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老师介绍:李强

  
►个人简介
李强
教授
地址:吉林大学南岭校区汽车学院车身系能动楼501室
电话:13578867200
电子邮箱:q_li@jlu.edu.cn

►教育经历
本人83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86年回学校攻读硕士,91年师从陈秉聪院士攻取博士学位,1999年去英国华威大学做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现主要从事车身虚拟设计、车身轻量化设计、汽车数字化造型及其虚拟评价、车辆产品CAD系统的二次开发,车身结构正向和逆向设计等方面的工作。自工作以来参加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厅青年基金和基础研究项目、国家863项目,以及横向科研项目等近20项。其中负责项目5项,其余为主要参加人。已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参与的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于1989年获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财政部颁发的荣誉证书,于1990年通过国家鉴定,并于1993年获机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年来科研项目
[1] 汽车水泵设计系统软件开发,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泵业分公司项目,项目负责人,2011.01-12。
[2] 汽车造型2D手绘与3D数模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国家863计划项目,项目负责人,2008.10~2010.11。该项目开发了AutoSketch手绘造型系统,获得了国家软件著作权1项。
[3] 基于特征的车身覆盖件参数化曲面重构技术研究,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应用基础,主要参加人,2007.10~2009.12。
[4] 重型汽车集成开发先进技术子项——重型汽车驾驶室开发,国家863项目,主要参加人,2007.01~2009.09。
[5] 将汽车造型设计草图转化成三维曲面模型的新颖算法研究,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2007.01~2008.10。
[6] Novel Methods for Creation of 3-D Geometry from 2-D Sources,英国DTI/EPSRC部分资助、由Coventry University承担的、与SDRC、Rover Group、Ford等合作的项目,项目主要参加人,2001~2005。

►近年来发表的EI论文
[1] Qiang Li, R. M. Newman, An Approach from 2-D to 3-D for Automotive Styling,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ICMEM2007), November 5-7, 2007 Wuxi, China, Vol. 2, pp. 1841-1846. (ISTP)
[2] Qiang Li, Xiang Lv, Ge Zhang, Changhai Yang, The Way of Automotive 3-D Styling Based on Digital Hand Sketching, Proceeding 2009 IEE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 Conceptual Design (CAIDCD 2009), November 26-29, Wenzhou, China, pp. 933-937.(EI)
[3] Qiang Li, Changhai Yang and R. M. Newman, Automotive Sketch Processing for Reverse Transformation into 3-D, Proceeding 2009 IEE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 Conceptual Design (CAIDCD 2009), November 26-29, Wenzhou, China, pp. 1267-1272.(EI)
[4] Qiang Li, Ling Yang, Dengfeng Wang, The Combination of Two Consecutive Strokes in Automotive Styling from 2-D to 3-D, 2010 IEE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 Conceptual Design (CAIDCD 2010), November 17-19, Yiwu, China, pp. 1526-1531. (EI)
[5] Qiang Li, Ling Yang, Dengfeng Wang, Maosen Gao, The Multi-Stroke Combination in the Automotive Styling from 2-D to 3-D, 2010 IEE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 Conceptual Design (CAIDCD 2010), November 17-19, Yiwu, China, pp. 1401-1405. (EI)
[6] Qiang Li, R. M. Newman and Changfu Zhao, 3-D Coordinate Determination from 2-D Automotive Sketches:part1,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ME2010), September 4~5, Luoyang, China,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s. 26-29 (2010) pp. 539-542, Trans Tech Publications, Switzerland, doi:10.4028/www.scientific.net/ AMM.26-28.539.(EI)
[7] Qiang Li, R. M. Newman and Shuaifeng Zhang, 3-D Coordinate Determination from 2-D Automotive Sketches:part2,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ME2010), September 4~5, Luoyang, China,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s. 26-29 (2010) pp. 543-546, Trans Tech Publiccations, Switzerland, doi:10.4028/www.scientific. net/AMM.26-28.543.(EI)
[8] Qiang Li, Xi Wang, Nan Qi, Yanping Tang, and R. M. Newman, Surface Matching by Using the Simple Strategy in the Application of Automotive Styling,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ISME 2010), August 7~8, Xian, China, pp. 253-256. (EI)
[9] Qiang Li, Yanping Tang, Nan Qi, Xi Wang, and R. M. Newman, Comparison of the Evolutionary Strategies for the Surface Matching Based on Projective Area,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ISME 2010), August 7~8, Xian, China, pp. 257-260. (EI)
[10] Qiang Li and R. M. Newman, Feature Extraction from Automotive Sketch, The journal of designing in China (中国设计学报), 2010, pp. 29-39.

►参编的国外专著
MATLAB – A UBIQUITOUS TOOL FOR THE PRACTICAL ENGINEER, Edited by Clara M. Ionescu, Published by INTECH, 2011.10, ISBN 978-953-307-907-3.

