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杨慧珠

  

姓名:

  

杨慧珠
性别: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

  

清华大学
所在院系:

  

航天航空学院
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研究领域:

  

地球物理勘测
是否兼职:

  

指导博士生总数:

  

指导硕士生总数: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杨慧珠,女,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出生于台湾,现任清华大学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地震波勘探开发联合研究所所长,水利部长江工程地球物理勘测研究院名誉教授。《非线性动力学学报》及《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编委。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常任理事。 1984年于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加州劳仑斯伯克莱实验室工作,后执教于台湾大学力学研究所。1991年回大陆定居,应聘于清华大学。
主要研究领域和代表性成果:
早年,杨慧珠教授主要从事复杂介质波动力学和应力波问题的研究,后研究地震波在各向异性介质及多孔介质中的传播与散射问题。在清华任教期间,进行地震波场数值模拟,储层参数反演,多波AVO反演,FP神经网络多参数综合油气预测,复杂地质建模,各向异性介质叠前深度偏移,坝体地震地质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负责并完成国家教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及"八五"项目协作课题多项。现承担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题目下属专题"裂缝性气藏多波勘探机理与裂缝系统预测方法研究"。 在搞好科研的同时,杨教授每年开授研究生专业课程:应用连续介质力学和应力波理论与应用。十几年来,她指导培养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研究人员三十余人。
著作及论文
近期代表性论著:
[1] 杨慧珠,杜祥,小生境遗传算法在反演堤坝地震勘探数据中的应用,2002, 工程力学
[2] 杜启振, 杨慧珠, 线性粘弹性各向异性介质速度频散和衰减特征研究, 2002, 物理学报
[3] Cheng, Y. F., Yang D. H., and Yang, H. Z., Biot/Squirt model in viscoelsatic porous media, 2002,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4] Ma J. W., Yang H. Z, Representation and compression of operators in bases of second-generation wavelets, 2002, 6th Int. Conf. On Signal Process., (ICSP’02), Spornsor by IEEE
[5] 杜启振, 杨慧珠, 方位各向异性黏弹性介质波场有限元模拟, 2003, 物理学报
[6] Sun WT, Yang H Z, Elastic wavefield calculation for heterogeneous anisotropic porous media using the 3-D irregular-grid finite-difference, 2003,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7] NIE Jian-Xin, YANG Ding-Hui, YANG Hui-zhu. Wave Dispersion and Attenuation in Partially Saturated Sandstones, 2004, Chin. Phys. Lett.
承担项目
在研项目:
[1] 基于第二代小波分析模拟大尺度地震波动方程,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
[2] 流变介质中流体和裂缝的地震理论研究,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
[3] 第二代小波变换和复杂介质波动方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粘弹性孔隙介质的地震波传播规律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顾朝林

  

姓名:

  

顾朝林
性别: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

  

清华大学
所在院系:

  

建筑学院
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研究领域:

  

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
是否兼职:

  

指导博士生总数:

  

指导硕士生总数: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个人简介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建设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名与行政区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教育部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Urban China Network 成员。曾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国际杂志编委,《地理学报》、《城市规划》、《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经济地理》、《人文地理》、《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地球科学进展》、《城市规划学刊》、《规划师》、《华中建筑》等杂志编委。
学习工作经历:
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学院,分别于己于1982年获理学学士、1984年获理学硕士、1987年获理学博士
1988-89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博士后研究
1989年聘为副研究员,1993年聘为研究员,1994年聘为博士生导师
1989-2005年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城市与人文地理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主任、南京大学城市规划院院长等职务
2006年10月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专业研究领域: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

  

