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西中医药大学招聘61人公告

  一、学校简介

  江西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学校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现设有本科专业27个,涵盖医、理、工、文、经、管、艺等学科门类。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4个。中医学、中药学被列为江西省一流学科,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键点学科18个,国家临床关键点专科(专病)7个。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 3 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

  学校拥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关键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有教育部关键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46个,有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工作站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

  学校在中药药剂、针灸推拿、中药炮制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突出优势,原始创新成果——“热敏灸”理论和技术,开创了内源性热敏调控治疗疾病的新途径,创办了全球首家热敏灸医院——江西热敏灸医院。现拥有3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中西医结合直属附属医院,总开放病床超过3000张。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高等中医药院校。详情请登录学校主页(http://www.jxutcm.edu.cn/)。

  二、招聘计划(详细见附件1)

  三、资格审查

  (一)资格初审

  学校对网上报名考生进行资格初审,凡未按要求提供报名材料或提供报名材料不完整、不符合要求的,均视为资格初审不合格。资格初审合格名单将在江西中医药大学人事处官网公布,考生可登录“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才招聘系统” (http://zpjob.acabridge.cn/school/2557)查询资格初审结果。

  (二)现场确认

  资格初审合格人员在指定的时间、地点进行现场确认(时间、地点另行通知)。指定时间未到达现场确认者视为自动放弃资格。现场确认需带好以下材料:①有效期内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正反面)1份;②所有投递材料及岗位条件所列证明件原件及复印件1份;③《江西中医药大学2020年硕士应聘申请表》(见附件)。证书和证件类材料原件审核后即退回,岗位条件所列证明及其他类材料原件、所有材料复印件不予退回。

  四、考核

  采用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面试均采用百分制,分别占总成绩的40%、60%。笔试主要考察应聘者综合知识及与岗位相应的专业基本知识、业务能力和写作水平。

  根据笔试成绩由高至低,按1:3的比例确定入围面试人选(末位成绩相同时一并入围面试),不足1:3则按实际人数入围面试。面试主要考察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采用结构化面试方式进行,面试成绩低于75分者,不予聘用。如为博士研究生报考,则参照《江西中医药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面试招聘管理办法》采用直接面试考核方式进行。具体考试时间、地点在江西中医药大学人事处官网另行公告通知。

  各环节成绩将在江西中医药大学人事处官网公布。

2020年江西中医药大学招聘61人公告

  五、体检、考察、公示

  1.体检。根据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照1:1原则确定进入体检、考察环节的人员(如总成绩相同,取面试成绩高者进入体检、考察环节)。由学校统一组织体检,标准参照《江西省申报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办法(试行)》(赣教发〔2010〕09号)和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2.考察。对体检合格者进行考察,主要考察政治品质、道德品质、工作实绩、业务水平等。

  3.公示。对拟聘用人员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

  4.因体检、考察不合格或主动放弃而产生的岗位空缺,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1次(如总成绩相同,取面试成绩高者递补),其他情况一律不予递补。

  六、聘用、待遇

  经体检、考察合格者,按规定办理聘用手续,列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考核不合格,按有关规定予以解聘。

  附件:

  招聘计划.docx(提取码:1d2r)

  2020年江西中医药大学硕士应聘申请表.docx(提取码:wb55)

  

事业单位考试范围广泛,内容庞杂,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抓住关键点,有效备考?公考资讯网推荐【2020事业单位联考笔试学习班】,资深讲师探索教学新模式,基础+高频+模考三阶段立体学习,线上20天直播,关键点全面串讲,9册专属资料,深化关键点集中突破,全真模考复习,扫清所有薄弱项,还有班主任全程服务,随时随地盯备考。还等什么,快到必胜公考APP报名听课、开启你的学习之旅吧~

2020年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才引进79名公告

  

一、学校简介

  

江西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学校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中央部、国家民委、教育部指派的对口支援西部的高校。

  

学校现设有本科专业26个,涵盖医、理、工、文、经、管、艺等学科门类,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二级学科点36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类别4个,省级示范性硕士点2个。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键点学科18个、省级高水平学科2个、省级“十二五”关键点学科3个,国家临床关键点专科(专病)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键点专科(专病)12个。

  

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其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蒙药丸剂关键技术及工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关键点实验室1个(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国家关键点实验室);有教育部关键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43个。

  

学校直属附属医院3个,均为江西省“三甲”医院,共有病床2200余张,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中西医结合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高等中医药院校。详情请登录学校主页(http://www.jxutcm.edu.cn/)

