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导师介绍:郭建

  
►个人简介
姓名:郭建
职称:教授、博导
学科领域:法律史
复旦大学法学院法律史教授、博导。

长期致力于中国法制史、中国民法史、法律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十余部。
因教学和研究成就获得校内外多种奖励。2001年获上海市教委育才奖。2012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6年获复旦大学研究生心目中好导师称号,2010、2012年获复旦大学毕业生心目中好老师称号。
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员会委员,民主同盟复旦大学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

►研究领域
中国法制史
中国民法史
法律文化研究

►教育背景
1985 复旦大学 法学 硕士
1982 华东师范大学 历史学 学士

►职业经历
1985年至今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师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复旦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导师介绍:杨严炎

  
►个人简介
杨严炎,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曾主持教育部项目、司法部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和上海市晨光计划等项目,参加过多项国家一般项目、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
在《法学研究》、《环球法律评论》、《清华法学》、《现代法学》等法学类权威及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奖励。

►研究领域
民事诉讼法、司法制度
个人学历及访问经历:
200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爱德华访问学者(2010年),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外国私法与国际私法研究所访问学者(2007年),
2009年在德国康斯坦茨大学进行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研究。

►研究成果
《群体诉讼研究》 独著 法律出版社 2010年版
《模拟法律诊所实验教程》 副主编 法律出版社 2012年版
《我国群体诉讼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法学研究》 2007年2期
《共同诉讼抑或群体诉讼——评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性质》
《现代法学》 2007年2期
《群体案件的诉讼形式及其价值取向》 《清华法学》 2011年2期
《论美国的和解集团诉讼》 《环球法律评论》 2006年4期
《示范诉讼的分析与借鉴》 《法学》 2007年3期
《试论公益诉讼与群体诉讼的关系》 《政治与法律》 2010年9期
《论群体诉讼的价值与功能》 《法学评论》 2007年5期
《论我国群体诉讼制度的改革方向》 《政治与法律》 2009年1期
《司法ADR之考察》 《当代法学》 2006年4期
《德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之评析》 《比较法研究》 2003年1期
《论我国即决判决制度的确立》 《政法论坛》 2002年6期

►主要课程
民事诉讼法
外国民事诉讼法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复旦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导师介绍:段厚省

  
►个人简介
姓名:段厚省职称:教授、博导学科领域:诉讼法
复旦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教授、博导。

从事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和民法请求权理论的研究,迄今已在法学权威期刊、法学核心期刊和法学相关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个人专著4部,合著3部,参编民事诉讼法学教材3部。曾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最高人民检察院2006年度检察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复旦大学2007年度教学成果奖(排名第三),复旦大学法学院2008年度本科教学学生评估优秀奖、复旦大学法学院2006年度科研工作二等奖、复旦大学法学院2005年度优秀教学奖等奖项。

►研究领域
民事诉讼法
证据法
民法请求权理论

►教育背景
1999-2002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事诉讼法博士
1996-1999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事诉讼法硕士
1990-1993安徽省蚌埠高等专科学校

►职业经历
2004至今复旦大学法学院教师
2002-2004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
1993-1996安徽省四通生物医药公司职员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复旦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导师介绍:杜涛

   ►个人简介
姓名:杜涛
职称:教授、博导
学科领域:国际法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导。

1971年6月29日出生,湖北襄阳人。法学博士(武汉大学),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理事,国际比较法学会(巴黎)会员。曾获德国DAAD奖学金和洪堡奖学金在德国从事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国际私法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已出版《国际私法》、《德国国际私法:理论、方法和立法的变迁》、《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国际私法问题》、《国际私法的现代化进程》、《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释评》等著作。发表专业论文四十多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研究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2010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曾获上海市优秀教材三等奖、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一等奖以及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研究领域
国际私法
国际公法
国际经济法
比较法

►教育背景
2002 武汉大学 法学 博士
1999 武汉大学 法学硕士
1994 武汉大学 文学 学士

►职业经历
2006-2012 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2002-2006 复旦大学法学院讲师
A.论文
杜涛:国际货币的法律适用问题及我国之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学报》,CSSCI核心,2006年第2期,第34-40页。
杜涛:从外国国际私法之新发展看海峡两岸国际私法之修订,《华冈法粹》,台湾TSSCI核心期刊,2006年11月,第36卷,第197-234页。
杜涛:互惠原则与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环球法律评论》,CSSCI核心期刊,2007年第1期,第页。
杜涛:利益法学与国际私法的危机和革命,《环球法律评论》,CSSCI核心期刊,2007年第6期,第63-74页;
杜涛:论我国取消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之保留的必要性,《国际经济法学刊》,CSSCI核心集刊,2008年第15卷。
杜涛:境外诉讼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冲突法问题,《比较法研究》,CSSCI核心期刊,2009年第2期,第133-143页;《新华文摘》,权威期刊,2009年第13期转载,第18-22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权威期刊,2009年第8期转载,第14-15页;
杜涛:CISG公约之仲裁适用,《东方法学》,2009年第3期;
杜涛:美国州和地方政府对外经济制裁对美国联邦宪法和国际法的挑战,《武大国际法评论》,CSSCI核心集刊,2009年第11卷。
杜涛:法律适用规则的强制性抑或选择性:我国涉外民事法律适用法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CSSCI核心期刊,2010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权威期刊,2010年第9期转载;
杜涛:美国单边域外经济制裁的国际法效力问题探讨,《湖南社会科学》,CSSCI核心期刊,2010年第2期;
杜涛:美国最高法院关于外国法的大辩论,《美国研究》,CSSCI核心期刊,2010年第3期,第52-71页;
杜涛:汉考克的冲突法理论及其对韩德培的影响,《比较法研究》,CSSCI核心期刊,2010年第6期;
杜涛:走出囚徒困境:中日韩民事判决相互承认制度的建构,《太平洋学报》,CSSCI核心期刊,2011年第6期,第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法学》2011年第11期转载,第40-46页;
杜涛:学术之争还是信仰之争: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属人法问题的几点反思,《中国国际私法年刊》,CSSCI核心集刊,第14卷,2012年10月出版,第22-54页;
杜涛:欧盟对域外经济制裁的态度转变及其背景分析,《德国研究》,CSSCI核心期刊,2012年第3期,第18-31页。
杜涛:文明的冲突与法律的冲突——西方中心主义冲突法范式的超越,《武大国际法评论》,CSSCI核心集刊,第15卷,2012年10月,第页。
杜涛:论物权国际私法中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限度,《上海财经大学学报》,CSSCI核心期刊,2012年第5期,第31-38页。

B.专著
杜涛:德国国际私法:理论、方法和立法的变迁,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46万字;
杜涛:国际私法的现代化进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39万字;
杜涛: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释评,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32万字;
杜涛、陈力:国际私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50万字;

C.译著
霍夫鲍尔等著,杜涛译:反思经济制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23万字;
舍费尔/奥特著,江清云、杜涛译,民法的经济分析,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10万字。
1. 2002-至今 本科生课程 – 国际私法
2. 2006-至今 硕士生课程 – 冲突法研究
3. 2009-至今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 法律与跨文化交往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