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介绍:韩生成

  

   个人简介
韩生成 ,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微生物学专业, 获学士学位;1997年获得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期间主要从事玉米花粉肌动蛋白的纯化和结构分析的研究;1997年7月-1999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做博士后,从事转基因水稻抗矮缩病毒的研究;1999年6月-2000年12月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科学分部(Division of Biological Sciences)作博士后,研究微管结合蛋白-TANGLED1对玉米叶片细胞分裂的调控;2001年1月-2005年6月在美国杜克大学生物系作博士后,从事植物钙离子的信号传导的研究,利用动物表达系统克隆到拟南芥的钙受体,此部分工作发表在Nature(2003)和Science(2007);2005年7月-2008年6月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生物系作博士后,从事烟草尼古丁代谢的转录调控的研究;2008年6月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担任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团队研究员。

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从事有关植物钙离子信号传导及对尼古丁代谢调控方面的研究工作。

代表性论著
Tang, R.,* Han, SC,* Zheng, H.,* Cook, C.W., Choi, C.S, Woerner, T.E., Jackson, R.B. Pei, Z-M (2007) Coupling diurnal cytosolic Ca2+ oscillations to the CASIP3 pathway in Arabidopsis. SCIENCE, 315:1423-1426.(* Contributed equal to this work)
Muller, S., Han, SC, Smith, L.G. (2006). Two kinesins are involved in the spatial control of cytokinesi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Current Biology 16 (9): 888-894.
Han, SC, Tang, R., Anderson, L.K., Woerner, T.E. Pei, Z-M (2003). A cell surface receptor mediates extracellular Ca2+ sensing in guard cells. NATURE, 425 (6954): 196-200.
Laurie G. Smith,* Suzanne M. Gerttula,* Shengcheng Han,* and Joshua Levy. TANGLED1: A Microtubule Binding Protein Required for the Spatial Control of Cytokinesis in Maize. 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Volume 152, Number 1, January 8, 2001 231236.
Shengcheng Han, Zujian Wu, Huaiyi Yang, Rong Wang, Yin Yie, Lianhui Xie Po Tien. Ribo-zyme-mediated resistance to rice dwarf virus and the transgene silencing in the progeny of transgenic rice plants. Transgenic Research, 9: 195203, 2000.

联系方式
电话:010-58808452/58808470(Tel)
010-58807721(Fax)
电子邮件:schan#bnu.edu.cn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介绍:赵长琦

  

   个人简介
赵长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9月获得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药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多次作为项目负责人及主要参加者,承担并完成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多项。曾先后多次应邀赴日本、德国和法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Bioorganic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Oligonucleotides》、《Nucleic Acid Therapeutics》、《Toxicology》等国外学术刊物和专业国际学术讨论会议上,发表和交流学术论文百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主编和参编学术著作三部。作为项目主持人,先后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厅局级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

主要研究内容
传统中草药中活性化学成分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该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和药理活性筛选具有抗肿瘤活性和对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有效的全新天然产物.
传统中药方剂的物质基础与其疗效的关系研究: 该研究方向主要是依传统中药方剂的经典组方为研究对象,利用NMR,MS.HPLC等分析和分离技术,对其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并利用现代细胞学和分之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现代药理学研究。
微生物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相关性研究: 该方向主要是以濒危的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微生物和生化技术和方法,研究这些药用植物中微生物的种类、分布及具有显著生理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和药理学特性。

代表性论著
eifei LI, Changqi Zhao*,Li Wang, , Molecular Targeted Agents (MTA)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Cancer: developments and potent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2014, 15;134(6):1257-69.
Jia Zhang, Jiejun Chen, Zizhen Liang, Changqi Zhao*, New Lignans and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ies Chemistry Biodiversity 2014,11(1):1-54.
Xiaohui Ji, Hongxia Sun, Huaxi Zhou,Junfeng Xiang,Yalin Tang, and Changqi Zhao* The Interaction of Telomeric DNA and C-myc22 G-Quadruplex with 11 Natural Alkaloids. Nucleic Acid Therapeutics. 2012, 22(2):127-136.
Y. Cui, H. Wang , Q. Liu , M. Han , Y. Lu , Changqi Zhao* , Flavans from Iris tenuifolia and their effects on b-amyloid aggregation and neural stem cells proliferation in vitro. Bioorganic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2011 (21):4400–4403.
Chen Wang1, Lili Wang and Changqi Zhao*, Development of a Plate-Based Assay for High-Content Analysis of Individual Untethered Non-Adherent Cells,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2011, 14(7):583-589.
赵长琦(1997)《抗肿瘤植物药及其有效成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姜良铎 赵长琦主编(2008),《中医药与微生态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联系方式
电话:010-58805046(Tel)
010-58807720(Fax)
电子邮件:04020#bnu.edu.cn,cqzhao163#163.com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介绍:邓文洪

  

   个人简介
邓文洪,博士,1970.04 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世界雉类协会专家组成员,中国动物学会会员,中国生态学会会员。近10年的科研工作主要致力于环境变化(栖息地丧失、栖息地片断化、人为干扰等)对鸟类种群数量和生活史特征的影响及保护对策等工作。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10篇发表在SCI收录的刊物上。参加重大学术活动会议12次,并于2002年8月在第23届国际鸟类学大会上针对栖息地破碎化对鸟类群落的影响及对某些种群繁殖功效等问题做了报告。于2004年3月在印度召开的世界雉类协会国际研讨会上做了关于提高我国特产珍稀鸟类黄腹角雉的繁殖密度的学术报告。于2002年9月被推荐为世界雉类协会专家组成员,于2003年2月被聘为鸟类学专业期刊Journal of Field Ornithology(美国)的审稿人。2005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2007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联系方式
010-58805121(Tel)010-58807721(Fax)
电子邮件:dengwh#bnu.edu.cn