获得奖项

   1989年 中国科学院授予首届青年科学家奖称号。1995年 中科院自然科学三等奖: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方法(证书编号:95Z-3-015-01)。1996年 民政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排名第五)(证书编号:96001-5)。1997年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排名第五,证书编号:19-3-004-05):中国设市于测与规划。1999年 江苏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证书编号:060004):中国高技术产业与园区。1999年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获得者。2000年 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获得者。2000年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著作及论文
2006年主要论著
1. Urban poverty in the transitional economy: a case of Nanjing, China,Habitat International,2006,Vol 30/1 pp 1-26
2.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15卷第6期第771-775页
3. 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空间构建,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15卷第6期第787-791页
4. 中国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城市规划,2006年3月第30卷第3期第26-31页。
5. 中国新城市贫困研究,社科研究,2006年11月,总第45期,第55-63页。
承担项目
主持多项重点研究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与机理研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究、高技术区激发与演化机理研究、城市发展中的社会地理研究、西部城市化模式研究等。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研究项目:开发区类型与调整研究、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国家2020年城镇体系规划框架、国内外都市圈和城市群规划理论方法与案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布局规划研究。中国科学院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城市发展中的社会地理研究、长江流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城市与区域规划数学模型系统,中国科学院留学基金项目:中国高技术区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教育部社科基地项目:传统产业结构重构与转移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中国城市化过程及其机理研究。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软科学计划项目:高技术产业空间布局和生产分工政策研究。建设部研究项目: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民政部研究项目:中国设市预测与规划。博士后基金项目:城市经济区理论与应用研究。此外,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经济人口集聚与扩散机制和调控研究、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协调发展研究。
主持多项区域规划、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项目。如哈尔滨都市圈规划、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国家发改委)、辽中城市群、盐城沿海开发战略等区域规划,南京江北、南昌、哈尔滨、合肥、石家庄、莆田、彭州、康平等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哈尔滨、宁德、莆田、濉宁、福安、太湖等城市总体规划,三明、柳州、莆田、龙岩、福安、濉宁等城镇体系规划,石家庄、常州等城市产业布局规划,以及哈尔滨松北分区规划、老子山风景区规划和沈阳、汕头、温州等城市总体规划的区域研究。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方岱宁

  

姓名:

  

方岱宁
性别: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

  

清华大学
所在院系:

  

航天航空学院
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080102固体力学
研究领域:

  

电磁固体力学和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先进材料的多功能设计与强韧化原理; 微纳米力学
是否兼职:

  

指导博士生总数:

  

指导硕士生总数: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个人简介
研究领域:
负责和承担国家973项目和国防973项目、教育部重大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面上项目、中德国际合作基金项目等。 主要研究电磁固体力学和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先进材料的多功能设计与强韧化原理;微纳米力学。
教学工作:
1、研究生课程:实验固体力学
2、研究生课程:智能材料力学
3、本科生课程:复合材料力学
4、本科生课程:力学概论
5、本科生课程:材料力学
获得奖项

   获奖和专利:
(1)2002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铁电陶瓷的力电耦合失效与本构关系》。
(2)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铁电陶瓷的力电耦合与本构关系》。
(3)卧式力磁耦合机械加载与测量系统,专利受理号:200410042787.4, 2004。
(4)悬浮式低维材料静动态微力拉伸试验机,专利受理号:200510011828.8, 2005。

  

