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导介绍:徐志勇

  

  

   姓名:徐志勇
职称:讲师 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教育行政与政策 学校改进
地 址:新街口外大街19号(100875)

   教育背景

2006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6年8月至今,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学工作

任教课程:《教育行政学》;《教育政策分析》;《教育学原理》。

   科研项目

参与纵向科研项目:
2008--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我国中小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研究》;
2009年,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高中阶段教育研究》;
2009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项目《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质量评估体系研究》;
2008--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科重点课题《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及其保障体系研究》;
参与横向的课题项目:
2006--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支持北京市初中建设工程;
2008--2010年,北京市丰台区小学规范化建设专家指导团项目;
2008--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小学文化建设专家指导团项目;
2009--2011年,北京市昌平区市级高中骨干教师学术导师团队项目。

   学术成果

著作:
主要参与著作
《教育管理学》,陈孝彬/高洪源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公共政策内容分析方法:理论与应用》(合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
《有效的学习型学校——提高学生成绩的最佳实践》(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课题研究成果,合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
论文:
《需求导向的校长培训体系及其实施策略》,《中国教师》,2009年第13期。
《专业共生的协作伙伴:教育研究者在学校改进中的角色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10期。
On the Policy Structure and Orientation of Governing the School Choice Problem in the Basic Education, US-China Education Review, 2009 (4).
《在喧嚣中体验求知的激情与思考的乐趣——谈大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中国教师》,2008年第12期。
《公共教育的普惠性与宏观政策取向》,《中国教师》,2008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G1《教育学》2008年第8期全文转载)。
《当前中国教育政策问题的媒介话语空间》,《教育研究》,2007年第10期。
《试析网络上的教育政策话语形态——以对搜狐网站教育评论栏目的分析为例》,《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2期。
《关于教育乱收费问题的县(市)教育局长问卷调查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2期。
《试析我国民办教育投资回报的相关政策》,《教育研究》,2005年第9期。
《关于乱收费问题校长调查问卷的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7期(合著)。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若干政策思考》,《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G1《教育学》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
《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逻辑与政策含义》,《中国教育管理评论》,2004年12月第2卷。
《论学校事故的归责与赔偿》,《教学与管理》,2002年第10期。
《儿童学习不良与教师支持策略》,《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第10期。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导介绍:崔光佐

  

  

   姓名:崔光佐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课程知识自动提取 计算认知与学习模型 问题解决
电 话:010-58805483-802
Email:cgz_bnu#bnu.edu.cn
地 址: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 (100875)

   教育背景

1994-1997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获博士学位
1991-1994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获硕士学位
1987-1991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7年 7 月-2001年 5 月 北京大学计算机系
2001年 5 月-2007年12月 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007年12月-今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获奖情况

1999年12月: 北京大学华为奖
1999年12月: 全国高校1999年十大科技进展;第三名
2000年12月: 北京大学铜山奖
2001年12月: 航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二名
2002年06月: 北京大学优秀党员
2003年03月: 北京大学通用电气奖教金
2004年12月: 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三名)
2007年 7月: 北京大学实验技术成果二等奖;第二名

   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离散数学》
研究生课程:《计算逻辑》,《认知、学习与教学》、《人工智能》

   科研项目

主持参与863、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规划等项目多项。
1. E-learning Evolution: From M-learning to Educational Semantic Web and Beyond., Keynote Speaker. ICCE, 2006.12.2. Beijing.
2. 智能教育体系结构研究与实践。Keynote at GCCCE 2006.6. 北京。
3. Ontology based Education Grid for E-learning. Invited report on Fifth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Ontology Service (AOS) Workshop, 27 - 29 April 2004, Beijing, China.
4. OntoEdu: 一种基于本体的教育服务网格。大会报告。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年会。2003.12.20. 北京。
5. 移动教育:教育技术的一个新方向。大会报告。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年会。2001.12. 成都。
6. 基于WWW的网上虚拟实验室。大会报告。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年会。 1999.12.天津。

   学术活动

1. 崔光佐等。紧耦合网络接口的并行性研究。计算机工程与设计。1997.4。
2. 崔光佐等。一种支持多线索机制的快速上下文切换机制。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7,34,pp89~93.
3. 刘宏伟 李晓明 崔光佐.流水一减少MPP系统广播延迟的有效方法.软件学报。1996,V7,pp261-166.

