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介绍:张宗柄

   个人简介
张宗柄,北京大学教授,浙江杭州人。1949-1953任师大生物学系兼任教授著名昆虫生态学家。

教育背景
1934年获燕京大学学士学位,1936年获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38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49年任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兼任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毒理室研究员以及农药学会顾问、浙江农业大学顾问教授等职。

发表的论文
共发表180余篇论文,出版20余本专著,主要有《昆虫毒理学》(1958年、1964年)、《昆虫毒理学的新进展》(1982年)、《杀虫药剂的分子毒理学》(1987年)、《杀虫药剂的环境毒理学》(农业出版社1989年)、《杀虫药剂的毒力测定》(科学出版社1988年)等。科研成果《昆虫神经毒素的研究》获198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81年担任中央电大普通生物学专题讲座课程主讲教师,并参与编写教材《普通生物学专题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介绍:邓文洪

  

   个人简介
邓文洪,博士,1970.04 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世界雉类协会专家组成员,中国动物学会会员,中国生态学会会员。近10年的科研工作主要致力于环境变化(栖息地丧失、栖息地片断化、人为干扰等)对鸟类种群数量和生活史特征的影响及保护对策等工作。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10篇发表在SCI收录的刊物上。参加重大学术活动会议12次,并于2002年8月在第23届国际鸟类学大会上针对栖息地破碎化对鸟类群落的影响及对某些种群繁殖功效等问题做了报告。于2004年3月在印度召开的世界雉类协会国际研讨会上做了关于提高我国特产珍稀鸟类黄腹角雉的繁殖密度的学术报告。于2002年9月被推荐为世界雉类协会专家组成员,于2003年2月被聘为鸟类学专业期刊Journal of Field Ornithology(美国)的审稿人。2005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2007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联系方式
010-58805121(Tel)010-58807721(Fax)
电子邮件:dengwh#bnu.edu.cn

主要研究内容
动物的扩散行为研究。动物的扩散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物种的进化命运。任何一种鸟类都有其历史上的起源中心(包括单源点和多源点)和扩散模式。目前的鸟类分布格局经历了长期的自然历史演化过程和数次的扩散过程而逐渐形成,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和生物自身生活史特点等因素是鸟类扩散的主要动因。雉类的扩散能力相对较弱,主要通过甬道进行被动扩散,这是造成大多数雉类成为濒危物种的重要因素之一。
鸟类群落研究。在某些特定时期(例如筑巢期),关键种(key species)通过食物链对鸟类群落结构的控制作用减弱,而对群落结构起主要控制作用的是巢位贡献者。例如,由于次生林中缺乏相对大的天然树洞,巢资源成为长耳鸮(Asio otus)筑巢期的生态限制因子,而喜鹊(Pica pica)可以为长耳鸮提供巢资源(长耳鸮通过抢占喜鹊已筑好的巢得以实现),从而使群落结构的模式发生改变。由于群落中巢位贡献者喜鹊的存在,还可吸引红隼(Falco tinnunculus)、红脚隼(Falco amurensis)和三宝鸟(Eurystomus orientalis)等物种对巢资源的争夺和占用,从而使竞争模式和种间关系发生变化。巢位贡献者通过提供巢资源而对群落分布格局起一定的调控作用。

代表性论著
Zhou DQ, Zhou CF, Kong XK, Deng WH,2011. Nest-site selection and nesting success of Grey-backed Thrushes in northeast China.Wilson Journal of Ornithology 123(3):492-501.
Deng QX, Gao W, Deng WH. 2010. Breeding biology of the yellow-rumped flycatcher in northeast China. Ardeola, 57(1): 103-110.
Deng WH, 2006. Breeding habitat selection by sympatric Grey-faced Buzzards and Northern Goshawks in Northeast China. Journal of Raptor Research 40: 264-269.
Deng WH, Gao W, 2005. Edge effects on nesting success of cavity-nesting birds in fragmented forest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26:363-370.
Deng WH, Zheng GM, Zhang ZW, Peter Garson, Phlip MaGowan. 2005. Providing artificial nest platforms for Cabot’s tragopan Tragopan caboti (Aves: Galliformes): a useful conservation tool? Oryx 39: 158-163.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介绍:李森

  

