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导师介绍:朱洪波

  
姓名:朱洪波
性别:男
所在学院:医学院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主攻方向:肛肠外科

擅长:
擅长各种痔瘘的外科处理,精于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并对其综合治疗有较深入地研究。主要包括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基因治疗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医疗成果:
至今已发表论文近30篇, SCI收录论文1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SCI论文8篇,有5篇论文影响因子大于5分,累计影响因子近45分。截至2010年3月23日止,这8篇论文共被引用178次,他引160次,单篇论文最高他引次数达56次。
做为主持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同时作为主要参与者,申请者还主导完成了国家级课题2项以及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1项。
另外作为主要参与者,还获得2008年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项。

主要学习经历:
1994年9月—2001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获硕士学位;
2002年11月—2004年7月 赴美国德州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做访问学者,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5年9月-2008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获肿瘤学博士学位。
主要工作经历:
2001年8月—2002年11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肿瘤外科,住院医师;
2002年11月—2004年7月 美国德州大学M.D.Anderson癌症中心,访问学者;
2004年8月—至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肛肠外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

   临床上在结直肠癌及常见肛肠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多种手术操作技巧和内镜下的治疗手段。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浙江大学医学院导师介绍:杨光钊

  
姓名:杨光钊
性别:男
所在学院:医学院
职称: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
医学影像学的诊断和介入,特别是胸部(包括肺、纵隔、胸膜、横膈和心脏大血管)疾病的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学习经历
1980年9月-1985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
1988年9月-1992年10月: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获医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5年8月-1988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住院医师
1992年10月-1994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主治医师
1994年12月-200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
2001年12月-至今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
1997年12月-至今 影像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2年12月-至今 影像教研室副主任
专业与专长
影像(X线、CT、MRI)诊断与介入放射,擅长胸部(肺、纵隔、心脏、大血管)影像诊断及介入(胸部穿刺活检、肿瘤射频消融)
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1.2000年,多媒体技术在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浙江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2.1995年,复杂先天性心脏病MRI与心血管造影对照分析。浙江省医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论文发表情况
1.厉锋,杨光钊.后纵隔髓性脂肪瘤1例.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7):1073
2.杨光钊, 丁晓辉.儿童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影像表现一例并文献复习.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9, 43(6) : 664-665
3.Jihong Sun, Shizheng Zhang, Dingyao Jiang and Guangzhao Yang .Scimitar syndrome with the left persistent superior vena cava.Surg Radiol Anat.2009, 31(4):307-309.
4.金莉莉,杨光钊.肺隐球菌的CT表现.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9, 18(3): 129-131
5.金莉莉,杨光钊.原发性肺组织胞浆菌病的CT表现.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9, 43(1) : 23-26
6.蒋飚,杨光钊,李森华.左冠状动脉上腔静脉瘘一例.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9, 43(1) : 107-108
7.项萍, 许茂盛, 杨光钊.肺部单发磨玻璃样结节的HRCT诊断.浙江临床医学, 2008, 10(10): 1371-1372
8.唐喆, 方河清, 吴育连, 彭淑牖, 许俊, 陈建科, 杨光钊.规范化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中华肿瘤杂志, 2008, 30(9): 706-708
9.冯越, 杨光钊, 黄小仙, 等.新生儿及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双源CT诊断.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8, 14(4): 308-313
10.陈建敏, 张德钧, 杨光钊.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表现特征.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8, 19(7): 520-521
11.胡利荣, 杨光钊, 张德钧.少见部位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诊断.浙江临床医学.2008, 10( 6): 851-852
12.徐宏伟,杨光钊.原发性胸骨肿瘤的CT影像特点:附6例分析.现代实用医学.2008, 20(11): 889-895
13.陈祖华, 杨光钊.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和MRI表现.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8, 17(2 ):78-80
14.YANG bin, YANG Guang-zhao, SHI Pei-zhi, et al.Abdominal splenosis: CT and MRI features of 2 cases.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English Edition).2007, 10( 6):381-384
15.杨斌,杨光钊,张德钧,等.16层螺旋CT对检查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应用.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7):901-903
16.张宏伟, 杨光钊, 葛伟芳,等.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7):911-913
17.陈祖华, 杨光钊, 章良,等.胸内Castleman病的CT、MRI表现.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5):469-471
18.胡加旺, 沈建强, 杨光钊,等.体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CT诊断.浙江医学.2007,29(4):399-401
19.周卫祥, 杨光钊.纵隔囊肿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3):321-323
20.陆映宏, 杨光钊, 胡建妙.肺炎型肺癌的CT分析.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7,16(1):18-21