著作及论文
代表性论文和专著:
[1] Zhang Z. K., Fang D.N. and Soh A.K., A New Criterion for Domain Switching in Ferroelectric Materials, Mechanics of Materials, 2006, 38:25-32.
[2] Li Fa-Xin and Fang Dai-Ning, Effects of electrical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poling approaches on the nonlinear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PZT ceramics, Acta Mater., 53 (9): 2665-2673, 2005.
[3] Fang Dai-Ning, Zhang Zhen-Ke, Soh Ai Kah, Lee Kwok Lun, Fracture criteria of piezoelectric ceramics with defects,Mechanics of Materials, 2004, 36(10): 917-928.
[4] Fang Daining, Liu Bin, SUN C.T., Fatigue Crack Growth in Ferroelectric Ceramics Driven by Alternating Electric Fields, J. Am. Ceram. Soc., 2004, 87(5): 840-846.
[5] Wan Y. P., Fang D. N. and Soh A. K., A Small-scale Magnetic-yielding Model For An Infinite Magnetostrictive Plane With A Crack-like Flaw, Inter. J. Solida Struc., 2004, 41(22-23): 6129-6146 .
[6] Feng Xue, Fang Dai-Ning, Hwang Keh-Chih, Wu Guang-Heng Ferroelastic properties of oriented TbxDy1-xFe2 polycrystal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3, 83(19): 3960-3962,
[7] Fang Daining,Jiang Bing and Hwang Keh-Chih A model for predicting effective properties of piezocomposites with non-piezoelectric inclusions, J. of Elasticity, 2001, 62: 95-118.
[8] Soh A. K., Fang Daining and Lee Kwok Lun, Analysis of a bi-piezoelectric ceramic layer with an interfacial crack subjected to anti-plane shear and in-plane electric loading, European Journal of Mechanics, A, 2000, 19: 961-977.
[9] Lu W., Fang Daining and Hwang Keh-Chih, Nonlinear Electric-mechanical Behavior and Micormechanics Modeling of Ferroelectric Domain Evolution, Acta Mater., 1999, 47(10): 2913-2926.
[10] Fang Daining, Lu W., Inoue T. and Hwang Keh-Chih, Stress-strain relation of CuAlNi SMA single crystal under biaxial loading – constitutive model and experiments. Acta Mater., 1999, 47(1): 269-280.
[11] Fang Daining and Li C. Q. Nonlinear electric-mechanical behavior of a soft PZT-51 ferroelectric ceramic,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1999, 34: 4001-4010.
[12] Jiang Bing, Fang Daining and Hwang Keh-Chih, A unified model for the multiphase piezocomposites with ellipsoidal inclusions. Inter. J.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1999, 36(18): 2707-2733.
[13] Chen Xi, Fang Daining and Hwang Keh-Chih, Micromechanics simulation of ferroelectric polarization switching. Acta Materialia. 1997, 45(8): 3181-3189.
[14] Chen Xi, Fang Daining and Hwang Keh-Chih, A mesoscopic model of constitutive behavior of monocrystalline ferroelectrics.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1997, 6(2): 145-151.
[15] Fang Daining, Qi H., Yao Zhenhan, Numerical Analysis of Crack Propagation in Piezoelectric Ceramics. Fatigue, Frac. Eng. Mater. Struc., 1998, 21:1371-1380.
[16] 中国科协第75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方岱宁、何小元、谢惠民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承担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机敏铁磁材料的变形与断裂,2001-2004。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机敏介电材料与微电力构件的变形与断裂研究,2001-2004。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固体电磁介质力学及其应用,2002.1-2004.12。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微/纳米尺度力学与智能材料的力学,2002.1-2004.12。
[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多层次结构和性能研究,2003.11-2008.12。
[6]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微/纳米力学与智能材料/结构力学及可靠性,2003-2005。
[7] 中德科学基金研究交流项目,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f fatigue crack growth in ferroelectrics under cyclic electromechanical loading,2003-2004。
[8] 国家 973项目,高吸能复合材料抗冲击与低速冲击界面力学, 2003-2008。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机翼机身轻质点阵材料的设计分析,2004-2006。
[10] NSFC海外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航天航空机电材料与结构的设计,2004-2006。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杰出,新型材料的力学问题,2004-2006。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微/纳米尺度力学与智能材料的力学,2005-2007。
[13]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铁电材料的电致疲劳断裂研究,2005-2007。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仪器设备研制和改造、新实验方法和技术研究>>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基金,电-磁-热-力耦合加载与自动测量系统,2006-2008。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空天飞行器的若干重大基础问题》中的重点项目,非烧蚀防热机理与材料的设计、制备和表征,2006-2008。
[16] 国家973项目,超轻多孔结构创新构型的多功能化基础研究,2006-2010。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廖名春

  

姓名:

  

廖名春
性别:

  

出生年月:

  

1956-3-0
工作单位:

  

清华大学
所在院系: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060104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
研究领域:

  

思想文化研究
是否兼职:

  

指导博士生总数:

  

指导硕士生总数: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个人简介
廖名春,男,1956年3月生,湖南武冈人。198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同年进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工作,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著作及论文