   学术成果

1. Liu Hongwei, Li Xiaoming, Cui Guangzuo.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Pipelining Broadcasting in Multi-computer System。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7.2.
2. Cui Guangzuo, etc. Parallel Replacement Mechanism for Multithread. Proceedings of the 1997 Advances i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 Conference (APDC '97), IEEE Press. (EI)
3. 程旭,崔光佐。一种支持多控制指令推测式执行的超标量结构。全国体系结构年会,1997。(优秀论文)
4. 崔光佐等. 上下文切换对多线索调度的影响。中国学术期刊文摘,1997.2. PP253-254
5. 崔光佐等。多线索调度的预取策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998.5. (EI)
6. 崔光佐,程旭。基于多线索机制的无断流流水。全国体系结构年会,1997。
7. 崔光佐等. 面向多线索的流水线结构设计.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8,35(6):572~576。(EI)
8. 崔光佐等。多T-Pipelines紧耦合结构.电子学报. 1999.5.(EI)
9. 程旭,崔光佐等. 基于多线索的无断流流水机制。电子学报 1999.9.
10. 崔光佐等。基于WWW的网络模拟实验室。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年会,1999年,天津。(优秀论文)
11. 崔光佐等。移动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新方向。全国高校协作委员会年会,2001.12。(大会报告) 12. 孙辨华,黄薇,李树芳,崔光佐。一种基于SMIL语言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全国高校协作委员会年会,2001.12。
13. Cui Guangzuo, Lizhaolin. MT_ARM: Multithreading Implementation of ARM7. ASOC01,IEEE Press,2001.9. (EI)
14. Cui Guangzuo, etc. An Improvement to Tomasulo algorithm, Journ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nglish Version). 2001.
15. Cheng Xu, Tong Dong, Cui Guangzuo, Wang keyi. JBCore32 32-bit/16-bit Embedded Microprocessor with its system software and program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Volume: 10 Issue: 2 Pages: 188-, 2001. (SCI)
16. 崔光佐等。面向处理器的系统级模拟仿真与调试技术。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1, 38(3):361~367.
17. 崔光佐等。基于短信的移动教育结构研究与实现。GCCCE2002, 北京,2002.
18. 孙辨华,崔光佐等。构建教育资源系统中的若干技术研究。GCCCE2002,北京,2002.
19. Cui Guangzuo, Hao Yongsheng, etc. A Case Study on Home Robot based on Mobile Interne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IRA’2002, Korea.
20. Cui Guangzuo,.etc. A General Simulation Platform for Wireless Mobile Home Robot Based on LDP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Korea-China Workshop of FIRA’2002, Korea.
21. 崔光佐等。移动虚拟校园的设计与实践. 中国远程教育。.2002.10.
22. Cui Guangzuo, etc. A Case Study on Home Robot based on Mobile Internet. Intelligent Robots: Vision, Learning and Interaction,Korea. 2003.
23. Cui Guangzuo, etc. WebUnify: An Ontology-based Web Site Organization and Publication Platform for Device Adaptation. The 8th Annual Joint Workshop on Modern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2003.10。Peking University.
24. Cui Guangzuo, etc. MVClass: Mobile Virtual Class for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2nd AEARU Workshop on Network Education, Taiwan.2003.12
25. 陈飞,崔光佐等。Web课件设备自适应系统的研究与实现。CETA年会,2003, 北京.(大会优秀论文)
26. 崔光佐等。OntoEdu: 一种基于本体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CETA年会,2003, 北京.(大会优秀论文)
27. Cui Guangzuo, etc. OntoEdu: Ontology based Education Grid System for e-learning. GCCCE2004, Hong Kong.
28. Cui Guangzuo, etc. WebUnify: An Ontology-based Web Site Organization and Publication Platform for Device Adaptation. SNPD200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Beijing. 2004.7.
29. 董岚,季振周,胡铭增,崔光佐。并行多线索处理器结构设计中若干问题的研究。高技术通讯。2004。
30. 王科兵,郭松柳,汪东升,崔光佐。基于片内WISHBONE总线的高速缓存一致性实现。电子技术应用,2004.5。
31. 崔光佐。普适计算环境下的教育应用与挑战。泛网论坛。(信息产业部)2004.11.
32. 董爱琴,岳玮宁,崔光佐,汪国平. 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教育信息平台。计算机应用. 2004.V24.11, Pp142-145.
33. Cui Guangzuo. A Case Study of Ontology-based Education Grid System for e-Learning.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Global Chinese Society FOR Computers in Education, 2004, pp59-72.
34. 崔光佐等。iPMS: 基于iSMS的并行移动数据处理系统。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 Vol.40 No.8 P.160-164.
35. Lan Dong, Hu Mingzeng, Ji Zhenzhou, Cui Guangzuo. 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 Fault Tolerance Processor.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2005.Vol No.1
36. 唐新民,董岚,季振周,崔光佐。一种改进的SMT模拟器。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5,V41,14,Pp57-61.
37. 崔光佐等。移动教育理念与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远程教育. 2005.9.
38. Lan Dong ,Zhenzhou Ji, Mingzeng Hu, Cui Guangzuo. Multithreading Extension for Thumb ISA and Decoder Support. WSEAS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2006.3. pp688-692. (EI)
39. Lan Dong, Ji Zhenzhou, Suixiufeng, Hu Mingzeng, Cui Guangzuo. A SMT/ARM Simulator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WSEAS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 2006.4. Pp785-788.(EI)
40. Lan Dong, Ji Zhenzhou, Suixiufeng, Hu Mingzeng, Cui Guangzuo. Redundant 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 and Cache Configuration. 哈工大学报英文版. 2006.
41. 陈飞,崔光佐,李树芳。移动教育的三中实践方式。中国计算机报. 2006.04.24.
42. 崔光佐等。智能教育体系结构研究. GCCCE2006. 2006.6.10,北京。(Keynote Speaker)
43. Helge Hoivik, Cui Guangzuo. A great equaliser: e-learning patterns in a European and Asian context. ICED2006, UK.
44. Cui Guangzuo, etc. E-learning Evolution: From M-learning to Educational Semantic Web and Beyond. ICCE2006, Keynote Speaker. 2006.12.2. Beijing.
45. 江岭,崔光佐。一种支持条件分支的语义Web 服务组装方式及执行。计算机应用。2007。
46. Cui Guangzuo, Huang Ronghuai. Brain Extension and its Effect on Education. MULE 2007. Hong Kong.
47. Cui Guangzuo, Zhang Haitao, Ren Xinqi, Zhang Jingbin, Zhao Guoqing, Huang Ronghuai. SMID: A Semantic Model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4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mantics, Knowledge and Grid. 2008, Beijing, China. (EI)
48. Cui Guangzuo, Ren Xinqi, Zhang Haitao, Zhang Jingbin, Zhao Guoqing, Huang Ronghuai. Ontology-based Learning Resource Dynamic Generation with Learning Goal.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2008, Wuhan, China.(EI)
49. Cui Guangzuo, Zhang Haitao, Ren Xinqi, Zhang Jingbin, Zhao Guoqing, Huang Ronghuai. SMID: A Semantic Model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DUC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 (ECS2009), Wuhan, China. (EI)
50. 李毅,余锦凤,尹岭,崔光佐。基于本体的神经信息学概念及其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Vol.41, No.2,2009. pp230-234.
51. Cui Guangzuo, Pingan Dong, Boling Wang, Ronghuai Huang, Liu Hong. TB-MECO: A Method of Extracting Course Ontology from Chinese Textbook.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ICIECS2009).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导介绍:张斌贤