►软件著作权
《汽车三维手绘造型系统》——AutoSketch(登记号:2010SR061169,证书号:软著登字第0249442号)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老师介绍:胡兴军

  
►个人简介
胡兴军
副主任/教授
地址:长春市高新区博才路300号吉林大学汽车风洞实验室130012
电话:13504438317
电子邮箱:hxj@jlu.edu.cn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车辆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吉林大学汽车风洞实验室主任,车身工程系副主任。研究方向汽车空气动力学,一直从事车辆产品开发相关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与性能优化方面的试验与模拟研究,包括汽车整车、零部件的气动设计与性能优化,即汽车整车气动性能、发动机冷却性能、空调管道流动及人体热舒适性等的评价与优化等。参加了包括汽车风洞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M等项目在内的30余项相关的国家级课题研究与企业产品开发。近五年内在SAE等国际、国内期刊、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EI检索论文30篇;申请专利12项,10项已授权;曾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作为中国汽车空气动力学开创者傅立敏教授的首位博士,通过传承、创新及其团队共同努力,奠定了吉林大学汽车空气动力学在国内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领先地位。

►学历
1995年9月至1999年7月,吉林工业大学,本科,获车身工程学士学位;
1999年9月至2002年3月,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获车辆工程硕士学位;
2002年9月至2006年6月,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获车辆工程博士学位。

►履历
2001年11月至2001年12月,日本东北大学流体科学研究所,研修;
2002年 4月至2002年 6月,上海同济大学风工程馆,研修;
2002年 4月至今,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社会兼职
2005-2015年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工业空气动力学与风工程专业委员会 委员
2009-2014年 吉林省创新创业咨询专家
2009-2013年 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
2012-2014年 流体力学国际期刊的编委

►主要科研项目
2007-2009年,重型商用车低风阻驾驶室的CFD与试验研究,国家863子项,负责人;
2007-2008年,机舱进气格栅的新产品开发,企业,负责人;
2008-2009年,SGM轿车空气动力学开发,企业,负责人;
2007-2009年,商用卡车空气动力学减阻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负责人;
2009-2011年,非稳定风下车辆的瞬态气动特性及其对行驶稳定性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
2008-2010年,载货汽车外形的气动优化与减阻节能研究,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负责人;
2009-2011年,重型商用车减阻节能的气动优化与设计方法研究,吉林省重大支撑计划,负责人;
2010-2010年,商用车外形优化多方案数值模型开发,企业,负责人;
2010-2010年,重型车CFD分析数值模型开发,企业,负责人;
2010-2011年,商用车CFD开发与性能优化设计,企业,负责人;
2011-2012年,整车降风阻技术研究,企业,负责人;
2011-2012年,燃料电池冷却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企业,负责人;
2012-2013年,基于外形参数与特征获取的轿车外形开发,企业,负责人;
2012-2013年,基于风洞的轿车1:2筒化模型的外形开发,企业,负责人;
2012-2013年,基于风洞的KL5客车外形的气动开发,企业,负责人;
1997-1999年,汽车尾流结构及其数值计算,机械工业部项目,主要完成人;
2002-2007年,吉林大学汽车风洞建设项目,211工程与985工程项目,主要参加人;
2003-2005年,复数车辆的湍流流动特性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其控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完成人;
2006-2007年,X300车型空气动力学优化项目,上汽集团,主要参加人。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导师介绍:杨博

  
►个人简介
杨博
副教授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吉林大学 南岭校区 能源动力大楼613,邮编130025
电话:13504473402
电子邮箱:yang_bo@jlu.edu.cn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97年就读于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2001年获得学士学位;
2001年攻读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硕士研究生,2004年获得硕士学位;
2004年攻读博士研究生,同时留校任教,2008年获得博士学位,2010年受聘副教授。
2009年至2010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机械与航空系作访问学者。
自2011年开始担任吉林大学学生方程式赛车项目指导教师并担任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C)规则委员会委员。2011年参加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项目,《改变世界的机器-汽车科技发展》视频课程主讲教师团队成员。

►研究方向
流体力学与气动声学的仿真与试验;
汽车尾气超细颗粒物特性的仿真与试验

►成果简介
承担并完成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承担3项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参与并承担多项企业科研项目。

►部分论文
1、WANG Yan, YANG Bo, LIPSKY Eric, ROBINSON Allen, ZHANG Max.Analyses of turbulent flow fields and aerosol dynamics of diesel engine exhaust inside two dilution sampling tunnels using the CTAG model.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Vol.47, Issue.2, 2013.
2、YANG Bo, HUANG Lina, WU Dejiu, HU Xingjun.Wind Tunnel Experim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on a Sedan Exterior Surface.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Vols. 300-301, 2013
3、YANG Bo, HUANG Lina, REN Fengtao.Aerodynamic Desig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of a Passenger Car’s Defrosting Duct.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Vols. 300-301, 2013
4、杨博,胡兴军,张英朝,汽车后视镜区域非定常流场与气动噪声研究,机械工程学报,第46卷,第22期,151-155页,2010
5、杨博,胡兴军,王夫亮,轻型客车侧窗区域气动噪声的数值模拟与验证,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第40卷,第4期,915-919页,2010
6、胡兴军,杨博,王靖宇,李挺,后视镜对载货汽车气动阻力特性的影响研究,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7卷,第12期,65-69页,2010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导师介绍:李杰

  
►个人简介
李杰
教授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地址:吉林大学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话:0431-85095090-6128
邮箱:li.jie@ascl.jlu.edu.cn,lj@jlu.edu.cn,li.jie_jl@126.com

►教育经历
1985年毕业于沈阳工业学院特种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8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计算力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7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1年至2002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汽车研究中心(ARC)从事Research fellow研究工作;
2009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从事高级访问学者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
自1988年起,一直在吉林(工业)大学从事汽车设计与制造、汽车地面力学和轮胎力学、汽车振动力学、汽车空气动力学、整车性能集成与匹配、汽车仿真与控制等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成果简介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出版专著和译著各1部;完成60余项各类科研课题;获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