   个人简介
李森,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系主任,北京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青年委员。山东肥城人,于1991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1995年进入周海梦教授的分子酶学实验室学习与工作,从事蛋白质的折叠机理、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2001年6月获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自2002年2月至2004年1月,在Gunter Fischer教授领导的德国马克思-普朗克蛋白质折叠与酶学研究所做博士后,从事表皮生长因子信号传递体系中的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回国后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目前担任"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大实验"的教学工作,力图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提高能力之余,充分认识到生命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对生物学的热爱之心,对生命的尊敬之心。科研方面,主要从事酶的作用机制研究与改造、蛋白质的折叠与分子伴侣功能研究、重大疾病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研究,在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研究领域内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发现几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蛋白质折叠中间体,发掘出一种肽酰脯氨酰顺反异构酶的伴侣功能,提出混合拥挤环境的概念,创新性地提出抗体型分子伴侣的概念,筛选并发现了针对几种重大疾病相关蛋白(如肌酸激酶、tau蛋白)的抗体型分子伴侣,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此外在细胞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研究经验,并乐于与国内外同行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主要研究内容
具有分子伴侣功能的抗体(抗体型分子伴侣)的筛选与功能研究,当前研究重点是针对tau蛋白(老年痴呆症关键蛋白)的抗体型分子伴侣的筛选与作用机理研究。
老年痴呆症与癌症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研究。
包括酶、抗体在内的多种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的筛选、制备与改造。
蛋白质折叠机理研究及应用:包括蛋白质的折叠途径与折叠机理研究;蛋白质折叠中间体的捕捉和研究;tau蛋白与折叠病作用机理研究;提高包涵体折叠效率的方法学探究等。
分子伴侣功能研究,包括GroEL的伴侣功能研究、肽酰脯氨酰顺反异构酶的分子伴侣功能研究等。
(6) 大分子拥挤环境及混合拥挤环境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作用研究。

代表性论著
Sen Li*, Caixian Sun, Ningning Teng,Weili Yang, Lijun Zhou, and Yixin Zhang Chaperone-like effects of a scFv antibody on the folding of human muscle creatine kinase.Protei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Selection, 2013, 26(8): 523–531.
Jianyu Feng, Hong Guo, Sen Li*, Tun Lu*A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Chaperone-like Function of an scFv of Human Creatine Kinase by Computer Simulation. PLOS ONE, 2013, Volume 8, Issue 4, e62147.
Mathea S, Li S, Schierhorn A, Jahreis G, Schiene-Fischer C*Suppression of EGFR autophosphorylation by FKBP12.Biochemistry. 2011, 50(50):10844-10850.
Zhi-Min Lin, Sen Li*Effect of mixed crowding on refolding of human muscle creatine kinase.Protein and Peptide Letters, 2010, 17(11), 1426-1435.
Sen Li*, Ji-Hong Bai, Yong-Doo Park and Hai-Meng Zhou*Capture of monomeric refolding intermediate of human muscle creatine kinase.Protein Science, 15(1), 2006, 171-181.

联系方式
电话: 010-58802065(Tel)
010-58807721(Fax)
电子邮件:lisen#bnu.edu.cn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介绍:任海云

  

   个人简介
任海云,教授、博士生导师 。
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7年分别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及美国普度大学做博士后;2000年至今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3年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学术与学位委员会主席,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细胞增殖及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目前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植物学会细胞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会理事,北京细胞生物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植物生理学理事会理事,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Biologia Plantarum编委等。

主要研究内容
目前主要从事植物细胞增殖及调控过程中微丝骨架的动态特性及其调控机理的研究工作。研究植物细胞周期和细胞极性生长过程中微丝骨架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对微丝骨架动态的调控机制;同时研究 Rho 家族 G- 蛋白、 Ca2+ 、蛋白质可逆磷酸化对植物微丝骨架的动态调节进行研究,以期阐明信号转导在微丝骨架动态调控中 的意义。曾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并多次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及 "973" 项目等,在 "Plant Cell" 、 "Plant Physiology" 等刊物上发表论文 30 余篇。

代表性论著
Hui Su, Jinsheng Zhu, Chao Cai, Weike Pei, Jiaojiao Wang, Huijian Dong andHaiyunRen* (2012) FIMBRIN1 is involved in lily pollen tube growth by stabilizing the actin fringe. The Plant Cell, 24: 4539-4554
Yi Zhang, Yingyu Xiao, Fei Du, Lijuan Cao, Huaijian Dong and HaiyunRen* (2011) Arabidopsis VILLIN4 is involved in root hair growth through regulating actin organization in a Ca2+-dependent manner. New Phytologist, 190: 667–682
Yanhua Li, Yuan Shen, Chao Cai, ChenchunZhong, Lei Zhu, Ming Yuan, HaiyunRen* (2010) The type II Arabidopsis formin14 interacts with microtubules and microfilaments to regulate cell division. The Plant Cell, 22:2710-2726
Yun Xiang, Xi Huang, Ting Wang, Yan Zhang, Qinwen Liu, Patrick J. Hussey, HaiyunRen*(2007) ACTIN BINDING PROTEIN29 from Lilium Pollen Playsan Important Role in dynamic Actin Remodeling. The Plant Cell, 19: 1930–1946
KexiYi, ChunqingGuo, Ding Chen, Binbin Zhao, Bin Yang, HaiyunRen*(2005) Cloning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Formin-Like Protein (AtFH8) from Arabidopsis. Plant Physiology,2005, 138: 1071–1082

联系方式
电话:010-58806090(Tel)
010-58807720(Fax)
电子邮件:hren#bnu.edu.cn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