   迄今为止个人全部发表论著(译著)目录
(一)书
1. 《周易研究史》,廖名春、康学伟、梁韦弦,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韩文本,汉城:艺文出版社,1994、2005。
2. 《孟子的智慧》,廖名春,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台北:汉艺色研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4。
3. 《荀子的智慧》,廖名春,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台北:汉艺色研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
4. 《荀子新探》,廖名春,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5. 《帛书易传初探》,廖名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6. 《新出楚简试论》,廖名春,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2001,5。
7. 《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廖名春,济南:齐鲁书社,2001。
8. 《郭店楚简老子校释》,廖名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9. 《出土简帛丛考》,廖名春,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0. 《周易经传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 《吕氏春秋全译》,廖名春、陈兴安,成都:巴蜀书社,2004。
12. 《中国学术史新证》,廖名春,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二)论文
1. 《论传统文化的剸同倾向》,《湖北日报》1986年7月理论版。
2. 《试论章太炎的尊荀》,《武汉大学学报》1986年社科论丛。
3. 《试论民主概念的本质规定》,《湖湘论坛》,1988年第2期。
4. 《湖湘文化简论》(笔名都梁仁),《湖湘论坛》,1988年第3期。
5. 《吐鲁番出土文书与6至7世纪左右西北方音之声母》,《武汉大学学报》1988年社科增刊。
6. 《荀子认识过程论发微》(笔名都梁仁),《湖湘论坛》,1989年第2期。
7. 《吐鲁番出土文书语词初探》,《新疆文物》1989年第4期。
8. 《荀子大儒法先王证及其它》,《贵州社会科学》1989年第10期。
9. 《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的别字异文看浊上变去》,《古汉语研究》1989年第1期。
10. 《吐鲁番出土文书语词管窥》,《古汉语研究》1990年第1期。
11. 《吐鲁番出土文书新兴量词考》,《敦煌研究》1990年第2期。
12. 《入派阴声始于公元六世纪》,《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0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1991年第1期。
13. 《关于毛泽东思想概念的反思》,《毛泽东思想研究》1992年第2期。
14. 《读〈周易全解〉》(与梁伟弦合作),《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2期。
15. 《现代易学通论》,《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3期。
16. 《从唐勒赋的出土论宋玉散体赋的真伪》,《求索》1991年第4期。
17. 《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的别字异文看五至八世纪初西北方音的韵母》,《古汉语研究》1992年第1期。
18. 《荀子人性论的再考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1期。
19. 《帛书〈周易系辞传〉异文初考》,《1993年海峡两岸黄侃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0. 《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哲学研究》1993年第3期。
21. 《宋玉散体赋韵读时间考》,《古汉语研究》1993年第2期。
22. 《荀子议兵时间考》,《管子学刊》1993年第4期。
23. 《帛书〈系辞〉释文再补》,《周易研究》1993年第5期。
24. 《论帛书〈系辞〉的学派性质》,《哲学研究》1993年第7期。
25. 《论帛书〈系辞〉与今本〈系辞〉的关系》,《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6. 《帛书〈二三子问〉简说》,《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7. 《帛书〈易之义〉简说》,《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8. 《帛书〈要〉简说》,《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9. 《帛书〈缪和〉、〈昭力〉简说》,《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30. 《帛书〈二三子问〉、〈易之义〉、〈要〉释文》(与陈松长合作),《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31. 《大衍之数章与帛书〈系辞〉》,《中国文化》第9期,1994年2月;《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
32. 《思孟五行说新解》,《哲学研究》1994年1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5年第1期。
33. 《帛书易传引〈易〉考》,台北:《汉学研究》第12卷第2期,1994。
34. 《帛书释〈要〉》,《中国文化》第10期,1994年8月。
35. 《荀子〈正名〉篇性论发微》,《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2期。
36. 《帛书〈导引图〉 欮考》,《古汉语研究》1994年第2期。
37. 《帛书〈系辞〉释文补正》,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新2期,1994。
38. 《论帛书〈易传〉与帛书〈易经〉的关系》,《孔子研究》1994年第4期。
39. 《〈荀子〉各篇写作时代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5期。
40. 《魏源易学初探》,《清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 期;《魏源与近代中国改革开放——纪念魏源200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1. 《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释文》,《续修四库全书》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易学集成》第三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9。