21.陈祖华, 余武康, 杨光钊.胸部CT非典型表现结节病回顾性分析.浙江临床医学.2006, 8(10):1108-1109
22.余武康,陈祖华,杨光钊.胸内巨淋巴结增生症的CT诊断.浙江临床医学.2006, 8(9):992-993
23.Ming Wu, Guangzhao Yang.Origin of the right pulmonary artery from the ascending aorta in a 25-year-old man.Texas Heart Institute Journal.2006, 33(4):
24.杨光钊,刘奕青.伴两肺弥漫钙化的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一例.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9专):228-229
25.刘林峰,杨光钊,李方利,等.蝶窦神经鞘瘤一例.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9专):217-218
26.杨光钊, 赵顺标, 晁明.异常体动脉供应正常左下肺基底段的胸片和螺旋CT表现.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8): 815-817
27.Ming Wu, Xueming He, Guangzhao Yang.Spontaneous tension hydropneumopericardium complicating serofibrinous pericarditis.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2006,29(3):422-424
28.胡群辉, 杨光钊.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诊断.浙江临床医学.2005,7(9): 991-991
29.张根生, 沈华浩, 杨光钊, 刘进.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外周型肺部病变100例的诊断价值.临床荟萃.2005,20(8): 466-467
30.田昭俭, 庞闽厦, 郭东强, 李新功, 杨新国, 杨光钊, 张德钧.胸内原发性异位脑膜瘤二例.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6): 664-666
31.陈文辉, 杨丽琴, 张德钧, 杨光钊.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9): 784-786
32.吴江兴, 杨光钊, 李森华.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1例报告.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6): 506-506,527
33.郭东强, 杨光钊, 张德钧.异位脑膜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特征(综述).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3): 263-265
34.张根生, 沈华浩, 杨光钊, 林敏, 徐峰.男性前纵隔原发性绒癌一例.中华内科杂志.2004,43(9): 705-706
35.叶晓雪, 杨光钊.肺泡蛋白沉积症的临床与影像学(综述).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4): 367-370
36.Chao Ming, Xu Hongwei, Yang Guangzhao, Yang Bin.Spontaneous hematoma in the root of the small bowel mesentery:imaging findings.Chinese Medical Journal(English).2003,116(6): 954-956
37.虞辛强, 杨光钊.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的疗效分析.现代医用影像学.2002,11(2): 70-73
38.杨斌,李森华,杨光钊,等.骶尾骨发育不全的MRI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2002,21(11):916-917
39.杨斌, 杨光钊.胸部多层螺旋CT诊断肺淀粉样变性1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7): 728-728
40.杨斌, 杨光钊, 等.咳嗽、咯血伴左侧胸腔积液.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6): 368-368,I003
41.杨光钊, 叶晓雪, 等.肺泡蛋白沉积症的高分辨率CT表现.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5): 467-468
42.杨斌,杨光钊.肺功能的影像学研究(综述).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2.25(4):239-242
43.虞辛强, 杨光钊.十二指肠结核X线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浙江医学.2002,24(1): 55-56
44.虞辛强, 杨光钊, 等.纵隔畸胎瘤:CT与病理对照分析.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1,12(6): 419-421
45.宓沛朝, 杨光钊.肺泡微石症随访观察中影像学表现.中外医用放射技术.2001(12): 98-99
46.杨光钊, 龚小娅, 等.缩窄性心包炎的MRI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2): 100-102
47.杨光钊, 龚向阳.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表现.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7): 535-537
48.杨光钊, 宓沛朝, 等.肺泡微石症的影像学表现及随访观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6): 445-447
49.杨诚, 周银宝, 杨兴惠, 杨光钊.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骨骼X线表现.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5):377-379
50.龚向阳, 杨光钊.股骨干皮质转移瘤二例.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4): 319-319
51.杨光钊, 何伟良, 等.不典型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一例.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10): 796-797
52.童斌斌, 杨光钊.肺癌成骨型骨转移1例报告.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8): 639-639
53.龚向阳, 杨光钊, 等.骨巨细胞瘤CT征象分析(附42例报告).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12): 895-897
54.杨光钊, 李森华.活动性肺结核的CT诊断.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0,6(2): 94-97
55.华要琴, 杨光钊.CT检查中静脉注射泛影葡胺的方法改进.实用护理杂志.1999.15(6):59
56.龚小娅, 杨光钊.心血管病变的低磁场MRI评价.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1996,5(5): 290-291
57.谢水英, 杨光钊.低磁场梯度回波成像在脊柱病变中的应用.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1996,5(3): 183-184
58.杨光钊, 陈星荣.马凡氏综合征心血管病变的磁共振成像评价.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1996,5(2): 61-63
59.杨光钊, 沈天真.心脏和心周肿块的磁共振成像评价.实用放射学杂志.1995,11(5): 257-259
60.杨光钊, 陈星荣.先天性主动脉异常的MRI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1994,13(1): 18-20
61.杨光钊, 凌美玲.正常胸主动脉内径磁共振成像测量.中国循环杂志.1994,9(1): 32-34
62.李森华, 杨光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MRI与心血管造影对照分析.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7): 452-455
63.杨光钊, 沈天真, 陈星荣, 凌美玲, 李森华.主动脉瘤的磁共振成像评价.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1993.2(4):190-192
64.杨光钊, 沈天真, 陈星荣.主动脉夹层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影像医学.1992.5:
65.杨光钊,沈天真.主动脉夹层的磁共振诊断(综述).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2,15(4): 204-206
专著
1.中枢神经系统CT与MRI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2 编写人员 8万字
2.胸心外科诊断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 编写人员 12万字