  

  

   姓名:张斌贤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西方教育思想史 教育政治学 现代西方大学学术体制 学术职业研究
地 址:新街口外大街19号(100875)

   教育背景

1995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
1986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教育系外国教育专业硕士学位
1983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工作经历

1988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任教(讲师)
1998年6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任副主任
1998年7月至现在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年1月至2001年3月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
2001年3月至2009年6月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获奖情况

1995年成为北京市百人工程培养人选
2000年9月被列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
2000年11月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教学工作

自1986年以来,先后担任
本科教学课程:外国教育史、西方教育思想、现代西方教育流派、外国教育管理史、教育政治学,等;
研究生课程:教育史专题研究、教育史研究方法,等。

   科研项目

参与:
八五、九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研究:
主持: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学生政治认识的发展与学校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研究、
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项目现代教育观念的起源与结构、
美国杜威基金会资助的项目杜威教育哲学研究。

   学术成果

著作:
1.《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
2.《教育政治学》(合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
3.《现代国家教育管理体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4.《西方教育思想史》(合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5.《外国教育管理史》(合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6.《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7.《中外教育比较史纲》(近代卷,合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8.《高屋建瓴--现代教育的新观念》(主编),铁道出版社1997年;
9.《西方理性主义教育思潮评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四期;
10.《公民教育的目的、途径与方式》,《教育评论》1997年第四期;
11.《学生政治认识的发展与学校政治教育的改革》,《教育研究》1990年第九期,等
论文:
1.《进步主义教育: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2.《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定位》、
3.《社会改造主义的兴起及其进步主义教育的关系》、
4.《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与现代教育发展》、
5.《关于当前素质教育研究的思考》、
6.《试论我国教育科研体制的改革》、
7.《中外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动力的比较》、
8.《全面危机中的教育史学研究》、
9.《中外近代高等教育发展机制的比较研究》、
10.《试论公民教育的意义、动力和实施途径》、
11.《试论当前教育研究中的唯科学主义倾向》、
12.《从加大政府行为力度谈起——关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等。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导介绍:郭华

  

  

   姓名:郭法奇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西方儿童教育史 近现代欧美学校教育史
电 话:010-58807334
Email:gfq408#163.com;gfq#xjnu.edu.cn
地 址:新街口外大街19号(100875)

   教育背景

1989年获硕士学位
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科研项目

《20世纪初期欧美儿童研究运动及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中国与美国:不同文化下的学校教育》
《西方传统派和现代派教育的分歧和融合》

   学术成果

著作:
1.《外国教育思想通史》
2.《中外教育简史》
3.《外国教育史教程》
4.《外国教育管理史》
论文:
1.《论教育观念转变中的观念传授现象》
2.《霍尔与美国的儿童研究运动》
3.《什么是教育史研究?——以外国教育史研究为例》
4.《儿童观转变与教师教育——杜威的思考及给我们的启示》
5.《灌输式教育:从怀疑、批判到否定——20世纪西方教育的最大变化》
6.《探究与创新:杜威教育思想的精髓》
7.《论美国的个性化教育》
8.《论美国的渗透式教育》
9.《现代儿童的本质与教育环境》
10.《多样性自主性—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