主要研究内容
动物的扩散行为研究。动物的扩散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物种的进化命运。任何一种鸟类都有其历史上的起源中心(包括单源点和多源点)和扩散模式。目前的鸟类分布格局经历了长期的自然历史演化过程和数次的扩散过程而逐渐形成,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和生物自身生活史特点等因素是鸟类扩散的主要动因。雉类的扩散能力相对较弱,主要通过甬道进行被动扩散,这是造成大多数雉类成为濒危物种的重要因素之一。
鸟类群落研究。在某些特定时期(例如筑巢期),关键种(key species)通过食物链对鸟类群落结构的控制作用减弱,而对群落结构起主要控制作用的是巢位贡献者。例如,由于次生林中缺乏相对大的天然树洞,巢资源成为长耳鸮(Asio otus)筑巢期的生态限制因子,而喜鹊(Pica pica)可以为长耳鸮提供巢资源(长耳鸮通过抢占喜鹊已筑好的巢得以实现),从而使群落结构的模式发生改变。由于群落中巢位贡献者喜鹊的存在,还可吸引红隼(Falco tinnunculus)、红脚隼(Falco amurensis)和三宝鸟(Eurystomus orientalis)等物种对巢资源的争夺和占用,从而使竞争模式和种间关系发生变化。巢位贡献者通过提供巢资源而对群落分布格局起一定的调控作用。

代表性论著
Zhou DQ, Zhou CF, Kong XK, Deng WH,2011. Nest-site selection and nesting success of Grey-backed Thrushes in northeast China.Wilson Journal of Ornithology 123(3):492-501.
Deng QX, Gao W, Deng WH. 2010. Breeding biology of the yellow-rumped flycatcher in northeast China. Ardeola, 57(1): 103-110.
Deng WH, 2006. Breeding habitat selection by sympatric Grey-faced Buzzards and Northern Goshawks in Northeast China. Journal of Raptor Research 40: 264-269.
Deng WH, Gao W, 2005. Edge effects on nesting success of cavity-nesting birds in fragmented forest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26:363-370.
Deng WH, Zheng GM, Zhang ZW, Peter Garson, Phlip MaGowan. 2005. Providing artificial nest platforms for Cabot’s tragopan Tragopan caboti (Aves: Galliformes): a useful conservation tool? Oryx 39: 158-163.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介绍:赵和平

  

   个人简介
赵和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5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专业,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获蔬菜生态生理学方向的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6年在北京农业大学任教;1996年至1999年于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的博士学位。期间主要从事线粒体与微丝骨架及其马达蛋白-肌球蛋白的关系的研究;1999年至200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细胞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植物小分子GTP酶-Rop1Ps对花粉顶端生长及对微丝骨架的调节;2001年9月至今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继续从事细胞骨架及蛋白质组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中2005年在德国波恩大学分子与细胞植物学研究所从事植物Synaptotagmin的合作研究。目前主要从事植物细胞骨架相关的运动、增殖细胞囊泡分泌以及与中风病有关的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的研究。曾主持、负责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等项目。

主要研究内容
从1996年起一直从事细胞骨架及其马达蛋白的功能的研究,包括线粒体表面的肌球蛋白的特性、线粒体运动分布与细胞骨架的关系等,以及其与花粉细胞生长的关系;Rho家族小分子GTP酶对微丝骨架的调节,及其在植物花粉细胞萌发、花粉管生长过程中的作用。近年来还从事植物增殖细胞囊泡融合的分子机制以及与细胞骨架的关系等,克隆、构建了多种拟南芥的Synaptotagmin基因和不同的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用以研究其在植物体细胞和花粉细胞中囊泡融合过程中的功能、作用机制等。此外还从事一些与脑中风病相关的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的研究。曾主持、负责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等项目。目前的在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金面上项目两项,973项目一项。

代表性论著
郑光美主编. 2005.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 北京: 科学出版社
Heping Zhao and Haiyun REN. (2006) Rop1Ps Promote Dynamics of Actin Cytoskeleton and Control the Tip Growth of Lily Pollen Tube. Sexual Plant Reproduction,19(2):83 – 91
Huaying Chen, Heping Zhao, Lingyun Huang, Willy R. G. Baeyens3, Joris R. Delanghe, Dacheng He and Jin Ouyang. (2005) Direct chemiluminescent imaging detection of Cu/Zn-superoxidase dismutase, glutathione peroxidase, carbonic anhydrase-III, and catalase in rat liver cytosol separated by native porous gradient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Electrophoresis, 26: 4260–4269.
Zhao Heping, Liu Aixiao, Liu Guoqin YEN Lungfei. (2002)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yosin from wheat mitochondri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7(4):315-318
Zhao He-Ping, Liu Ai-Xiao, Ren Dong-Tao, Liu Guo-Qin and Yan Long-Fei (Yen Lung-Fei). (1999) Identification of Myosin on the Surface of Wheat Mitochondria. Acta Botanica Sinica, , 41(12): 1303-1306

联系方式
电话:010-58802933(Tel)
电子邮件:hpzhao#bnu.edu.cn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