已执行和正在执行的科研课题情况
1.基于纳米壳聚糖的肝细胞靶向31PMRS成像诊断肝病的实验研究。项目编号:30770626,面上项目,30万元,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年1月-2010年12月,参研者。
2.AIDS合并肺结核治疗前后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动态变化的相关研究。项目编号:2006B103,自筹,杭州市卫生局,2006年8月-2008年8月,参研者。
3.非影像专业影像学课程的改革探索。项目编号:581217,1万元,浙江大学,2001年1月-2003年1月,负责人。
4.膈肌麻痹时呼吸运动及功能改变的MRI研究。项目编号:2000B114,自筹,浙江省卫生厅,2000年12月-2003年12月,负责人。
5.磁共振成像在鼠肝癌碘栓塞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00A115,2.0万元,浙江省卫生厅,2000年12月-2003年12月,参研者。
6.医学影像学(总论)多媒体教程。项目编号:542121,1.5万元,浙江大学,1999年9月-2001年9月,负责人。
7.医学影像学(骨关节)多媒体教程。项目编号:C20860,1万元,浙江大学,1998年1月-1999年12月,负责人。

外语水平及获得相关证书
大学英语六级(1989年1月)
学术团体 社会任职
1. 2003年10月《中华放射学杂志》审稿专家
2. 2004年10月《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编委
3. 2007年06月浙江省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4. 2008年08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
5. 2009年07月 《浙江创伤外科》编委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浙江大学医学院导师介绍:黄剑奇

  
姓名:黄剑奇
性别:男
所在学院:医学院
职称: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
口腔颌面外科

个人简介
1983年1月浙江医科大学毕业;1995年获硕士生导师资格;1998年晋升主任医师。
社会兼职农工民主党浙江省委员会委员.

学科专长:长期从事口腔颌面外科组的教学和临床工作,擅长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化学栓塞治疗,骨缺损的诱导和引导修复治疗及口腔X线诊断学。
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金课题《顺序释放抗癌药物微囊治疗颌面部恶性肿瘤》一项,横向课题一项,省卫生厅课题一项,参加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文章第1作者2篇,
1.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Calcium Alginate Film with Collagen Membrane for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inMandibular Defects in Rabbits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2002.60(12):1449-1454
2.Sequential-release of Anticancer Drugs Microcapsulated with Ethylcellulous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2,115(11):1730-1732

   获奖成果:
1.海藻酸钙膜引导骨再生 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海藻酸钙膜引导骨再生 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浙江大学医学院导师介绍:毛亚飞

  
姓名:毛亚飞
性别:女
所在学院:医学院
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
重要病原微生物基因工程疫苗及微生物相关药物的研制

一、主要经历
2004-至今浙江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硕导
1998-2004浙江大学医学院讲师
1993-1998浙江医科大学助教
二、研究领域
●病原菌基因工程疫苗及相关药物研制
主要研究幽门螺杆菌基因工程疫苗、金葡菌肠毒素相关药物研制。
三、科研项目
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省部科研项目多项。

