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导师介绍:胡英

  ►个人简介
胡英,男,1934年6月生。1952年华东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毕业,同年留校任教。1982年被聘为教授,1986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1993年被选为中科院院士。现为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化学学报》、《化工学报》、《Fluid Phase Equilibria》编委。长期从事物理化学教学和分子热力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
1、分子热力学
分子热力学的名称由伯克利加州大学化学工程系普劳斯涅茨教授首先提出,现在已广泛使用在化学工程领域中。它是一门工程科学。它的内容主要是:从分子出发来解释、关联和预测热力学性质,为化工过程的研究、开发和设计服务。它的研究方法在不断发展,当前主要是:综合统计热力学推导、计算机分子模拟和实验测定,构筑能起关联和预测作用的分子热力学模型。早期的工作集中在活度系数关联式和状态方程的研究。当前的热点是嵌段高分子熔体、胶束囊泡和微乳液、合成膜和生物膜、蛋白质水溶液等,它们的特点是具有介观层次的结构。
分子热力学与热力学的区别在于:后者研究宏观性质间的联系,不计微观的分子本性。前者则从分子出发
分子热力学与统计力学的区别在于:后者是纯理论方法。前者则利用计算机分子模拟和实验测定,来弥补纯理论推导之不足,它带有一定的经验性,但与实际符合更好。
2、表面活性剂溶液
表面活性剂分子由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组成,少量加入即能大大降低溶液表面或液/液界面张力,改变系统的界面状态,从而产生润湿或反润湿、乳化或破乳、起泡或消泡、加溶等作用,在医药、机械、石油、煤炭、生化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表面活性剂的广泛应用与其在溶液中能形成复杂的聚集体结构有密切关系,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多尺度结构的复杂系统。寻找、合成新的性能更好的表面活性剂,以及通过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利用不同性能的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互补或协同作用,达到降低表面活性剂用量和提高产品性能的目的,是表面活性剂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利用表面活性剂溶液能形成不同介观结构的特性,还可以用来作为模板剂制备具有各种复杂介观结构的分子筛、药物缓释胶囊、功能性超细粉末等。
本课题组主要从事新型的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表(界)面性质表征、溶液多尺度结构和界面膜结构的观察,以及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系统的协同作用和双水相系统。重点是偶联表面活性剂(Gemini)的合成,以及与其它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与水溶性高分子的相互作用等。

►教材和专著
1.胡英,陈学让,吴树森编,物理化学(上、中、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
2.胡英,陈学让,吴树森编,物理化学(第二版,上、中、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年
3.胡英,吕瑞东,刘国杰,陆曜南编,物理化学(第三版,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4.胡英,吕瑞东,刘国杰,叶汝强编,物理化学(第四版,上、中、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5.胡英著,流体的分子热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年
6.胡英,刘国杰,徐英年,谭子明著,应用统计力学—流体物性的研究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年
7.胡英著,近代化工热力学—应用研究的新进展,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年

►荣誉和研究成果获奖
1、1986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国务院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1996年获香港栢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奖
3、1997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
4、1989年气体溶解度的分子热力学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5、1991年缔合系统的分子热力学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6、1993年通过温度压力和液相组成的测定获得完整汽液平衡数据的研究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7、1999年高分子系统的分子热力学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8、1992年应用统计力学:流体物性的研究基础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9、1992年物理化学(第三版)获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全国优秀奖
10、2002年物理化学(第四版)获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11、1997年建设有工科特色的物理化学课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2、2001年面向21世纪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3、1989年深化物理化学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获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优秀奖
14、1998年建设有工科特色的物理化学课程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15、2001年面向21世纪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16、2000年指导的研究生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生:姜建文)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导师介绍:周志明

  
►个人简介
化学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
1998年6月四川大学有机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1年6月四川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6月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7月至今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工作,于2011年9月被聘为教授。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在比利时根特大学(Ghent University)Guy Marin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为多相催化反应工程,包括非均相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反应动力学研究、反应器模型化。重点研究工作包括炔烃或双烯烃的选择性加氢、烃类或醇类水蒸汽重整制氢、基于Ca回路的CO2捕集技术。
近年来承担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基金、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863子课题、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石化和中石油等企业委托项目。迄今已在AIChE J., Chem. Eng. Sci., Ind. Eng. Chem. Res., Chem. Eng. J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联系方式
办公室地址:实验16楼615室
电话:021-64252230;传真:021-64253528
E-mail: zmzhou@ecust.edu.cn