42. 《试论孔子易学观的转变》,《孔子研究》1995年4期。
43. 《帛书〈二三子〉释文》,《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44. 《帛书〈系辞〉释文》,《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45. 《帛书〈易之义〉释文》,《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46. 《帛书〈要〉释文》,《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47. 《帛书〈缪和〉释文》,《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48. 《帛书〈昭力〉释文》,《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49. 《帛书〈系辞〉与今本〈系辞〉的关系及学派性质问题续论》,《国际易学研究》第1 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50. 《帛书〈易传〉与先天卦位说》,《易医文化与应用》,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51. 《〈彖传〉〈大象传〉释卦次序考》,《周易研究》1995年第3期。
52. 《帛书〈易传〉概论》,《易学心知》,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53. 《先天卦位说探源》,《羑里易学》第1卷第5期,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54. 《帛书〈易传〉象数说探微》,台北:《汉学研究》第13卷第2期,1995。
55. 《帛书〈易传〉象数学说考释》,《象数学研究》第1辑,济南:齐鲁书社,1995。
56. 《荀子法后王考辨》,《管子学刊》1995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2期。
57. 《关于帛书易传的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6期。
58. 《毛泽东、郭沫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唱和诗索隐》,《二十一世纪》1995年第12 期;《反思郭沫若》,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59. 《浅谈〈易传〉的象数与义理》,《华夏文化》1996年第1期。
60. 《〈论语〉五十以学章新证》,《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1期。
61. 《〈说卦〉新证》,《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6卷第3期,1996,9。
62. 《竹简本〈庄子·盗跖〉篇管窥》,《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一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
63. 《关于帛书易传整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鹅湖》1996年第3期。
64. 《〈尚书〉始称新证》,《文献》1996年第4期。
65. 《从先秦秦汉文献论〈周易〉本经的作者问题》,台北:《孔孟学报》第71期,1996。
66. 《从帛书易传论先天卦位说的起源》,《庆祝金景芳先生九五寿辰论文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67. 《梁启超古书辨伪方法平议》,《原道》第3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68. 《论中华经济圈的文化问题》,《现实与探索》,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6。
69. 《荀子评传》,《大儒评传》,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7。
70. 《孟子评传》,《大儒评传》,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7。
71. 《论荀子的君民关系说》,《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夏之卷。
72. 《〈周易·说卦传〉错简说新考》,《周易研究》1997年第2期。
73. 《荀子君民关系说新探》,《湖湘论坛》1997年第4期。
74. 《从语言的比较论周易本经的成书年代》,《经学讨研》(兰州大学经学研究所论文选辑)第一辑,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
75. 《〈大象传〉早于〈彖传〉论》,《清华汉学研究》第二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76. 《国学研究三题》,《中华读书报》1998年3月25日第9版《文史天地》。
77. 《积极继承与批判继承》,《中华读书报》1998年7月15日第11版《文史天地》。
78. 《从荆门楚简论先秦儒家与周易的关系》,台北:《汉学研究》第18卷1期,2000,6。
79. 《梁启超古书辨伪方法的再认识》,台北:《汉学研究》第16卷第1期,1998,6。
80. 《试论古史辨运动兴起的思想起源》,《原道》文化建设论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81. 《郭店楚简儒家著作考》,《孔子研究》1998年第3期。
82. 《庄子盗跖篇探原》,《文史》第45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
83. 《楚简老子校释》(一),《华学》第3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
84. 《楚简老子校释》(二),《简帛研究》第3辑,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85. 《楚简老子校诂》(上),台湾《大陆杂志》第98卷第1期,1999。
86. 《楚简老子校诂》(下),台湾《大陆杂志》第98卷第2期,1999。
87. 《楚简老子校释》(五),《中国传统哲学新论——朱伯昆教授75寿辰纪念文集》,北京:九洲出版社,1999。
88. 《楚简老子校释》(七),武汉大学《人文论丛》1999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89. 《老子无为而无不为说新证》,《中国哲学》第20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90. 《荆门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中国哲学》第20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91. 《楚文字考释三则》,《吉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纪念论文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12。