四、研究论文
2000年以来,在浙江大学规定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SCI收录杂志上发表论文12篇。近年发表的主要SCI论文如下:
1.Jie Yan, Li-Li Chen, Yi-Hui Luo, Ya-Fei Mao, Meng He.High frequency of HGV and TTV infections in blood donors in Hangzhou, WJG, 2001, 7(5): 637-641(SCI)4/5
2.Ya-Fei Mao, Jie Yan, Li-Wei Li, Li shu-ping.Construction of hpaA gene from a clinical isolat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fusion protein.WJG, 2003, 9(7):1529-1535(SCI)1/4
3.Jie Yan, Shao-Hui Liang, Ya-Fei Mao, Li-Wei Li, Shu-Ping Li.Construction of expression systems for flaA and flaB gene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determination of immunoreactivity and antigenicity of the recombinant proteins.WJG, 2003,9(10):2240-2250(SCI)3/5
4.Ya-Fei Mao, Jie Yan.Construction of prokaryotic expression system of ureB gene from a clinical Helicobacter pylori strai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immunity WJG, 2004, 10(7):977-984
5.Jie Yan, Ya-Fei Mao.Construction of prokaryotic expression system of vacA gene and detection of vacA gene, VacA protein and antibody in Helicobacter pylori isolates and patients’ sera WJG, 2004, 10 (7):985-990
6.Jie Yan, Ya-Fei Mao, Zhe-Xin Shao.Frequencies of the expression of main protein antigens from Helicobacter pylori isolates and production of specific serum antibodies in the infected patients.WJG,2005, 11(3):421-425
7.Ping Ruan, Xiao-Ping Xia, Dexter Sun, David M.Ojcius, Ya-Fei Mao, Wen-Yan Yue, Jie Yan (corresponding author).Recombinant SpaO and H1a as immunogens for protection of mice from lethal infection with Salmonella paratyphi A: Implications for rational design of typhoid fever vaccines.Vaccine, 2008, 26: 6639-6644
8.Luo DJ, Xue F, Ojcius DM, Zhao JF, Mao YF, Li LW, Lin XA, Yan J (corresponding author).Protein typing of major outer membrane lipoproteins from Chinese pathogenic Leptospira spp.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ir immunogenicity.Vaccine, 2009, 28: 243-255.
9.Ai Hua Sun, Ya Fei Mao, Ye Hu, Qi Sun, Jie Yan (corresponding author).Sensitive and specific ELISA coated by TpN15-TpN17-TpN47 fusion protein for detection of antibodies to Treponema pallidum.Clin Chem Lab Med (CCLM), 2009, 47:321-326.
10.Dandan Jin, David M.Ojcius, Dexter Sun, Haiyan Dong, Yihui Luo, Yafei Mao, Jie Yan (corresponding author).Leptospira interrogans Induces Apoptosis in Macrophages via Caspase-8- and Caspase-3-Dependent Pathways.Infect Immun, 2009, 77: 799-809.
11.Haiyan Dong, Ye Hu, Feng Xue, Dexter Sun, David M.Ojcius, Yafei Mao, Jie Yan (corresponding author).Characterization of the ompL1 gene of pathogenic Leptospira species in China and cross-immunogenicity of the OmpL1 protein.BMC Microbiol, 2008, 8: 223-235.
12.Liu Y, Zheng W, Li L, Mao Y, Yan J (corresponding author).Pathogenesis of leptospirosis: interaction of Leptospira interrogans with in vitro cultured mammalian cells.J Med Microbiol Immunol, 2007, 196: 233-239
13.Lei Zhang, Chenglin Zhang, David M.Ojcius, Jinfang Zhao, Xu’ai Lin, Yafei Mao, Liwei Li, Jie Yan (corresponding author).Identification of Mce as a critical outer membrane protein of pathogenic Leptospira species responsible for RGD motif-dependent adherence and host-cell invasion.Mol Microbiol, 2010, In revision.(manuscritp No.: MMI-2010-09754)
14.毛亚飞,张悟澄,潘劲草.磁珠-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虫卵抗原的研究.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2,20(6):372-373
15.毛亚飞,严杰,李立伟.幽门螺杆菌hpaA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及鉴定.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 32(1):9-12
16.梁韶辉,毛亚飞,严杰.幽门螺杆菌临床菌株flaB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及鉴定.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 32(1):13-16
17.毛亚飞,严杰,徐飏.幽门螺杆菌内置佐剂UreB和HpaA双价重组疫苗对实验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 34(5):405-411
18.徐水凌,毛亚飞,张梅光,罗冬娇,严杰.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及其表达产物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的研究.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23(1):163-167
19.毛亚飞,徐水凌,罗冬娇,严杰.葡萄球菌肠毒素B基因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及其表达产物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的研究.浙大学报理学版,2006,33(5):553-558
20.毛亚飞,林晓骥,李晶,阮萍,周晓辉,严杰.甲型副伤害杆菌侵袭蛋白spaO原核表达及免疫性和保护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4):347-350
21.范芳华,严杰,毛亚飞。SEA基因定位突变体构建及其重组表达产物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22.中华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杂志, (通讯作者)
23.王学海 毛亚飞 严杰 幽门螺杆菌UREB抗原表位预测及其有效表位噬菌体展示的筛选。中华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杂志,2007,27(5):432-437

五、参编的主要教材、专著与发明专利
1.毛亚飞(参编)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学微生物学》,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2.毛亚飞(副主编) 钩端螺旋体病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毛亚飞(参编) 临床分子细菌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 毛亚飞(参编)《机会性寄生虫病》,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
六、科研成果奖及荣誉
获得浙江省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2007、2003)、三等奖1项(2007),浙江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6)。发明专利1项。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