部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创建区域地理名牌系列课(2000)
主持教育部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创建区域地理名牌系列课(1998)
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新世纪教育改革工程项目教与学关系研究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2000-2001)
参加教育部九五项目教育重点课程的研制与中国自然地理软件制作与开发(1998-1999)
主持北京师范大学21世纪教改项目 区域地理教学改革(1998-1999)
本科生培养
1996年以来指导本科生生产实习35人(关于区域地理数据库、灾害制图等方面)
1991年以来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76篇(主要围绕承担的科研课题开展)
2008年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1项
2001年以来指导校级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10项,完成10项
2000年以来指导理科基地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8项,完成8项
2001年做理科基地班导师,先后指导29人

   科研项目

   在研的科研项目
1.海冰资源化与利用技术,( 2006-2010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计划)项目 ) (项目主持人)
2.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2006-201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项目负责人)
3.长三角地区自然灾害风险等级评估技术研究(2008-201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项目负责人)
4.中国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方法研究(2009-2011)(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项目负责人)
5.沙区环境安全保障与工程 治沙技术研究 (2006-201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参加人 )
6.干旱化及其阶段性转折对我国粮食、水和土地资源安全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973 项目) (总项目名称:北方干旱
化与人类适应)( 2006-2010 )(项目参加人)
已结题的科研项目
1.区域农业旱灾灾后恢复性评价方法与综合减灾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7-2009 )(项目主持人)
2. 国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研究(2009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物资储备局)
3. 基于系统中药的中药材道地性安全性研究(新医药学科重点支持项目)(2008-2009)(项目参加人)
4. 编制《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地图集》(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项目)( 2006-2008 )(制图负责人)
5. 深圳市环境资源测算及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与深圳市环境保护局合作项目 )(2006-2007)(项目参加人)
6.面状与线状沙源的工程防沙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总项目名称: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5-
2007)(项目负责人)
7.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国土资源部)(2006)(项目参加人)
8. 水灾风险管理(中法合作项目)(2004-2007)教育部科技司(参加人)
9. 北京师范大学公共安全政策项目( 国家 985 工程 第一期)(2003-2005)(项目参加人)
10. 区域农业旱灾灾情形成过程中的脆弱性诊断与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3-2005)(项目主持人)
11. 渤海海冰资源开发与农业综合利用技术(863项目)(2003-2005)(项目参加人)
12. 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的储量测算(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2004-2006)(项目参加人)
13. 草原与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图编制及土地利用驱动力研究(973项目)(总项目名称: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
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范式)(2001-2005)(三级课题负责人)
14. 中国自然灾害及救助区划(国家民政部项目)(2002-2004)(项目执行负责人)
15. 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开发量估算及其在农业灌溉的应用研究(教育部项目)(2001-2004) (项目主持人)
16. 我国北方土地利用变化对干旱化的影响-社会经济数据库(1949-1999)(973项目)(总项目名称:我国未来生存环
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1999-2004)(三级课题负责人)
17. 沙区农田、草地土壤风蚀防治技术研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总项目名称: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研究与开
发)(2001-2004)(三级课题负责人)
18. 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编制(北京师范大学、瑞士再保险公司项目)(2002-2003)(制图总设计)
19.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与水土资源利用研究(2002-2003)(中国工程学院项目)(总项目名称:西北地区水资源配
置、生态 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参加人)
20.中国东部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地理数据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项目名
称:我国未来生存环境演变趋势预测)(1998-2002)(三级课题主持人)
21.利用ATSR数据提取地表组分温度(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项目)(2000-2002)(参加人)
22.中国东北样带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地理数据库(95国家预选项目)(1998-2001)(三级课题主持人)
23.中国自然灾害数字地图编制(北京师范大学、瑞士再保险公司项目)(1999-2001)(制图总设计)
24.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农业自然灾情形成影响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7-1999)(专题负责人)
25.不完备信息条件下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5-1998)
26.中国自然灾害区域规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92-1995)(专题负责人)
27.中国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及减灾区划研究(国家教委八·五重点项目)(1993-1995) (专题负责人)
28.中国自然灾害区划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0-1992)(专题负责人)
29.区域灾情速测速报评估模型研究(霍英东教育基金项目)(1990-1992)(参加人)
30.中国自然灾害地图集编制(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委托项目)(1990-1992)(制图总设计)
31.内蒙古文物地图编制(内蒙古文化厅委托项目)(1989-1992)(参加人)
32.黄河皇甫川流域土地生产力及水土保持信息系统(水利部黄委会基金项目)(1988-1992)(参加人)
33.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开发重大问题及总体方案(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1990-1991)(参加人)
34.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土地管理局委托项目)(1990-1991)(参加人)
35.内蒙古地区区域灾情速测速报技术试验研究(民政部委托项目)(1989-1991)(参加人)
36.内蒙古草原牧场防护林区遥感调查研究(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1989-1991)(参加人)
37.黄土高原重点治理区遥感调查与系列制图(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1989-1991)(参加人)
38.陕西省佳县经济发展系统研究(陕西省科委项目)(1989-1991)(参加人)
39.遥感在内蒙古草场资源调查中应用研究(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1983-1990)(参加人)
40.应用遥感技术编制内蒙古土壤侵蚀图(水电部委托内蒙古科委项目)(1985-1987)(参加人)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硕导介绍:黄大全