92. 《荀子兵论初探》,《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93. 《周易乾坤两卦卦爻辞五考》,《周易研究》1999年第1期。
94. 《帛书〈二三子〉、〈要〉校释五则》,《国际易学研究》第5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95. 《钱穆与疑古学派》,《原道》第5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96. 《楚简老子校诂》(二)(上),台湾:《大陆杂志》98卷第5期,1999,5。
97. 《楚简老子校诂》(二)(下),台湾:《大陆杂志》98卷第6期,1999,6。
98. 《楚简老子校诂》(三)(上),台湾:《大陆杂志》99卷1期,1999,7。
99. 《楚简老子校诂》(三)(中),台湾:《大陆杂志》99卷2期,1999,8。
100. 《楚简老子校诂》(三)(下),台湾:《大陆杂志》99卷3期,1999,9。
101.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唐虞之道〉与〈尚书〉》,《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史》1999年第4期。
102. 《郭店楚简〈缁衣〉篇引〈书〉考》,《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
103. 《荀子与六经关系新考》,《书院研究》第3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104. 《论六经并称的时代兼及疑古说的方法论问题》,《孔子研究》2000年第1期。
105. 《坤卦卦名探原兼论八卦卦气说产生的时代》,《东南学术》2000年第1期。
106. 《上海博物馆藏〈武王践阼〉楚简管窥》,日本:《中国出土资料研究》第4号,2000。
107. 《上海博物馆藏〈孔子闲居〉〈缁衣〉楚简管窥》,《中国思想史论集》,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0。
108. 《郭店楚简与〈诗经〉》,《学术前沿》第2辑, 首都师大出版社,2000。
109. 《郭店楚简〈缁衣〉篇引〈诗〉考》,《华学》第4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
110. 《郭店楚简引〈诗〉论〈诗〉考》,《中国哲学》22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111. 《试论冯友兰的释古》,《原道》第6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112. 《疑古与史料审查》,《中州学刊》2000年第2期。
113. 《郭店楚简引〈书〉论〈书〉考》,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编:《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114. 《仲康日食考信》,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主办《人文论丛》2000年卷,358-365,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115. 《出土文献与先秦文学史的重写》,《文艺研究》2000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4期。
116. 《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周易〉管窥》,《周易研究》2000年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2001年1期。
117. 《郭店简〈性自命出〉的编连和分合问题》,《中国哲学史》2000年4期。
118. 《郭店简〈六德〉篇的缀补编连和命名问题》,日本中国史学会:《中国史学》第十卷,57-64,2000,12。
119. 《周易丰卦卦爻辞新考》,《国际易学研究》第6辑,华夏出版社,2000年12月。
120. 《从帛书与楚简论晚书的真伪》,《北方论丛》2001年1期。
121. 《秦简〈归藏〉管窥》,《周易研究》2001年2期。
122. 《郭店简〈成之闻之〉的编连与命名问题》,《中国史研究》2001年2期。
123. 《楚简〈老子〉铦 为上考》,《烟台师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24. 《郭店楚简〈五行〉篇校释札记》,《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3期。
125. 《郭店简〈成之闻之〉篇校释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5期。
126. 《上海简〈鲁邦大旱〉札记》,《2000年中国博士后学术大会第论文集·农林与西部发展分册》,科学出版社,2001,2。
127. 《仁字探原》,《中国学术》2001年4期,商务印书馆,2001,11。
128. 《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佚〈诗〉探原》,台湾:《中国文字》新廿七期,2001,12
129. 《郭店〈老子〉校释札记》,《华学》第5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130. 《上博简〈关雎〉七篇诗论研究》,《中州学刊》2002年1期。
131. 《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中国哲学史》2002年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古代文学》。
132. 《六经次序探源》,《历史研究》2002年2期。
133. 《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札记》,《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3月。
134. 《上海简〈性自命出〉篇探原》,《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二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135. 《李衡眉先生易学研究述评》,《李衡眉先生纪念文集》,泰山出版社,2002年3月。
136. 《楚简〈五行〉篇引〈诗〉说〈诗〉考》,《追寻中华古代文明的踪迹——李学勤先生学术活动五十年纪念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7. 《上博〈诗论〉简的作者和作年——兼论子羔也可能传〈诗〉》,《齐鲁学刊》2002年第2期。
138. 《上博〈诗论〉简的形制和编连》,《孔子研究》,2002年第2期。
139. 《上博简〈诗论〉简的天命论和诚论》,《哲学研究》2002年9期。
