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体育教学部导师介绍:王国谱

  
王国谱介绍

  

姓名

  

王国谱

性别

  

出生年月

  

1964-7-1 0:00:00

专业

  

运动人体科学

研究方向

  

生理心理学

职称

  

教授

Email

  

wangpu64#yahoo.com.cn

联系电话

  

021-65981711

通讯地址

  

上海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体育部,200092
简介 1.个人介绍:王国谱,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生理心理学。1986年7月湖南师范大学体育系本科毕业;1998年8月至2007年3月在日本国立滋贺大学和国立奈良女子大学先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作客座研究员。留日期间担任两所大学的兼职教师和举行二十多次身心健康运动公开讲座。多篇论文在日本的体育科学大会、体力医学会、生理心理学会、生物反馈学会发表。研究在国际学术大会International Forum on Taijiquan 2006 in Canada (Psychophysiological effect of Taijiquan exercise on state anxiety and brain wave);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2008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cience, Education and Medicine in Sport(The functional MRI analysis of consciousness induction with Taijiqua). 2010 Nanjing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ldren and Youth Fitness(The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properties and evaluation of deep breathing regulation)得到好评。2007-担任关于太极拳意念引导的脑fMRI研究等985工程二期课题2项,同济大学文科基金课题1项,参与全国社科重大课题、上海市级课题2项。担任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1项。 2.近三年发表文章情况:[1]关于太极拳式认知运动对抬腿高度的认知水平的影响(日本)奈良女子大学体育科学学科年报No.11 2009。[2]老年人跌倒风险的评测与分析以及预防措施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论文集No.1。[3].对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程改革的刍议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论文集No.2。[4]The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properties and evaluation of deep breathing regul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010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ldren and Youth Fitness and Health, Vol.2(ISTP)。[5]关于老年人跌倒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 No.1。 3.研究方向:[1]传统保健型运动促进身心发展研究:运用脑波、事件关联电位(P300等)、fMRI、心率变异性、肌电积分值、呼吸等生理指标,定性定量地研究传统保健型运动的生理、心理方面效果。[2]老年人感觉统合研究:利用有意感知型运动、感觉统合训练使老年人获得丰富感知觉信息,促进感觉的统合,与运动有机结合,预防老年功能退化。[3]认知型运动的研究与应用开发:认知型运动是将运动的学习、再教育,与大脑皮层机能的促进融为一体,在运动过程中有意识地注重感觉、知觉、记忆、表象和判断,注意、意图、动机等心理过程的交互、功能统合。认知型运动着重于利用运动与认知的结合,促进大脑皮层机能的保持与发展。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同济大学体育教学部导师介绍:卢天凤

  
卢天凤介绍

  

姓名

  

卢天凤

性别

  

出生年月

  

1976-9-1 0:00:00

专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研究方向

  

竞技体育的社会学研究

职称

  

副教授

Email

  

sytyltf#126.com

联系电话

  

65982283

通讯地址

  

上海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体育部,200092
简介 1.个人介绍:卢天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竞技体育的社会学研究、体育教学研究、运动训练一般理论与方法。2010年7月—8月赴伊利诺伊大学进行短期培训。2006—2011年完成上海市体育局立项课题4项,三次获得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课题1项。参与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参加过国际学术会议4次。荣获2010-2011学年同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获得2010年上海市三菱电梯奖、同济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2008年度获得教育部直属高等工业学校体育协会体育科研先进工作者。2009年,入选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2007年,同济大学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学生工作先进个人。2.发表文章情况 [1]体育院系术科课教师行为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3.6.[2]术科课教师性格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02.[3]竞技体育科技服务模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2006年上海市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报告,上海大学出版社.[4]竞技体育科技服务理论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2007年上海市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报告,上海大学出版社.[5]竞技体育科技服务模式及影响因素[J],体育科研, 2007.04.[6]普通高校篮球专项课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东亚体育研究会第12届年会论文精选.[7]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普通高校体育篮球专项课中师生关系的影响.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4.[8]体育院系术科课师生互动中教师行为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0.[9] The influenc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mode on the student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y in the ordinary university.2010 ISTP检索.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同济大学体育教学部导师介绍:姜丽

  
姜丽萍介绍

  

姓名

  

姜丽萍

性别

  

出生年月

  

1963-9-1 0:00:00

专业

  

体育人文社会学

研究方向

  

学校体育学、体育社会

职称

  

教授

Email

  

kuaile_63#hotmail.com

联系电话

  

021-65983776

通讯地址

  