►近年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1. Zhou Z M*, Xu P, Xie M M, Cheng Z M, Yuan W K. Modeling of the carbonation kinetics of a synthetic CaO-based sorbent.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3, 95: 283?290.
2. Zhou Z M*, Qi Y, Xie M M, Cheng Z M, Yuan W K. Synthesis of CaO-based sorbents through incorporation of alumina/aluminate and their CO2 capture performance.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2, 74: 172?180.
3. Xie M M, Zhou Z M*, Qi Y, Cheng Z M, Yuan W K. Sorption-enhanced steam methane reforming by in situ CO2 capture on a CaO-Ca9Al6O18 sorbent.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2, 207-208: 142?150.
4. Zhou Z M*, Zeng T Y, Cheng Z M, Yuan W K. Diffusion-enhanced hierarchically macro- mesoporous catalyst for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pyrolysis gasoline. AIChE Journal, 2011, 57: 2198?2206.
5. Zhou Z M*, Zeng T Y, Cheng Z M, Yuan W K.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itania-alumina mixed oxides with hierarchically macro-/mesoporous structures. Industrial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1, 50: 883?890.
6. Huang Y L, Zhou Z M*, Qi Y, Li X, Cheng Z M, Yuan W K. Hierarchically macro-/mesoporous structured Co-Mo-Ni/γ-Al2O3 catalyst for the hydrodesulfurization of thiophen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1, 172: 444?451.
7. Zhou Z M*, Zeng T Y, Cheng Z M, Yuan W K. Kinetics of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pyrolysis gasoline over an egg-shell catalyst.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0, 65: 1832?1839.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导师介绍:邹滢

   1963年5月出生于上海。
现任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化学工艺专业硕士生导师。

►简历
985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石油加工专业,1991年任讲师,1996年任副教授。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工艺、石油精细化工。

►兼职
上海市石油学会理事,石油学会科普委员会副主任。

►教学成果
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校教学成果若干项。

►研究成果
获中石化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三项,发表论文20篇。

联系地址:梅陇路130号384信箱
e-mail: yzou@ecust.edu.cn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导师介绍:武斌

  ?个人简介
安徽阜阳人,1967年12月出生芜湖。 工学博士。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历和工作经历
1988年获合肥工业大学化工系无机化工专业学士学位。
1991年获华东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1995年获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1995年任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讲师。1998年任副教授。2001年任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传质与分离工程。在国内外主要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1)生物技术产品新分离技术的研究:蛋白质、氨基酸的高效层析分离
(2)传统分离工艺的强化:抗生素的提取新工艺(林可霉素、红霉素、利福霉素B)、1000t/a乙酰丙酮连续生产工艺、甘油法环氧氯丙烷生产新工艺、过氯乙烯生产中氯苯脱除工艺和设备的改进等
(3)磷化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湿法磷酸的净化、精细磷酸盐生产

?获奖
青霉素发酵工艺改造和新型搅拌桨研制,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

?近年来代表性论著
1)发酵罐中剪切环境与菌体形态和代谢. 化工学报, 1997, 48(1): 108-114
2)剪切环境与产黄青霉形态和代谢的关系.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1997, 23(2): 162-169
3)搅拌槽内粘稠物系中混合过程.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1997, 11(2): 143-149
4)搅拌槽内粘稠物系中气液相间氧传递.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1997, 13(1): 45-52
5)非水介质中辣根过氧化物酶失活过程.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1999, 25(4): 333-338
6)混合醇萃取用以降低林可霉素产品中B组分含量的工艺研究.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2,27(6),332-336
7)尿激酶亲和层析分离中吸附和洗脱过程的速率模型模拟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3,29(2),109-115
8)Use of Long-chain Alcohol in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Lincomycin from Fermentation Broth. Korean J. Chem. Eng., 20(2), 354-358 (2003)
9)Adsorption and Step Elution of Urokinase Using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 Comparison of Data with Rate Model Simul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04,13(4),166-178
10)利福霉素B的提取工艺研究.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6,31(4),247-250
11)醇胺有机溶液吸收和解吸CO2的研究.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6, 35(2)
12)大孔吸附树脂对红霉素的平衡吸附行为及其热力学性质. 化工学报, 2006,57(4),715-718

?专利
(1)用于蛋白质分离的一种步进切换多柱式连续逆流液-固层析装置,ZL02151159.4
(2)红霉素盐制备红霉素的动态控制结晶方法,ZL03116033.6
(3)从含二氯甲烷的多元混合液中回收二氯甲烷的方法. CN200510026433.5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