140. 《郭店简〈六德〉篇校释札记》,《金景芳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141. 《郭店简〈六德〉〈成之闻之〉新札》,《简牍学研究》第三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
142. 《试论帛书〈衷〉的篇名和字数》,《周易研究》2002年5期。
143. 《帛书〈衷〉校释(一)》,《周秦汉唐研究》创刊号,三秦出版社,2002年。
144. 《帛书〈衷〉校释(二)》,《国际易学研究》第7辑,九洲出版社,2002年。
145. 《郭店简从 之字考释》,《华学》第6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6月。
146. 《〈诗论〉简以礼说诗初探》,《中国诗歌研究》第二辑,中华书局,2003年。
147. 《慎字本义及其文献释读》,《文史》2003年3期,184-193页,中华书局。
148. 《八卦次序试论》,《遯亨集——吕绍纲教授古稀纪念文集》,155-165页,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149. 《长安西仁村陶拍数字卦解读》,《周易研究》2003年5期。
150. 《上博简<子羔>篇感生神话试探》,《福建师大学报》社科版2003年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2004年第5期。
151. 《上博简<子羔>篇释补》,《中州学刊》2003年6期。
152. 《郭店〈老子〉校释剩稿》,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主办《人文论丛》2002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153. 《慎独本义新证》,《学术月刊》2004年8期;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04年10期。
154. 《上博藏楚简<鲁邦大旱>的内容与思想》,《孔子研究》2004年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04年4期。
155. 《上博藏楚简<鲁邦大旱>校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1期。
156. 《钱穆先生孔子与〈周易〉关系说考辨》,《河北学刊》2004年2期。
157. 《楚简周易颐卦试释》,《中国哲学与易学》,403-41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158. 《楚简周易大畜卦再释》,《清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3期。
159. 《楚简周易校释记(一)》,《周易研究》2004年3期。
160. 《楚简周易校释记(二)》,《周易研究》2004年4期。
161. 《上博三楚简恒先篇校释》,《中国哲学史》2004年3期。
162. 《楚简仲弓篇与论语子路篇仲弓章对读札记》,《淮阴师院学报》2005年1期。
163. 《帛书〈衷〉篇疑难字考》,《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164. 《〈周易·杂卦传〉的再研究》,辅仁大学图书馆编《2004年古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辅仁大学出版,2004年7月。
165. 《楚简周易豫卦再释》,《出土文献研究》第6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
166. 《试论郭店简〈太一生水〉篇的缀补》,。
167. 《二二相耦,相反为义——<周易>卦义新论》,台湾《哲学与文化》月刊2004年。
168. 《楚简〈周易〉豫卦再释》,《出土文献研究》第6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
169. 《楚简〈逸诗·交交鸣鸟〉补释》,《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1期。
170. 《〈周易〉惕义考——传世文献与出土简帛的互证》,《国际易学研究》第八辑,华夏出版社,2005年。
171. 《楚简〈周易〉遯卦六二爻辞新释》,《周易研究》2005年4期。
172. 《失落的国宝:你的家在中国》,廖名春、张德良,《世界知识》2005年6期;《新华月报》2005年5期。
173. 《从上博简〈民之父母〉五至说论〈孔子家语·论礼〉的真伪》,廖名春、张岩,《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期。
174. 《楚竹书〈内礼〉、〈曾子立孝〉首章的对比研究》,叶国良、郑吉雄、徐富昌编:东亚文明研究丛书55之《出土文献研究方法论文集初集》,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年9月初版,第265—287页。
175. 《〈论语·为政〉篇新释》,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编:《儒学评论》第一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76. 《为往圣继绝学,集儒史之大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9期。
177. 《楚简〈逸诗·多薪〉补释》,《文史哲》2006年3期。
178. 《楚竹书〈曹沫之陈〉与〈慎子〉佚文》,《赵文化论丛》,赵聪惠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179. 《〈论语〉学而时习之章新探》,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所:《儒教文化研究》第6辑,2006,3。
180. 《楚简周易聧卦新释》,《周易研究》2006年4期。
181. 《楚简〈季康子问于孔子〉研究》,韩国中国古中世史学会《中国古中世史研究》第16辑,2006,8。
182. 《读〈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箚记》,《华学》第8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8。

  

承担项目
廖名春教授是马王堆帛书《易传》最早的整理者之一,在郭店楚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楚简的研究中是国内外最为前沿的学者。
先后承担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帛书易传与先秦秦汉学术史、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新出简帛与思孟学派、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战国楚简本老子研究、全国高校古委会基金项目帛书易传校释、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孔子诗论与先秦诗学研究等项目的研究。目前与李学勤教授共同承担的出土简帛易学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科研项目。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