上海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体育部,200092
简介 1.个人介绍:姜丽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质测量与评价、体育生活方式。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系田径专业本科毕业,教育学学士学位;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毕业,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曾获得同济大学教学系列奖教金一等奖、李国豪奖励基金教学二等奖、同济大学三八红旗手、同济大学优秀学生工作者、同济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同济大学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二等奖、2010年全国高等学校体育科学学术研讨会一等奖、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第十六届论文报告会二等奖等。现任同济大学体育部总支书记。社会兼职杨浦区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红中国高等教学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体育教育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曾参与上海市体育局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中日老年人体质健康与平衡能力对比分析研究》;同济大学教改课题《同济大学野外生存课程建设》、《体育教学方式对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影响》、《对同济大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习效果的研究》等,主持上海市体育局决策课题《全民健身工作新路径的探索研究——在体育生活化模式中透显健康体育生活方式》、上海教委学校体育科研项目《上海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就业问题及其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研究》、同济大学教改课题《同济大学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认知水平与体质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同济大学体育课程成绩评价标准的研究》等,在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2.发表文章情况 [1] 姜丽萍.社区居民体育生活化效果实证研究,上海体院学报2011.3,页码88-90[2] 姜丽萍.关于华东地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现状研究.2010年全国高等学校体育科学学术研讨会一等奖,并做大会主题报告,2010,10[3]姜丽萍.上海市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4]姜丽萍.上海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上海体院学报,2008.12[5]姜丽萍.研究生生活方式现状研究,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12。[6]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质健康之关系,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增刊,页码104-105[7]同济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上海体院学报2010年增刊,页码97-98[8]研究生体缎习惯与锻炼动机强度调查及其相关研究,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科报会录用并做墙报交流。[9]我校体育校本课程学生学习效果的研究,第八届大运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汇编,[10]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之关系,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东亚体育研究会第12届年会论文精集,并做主题报告,2007.11,页码064-069[11]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之关系,上海体院学报,2007 [12] 计算机打分系统在大运会健美操比赛中的应用,上海体院学报,2005 [13] 大运会健美操赛事的组织管理流程(上篇),上海体院学报,2004 [14] 研究生生活方式现状研究,上海体院学报,2002 [15] 研究生与本科生生活方式现状比较,上海体院学报,2002 [16] 我校一年级学生与我国成年人体质测试结果对比,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 [17] 大学体育(术课教程)参编,第二篇普通体育课部分,1997年3月出版,1999年3月再版,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同济大学体育教学部导师介绍:游松辉

  
游松辉介绍

  

姓名

  

游松辉

性别

  

出生年月

  

1964-8-27 0:00:00

专业

  

经济与管理

研究方向

  

体育社会学

职称

  

教授

Email

  

Ysh-827#sohu.com

联系电话

  

021-65983779

通讯地址

  

上海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体育部,200092
简介 1.个人介绍:游松辉,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1987年7月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本科毕业;2006年5月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毕业;2008年考入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现任同济大学体育运动委员会执行副主任、同济大学体育教学部主任,同济大学人文社会学学科带头人。先后获得同济大学李国豪奖、记功奖、先进青年教师称号等多项奖项。2005年,被评为教育部直属理工科院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大学生游泳协会副秘书长兼竞赛委员会主任,中国大学生羽毛球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大学生攀岩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大学生棒垒球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板球协会秘书长,上海市大学生高尔夫球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足球分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级游泳裁判员,国家级游泳救生裁判员,国家级游泳考官,国家级游泳教官,国家级游泳救生考官,国家级游泳救生教官,国家级职业技能考评员。长期承担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负责的《游泳》课程获得上海市精品课程称号和同济大学精品课程称号。 2.发表专著、文章情况:[1] 对上海普通高校体育现状的分析,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4;[2]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体育经费多元化探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6;[3]从悉尼奥运会看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的影响,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5;[4]论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的维护和利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2;[5]试论岩画中人体运动形象的人文内含,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4;[6]对构建上海市普通高校体育双语教育的理论探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 6;[7]北京奥运会自愿者多元培训方式的思考,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6;[8]同济大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组织管理机制,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6; [9]同济大学开设生存技能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6;[10]体育休闲产业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1;[11]后奥运时期长三角地区高尔夫休闲产业发展研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5;[12]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的现状及趋势,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6;[13]我国高等院校招收优秀运动员现状的调查,体育学刊2007.1,等第一作者身份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多篇论文参加国家级、省级论文报告会并获奖。参与编写高等院校使用教材《大学生游泳教程》、《世界排球市场化--兼论中国排球的出路》等专著。 3.主持和参与课题情况: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竞技体育开展形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和《我国普通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状况分析》2项国家级课题,参与上海市曙光项目《中国体操保持奥运会优势的可持续性研究》等3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已完成上海市体育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项和多项同济大学教改课题和985立项课题研究。目前主持课题包括: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长三角地区城市体育休闲供给与城市休闲功能模式研究》,2010年上海学校体育科研重点课题《上海市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现状与管理模式的研究》,2010年上海学校体育科研学生健康促进工程重大委托课题《上海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现代化建设规划研究》,2010年上海市体育局科技攻关与服务课题《上海市举重项目夺金战略-运动技能监控、心理干预及损伤预防与康复》,2010年同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培育计划项目《城市化进程中大型城市的体育休闲供给与城市休闲功能关系研究》。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