  

  

   黄大全老师简历

   学历: 博士
性别:男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专业:人文地理
职称:副教授
主讲课程: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城市规划与房地产研究
电话:13911890939 (M)
010-58807454-1654
E-mail:huangdaquan#bnu.edu.cn
hdqsm2002#163.com

研究领域:

   · 城市与区域规划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土地经济与土地评价
· GIS应用与开发

   主要科研项目:

   1. 参加《中原城市群国土规划》,2010年
2. 参加《吕梁土地整治规划》,2010年
3. 参加全国土地整治规划《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研究》,2010年
4. 参加《采煤损毁区土地整理、生态保育与扶贫开发模式综合研究》,2010年
5. 参加《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程》编制,2009年
6. 参加《延吉经济技术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研究》,2009年
7. 参加《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信息系统》系统开发,2009年
8.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三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耕地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开发,2008年
9.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三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08年)
10. 参加《土地利用规划用途分类方法和技术研究》—规划用地分类方案试点研究2008年
11. 参加《济南京杭大运河发展战略研究》,2007年
12.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将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07年)
13. 参加《朝阳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2006-2020年)》,2007年
14. 参加《北京市都市农业空间布局研究》,2006年
15.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泰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06年)
16. 作为课题技术组核心成员,承担《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年)》(2005年)。
17. 作为课题技术组核心成员,承担《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年)大纲》(2005年)。
18. 作为课题技术负责人,承担《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实施评价》(2004年)。
19. 作为课题技术组核心成员,承担《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年)》,(2005年)。
20. 作为课题技术负责人,完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用地项目指标研究》(2004年)
21. 参加《引导北京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规划策略与调控措施》,2004年;
22. 参加 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2003-2020年)的专题: ①北京城市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研究,②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发展与开发区空间结构整合的协调关系研究,2003年;
23. 作为课题技术负责人,完成《北京市土地开发整理战略研究(2001-2010年)》,2003年;
24. 作为课题技术负责人,完成《密云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年)》,2003年
25. 参加《亦庄新城城市功能定位及发展策略研究(2004-2020年)》,2005年。

   主要科研论文:

   黄大全,杨胜天,刘慧平,刘宝元,地理学综合创新野外实习设计与实践,区域地理论丛-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专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黄大全,洪丽旋,梁进社,福建省工业用地效率分析与集约利用评价,地理学报,2009,64(4)
黄大全,滕艳丽,张华,梁进社,基于生产函数的城市经济水平影响因素差异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9,16(3)
黄大全,张文新,梁进社,郧文聚,三明市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农业工程学报,2008,24(supp1)
黄大全,林 坚,赵 俊,梁进社,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的评价方法,地理科学进展,2008,27(5)
张凤荣 ,赵华甫 ,黄大全 ,李佳 ,赵婷婷,基于宜居城市建设的北京农业产业空间布局,资源科学,2008,30(2)
黄大全,林坚,毛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用地指标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5):99-102
黄大全,郑伟元,城市化与耕地保护:海外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国土地科学,2005,19(3):38-43
黄大全,董黎明,新世纪北京建设用地扩展与控制,中国房地产,2005(5),30-34
林坚,黄大全,土地利用规划:地理学发展的重要应用领域-兼论《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年)》修编思路,2005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论文摘要集,2005年8月
董黎明,黄大全,中国大都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构思,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高密度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与决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北京友谊宾馆,2004年5月
黄大全,王晓川,北京城市蔓延的控制与引导,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香港,2004年12月
黄大全,新世纪大都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和理论探讨,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澳门,2003年12月

   主要科研著作:

   黄大全,北京郊区土地利用演变及动力机制研究,地质出版社,2010年
林坚,董黎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思考与探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参加编写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