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导介绍:茹莹

   个人简介

   茹莹,历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世界现当代史、国际关系史与美国外交史研究。

   代表性论文:

   《论 70 年代以来经济武器在美国对苏外交中的运用》,《世界历史》 1995 年第 6 期。该文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编《世界史年刊》总第二期( 1996 年)《近年来重要论文摘要》之中,并被人大复印资料 1996 年第 1 期全文转载。
《 20 世纪民族自决原则的发展与当代国际法的困境》,《太平洋学报》 2003 年第 1 期。
《汉语民族一词在我国的最早出现》,《世界民族》 2001 年第 6 期。
《从美国法律的角度评其对待本国与中国分裂势力截然不同的态度》(合写,第一作者),约一万六千字,刊于中国人权研究会《人权研究资料》 1998 年第 8 期;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人权问题动向与资料》 1998 年第 2 期;《高校理论战线》 1998 年第 10 期。
《雅尔塔会议前美苏远东战略与共同支蒋政策的形成》,《思想战线》 2003 年第 2 期。
《 1945 年以前美苏对华政策历史特征之比较》,《齐鲁学刊》, 2003 年第 1 期。
《二战结束前美国的远东战略与对华政策》,《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3 年第 2 期。
《 1949 年以前美国对华政策的历史特征》,《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1 年第 2 期。
《美国病与人权》(合写),《高校理论战线》 1992 年第 5 期。
《二战期间美国对苏联出兵远东态度的变化》,《军事历史》 2002 年第 3 期。

   代表性著作:

   《从协调走向对立:美苏对华政策研究, 1945 - 1949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2 年版。

   科研课题:

   教育部社科十五规划青年项目《民族主义与 20 世纪国际关系》( 2001 年至 2005 年),独立承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重大项目 38 卷本《世界通史·民族宗教卷》( 2001 年至 2004 年),课题组成员。
国家教委·中共中央宣传部美国人权与人权外交课题组成员( 1992 年)。
中国人权基金会从美国宪法与法律的角度看美国人权与人权外交课题组成员( 1998 年)。

   联系方式:

   地址: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100875
E-Mail: ruying518#sina.com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导介绍:侯树栋

  

  

   个人简介

   侯树栋,教授。出生于 1960年11月,获 历史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欧洲中世纪史、欧洲近代早期史和史学理论。

   主要论著:

   《德意志中古史——政治、经济社会及其他》,商务印书馆,2006年。
20世纪西方史学对兰克史学的批判与继承,载 《史学月刊》,1999年2期。
关于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关系的两点思考, 载 《内蒙古师大学报》,1999 年第3期。
从两份‘陈情书'看 15 世纪后期南德农民的人身依附状况,载《世界历史》 ,1999年第5期。
城市与德国农民战争,载《安微史学》,2001年第3期。
从古法到神法:中古后期南德农民法律意识的变化,载《历史研究》,2001 年第5期。
中古德意志的政治道路,载 《河南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
唯物史观的历史规律观再认识,载《社会科学》, 2005年第9期。
论10—11世纪德意志的帝国教会体制,载《史学月刊》,2005年第6期。
封建主义与德意志王权,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庞卓恒先生的历史比较研究理论与实践,载《史学月刊》,2006年第4期。

   译著:

   [ 美 ] 伊曼纽尔 · 沃勒斯坦: 《 现代世界体系》,第2卷,合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美国时代生活图书公司编著:《骑士时代》,山东画报出版社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 法 ] 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下卷,合译,商务印书馆, 2004 年。

   联系方式:

   E-mail: shudong60#yahoo.com.cn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导介绍:郭小凌

  

  

   个人简介

   郭小凌,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古代史教研室主任。出生于1950年11月。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上古史、西方史学史。 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秘书长。

   代表性论文:

   《梭伦改革辨析》,《世界历史》1989年第6期。
《浅论史学中的宏观与微观研究》,《世界历史》1993年第4期。
《古典西方史学的客观主义原则与史家个人的实践》,《史学理论研究》1996第2期。
《西方奴隶制认识的历史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说古代近东的历史记录》,《史学史研究》1994年第1期。
《关于历史价值的理论思考》,《史学月刊》1996年第2期。

代表性著作:

   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 ,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3月出版。
《伟大的步履——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及其凝聚力》,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4年11月出版。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7年7月版。

   联系方式:

   电话:(010)62209657
e-mail: guoxl#bnu.edu.cn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导介绍:马卫东

  

  

   个人简介

   马卫东, 副教授,历史教育教研室主任,兼任全国历史教学学术团体和北京市历史教学学术团体的核心职务。出生于 1953 年 5 月。主要从事历史课程理论、历史教材编纂、历史教学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代表性论文:

   《端正对历史教学任务的认识》,《历史教学问题》, 1983 年第 2 期。
《中学历史课培养学生情感问题杂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8 年第 4 期。
《谈谈中学历史课改变学生学习被动状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历史教学》, 1992 年第 4 期。
《关于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几个问题的思考》,《课程 · 教材 · 教法》, 1995 年第 1 期。
《谈谈在二战史教学中如何加强历史感和时代感》,《历史教学》, 1995 年第 11 期。
《对编写九年义务教育 五四 制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研究与体会》(合作),论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10 月出版。
《试析历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的一个误区》,《历史教学 》,2000 年第 3 期。
《试论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几个问题》,《 历史教学》, 2001 年第 3 期。
《关于当前历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1 年第 8 期。
《谈谈对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中几个热点问题的认识》,《历史教学》, 2002 年第 1 期。
《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2 年第 6 期。
《试论基础教育改革中历史教学方式的变革》,《历史教学问题》, 2003 年第 1 期。
《面对新课程——历史课教师的四种缺失》,《中国教育报》, 2003 年 4 月 3 日
《中外历史教科书之比较与未来我国历史教科书建 全国中小学教材建设研讨会论文集《新起点》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工作办公室编 ,北师大出版社, 2003 年 4 月版

   代表性著作:

   《中国历史》(四册)、《世界历史》(二册)修订版(主编),青岛出版社出版,原国家教委委托九年义务教育 五四 制初中历史教科书。
《中学历史教学法概论》(合著),北师大出版社 。1988 年出版。
《历史学概说》(合著),北师大出版社。 1995 年出版。
《国外历史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述评》 海南出版社。 2000 年 4 月第 1 版

   联系方式:

   电话: (010)62206208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