  

二、引进对象

  

第一类:在全球具有学术影响力的杰出人才。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1955年1月1日以后出生)。

  

第二类:在全国具有学术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如: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等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1965年1月1日以后出生)。

  

第三类:在学术学科方面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带头人。

  

A.在各省(直辖市)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专家,如:各省(直辖市)的特聘教授等,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

  

B.在全球排名前300名的高校工作或从事的学科专业排名在全球前100名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排名认定标准参照国际通用排名标准),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

  

第四类:学科发展需要的博士人才。

  

A.在全球排名前300名的高校或学科专业排名全球前100名的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排名认定标准参照国际通用排名标准),40周岁以下(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

  

B. “985”或“211”高校毕业的博士研究生、中医临床专业博士研究生(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中医“四大经典”(金匮、伤寒、温病、内经方向)或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40周岁以下(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

  

C.教学科研及学科专业建设所需的其他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0周岁以下(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三、引进计划

  

1.第一、二、三类引进人数不限。

  

2.第四类博士人才招聘计划:

  

序号

  

部门

  

教研室

  

或科室

  

招聘岗位

  

招聘人数

  

岗位招聘条件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

  

中医学院

  

医史文献教研室

  

教学

  

科研

  

1

  

中医学(1005)专业。

  

联系人:张老师

  

电话:0791-87118931

  

E-mail1062850839@qq.com

  

2

  

中医学院

  

内经教研室

  

教学科研

  

1

  

中医学(1005)专业。

  

3

  

中医学院

  

伤寒教研室

  

教学科研

  

2

  

中医学(1005)专业。

  

4

  

中医学院

  

金匮要略教研室

  

教学科研

  

2

  

中医学(1005)专业。

  

5

  

中医学院

  

温病教研室

  

教学科研

  

2

  

中医学(1005)专业。

  

6

  

中医学院

  

临床中药学

  

教研室

  

教学科研

  

1

  

中医学(1005)、中药学(1008)专业。

  

7

  

中医学院

  

中医养生学

  

教研室

  

教学科研

  

2

  

中医学(1005)专业。

  

8

  

中医学院

  

医学免疫学与

  

病原生物学

  

教研室

  

教学科研

  

1

  

免疫学(100102)、病原生物学(100103)、微生物学(071005)专业。

  

9

  

中医学院

  

医学转化中心

  

教学科研

  

3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00104)、药理学(100704)、细胞生物学(07100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0)专业。

  

10

  

中医学院

  

循证医学

  

研究中心

  

教学科研

  

2

  

中医学(1005)、中药学(1008)专业。

  

11

  

中医学院

  

循证医学

  

研究中心

  

教学科研

  

1

  

循证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1)专业。

  

12

  

中医学院

  

气功科学

  

研究所

  

教学科研

  

2

  

物理学(0702)、生物医学工程(08523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中医学(1005)专业。

  

13

  

药学院

  

基础化学

  

教研室

  

教学科研

  

1

  

无机化学(070301)专业。

  

联系人:汪老师

  

电话:0791-87118911

  

E-mail412616270@qq.com

  

14

  

药学院

  

药物分析

  

教研室

  

教学科研

  

1

  

药物分析(100701)、中药分析(1008)专业,985211高校或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

  

15

  

药学院

  

中药鉴定

  

教研室

  

教学科研

  

1

  

中药学(1008)、生药学(100703)专业。

  

16

  

药学院

  

药物化学

  

教研室

  

教学科研

  

2

  

药物化学(100701)专业,要求硕、博士期间研究课题为药物化学方向。

  

17

  

药学院

  

食品营养与安全

  

教研室

  

教学科研

  

2

  

食品营养学,食品微生物专业。985211高校毕业或双一流专业高校毕业。

  

18

  

针灸推拿

  

学院

  


教学科研

  

3

  

针灸推拿学(100512)专。

2020年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才引进79名公告

  

一、学校简介

  

江西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学校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教育部指派的对口支援西部的高校。

  

学校现设有本科专业26个,涵盖医、理、工、文、经、管、艺等学科门类,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二级学科点36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类别4个,省级示范性硕士点2个。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键点学科18个、省级高水平学科2个、省级“十二五”关键点学科3个,国家临床关键点专科(专病)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键点专科(专病)12个。

  

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其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蒙药丸剂关键技术及工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关键点实验室1个(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国家关键点实验室);有教育部关键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43个。

  

学校直属附属医院3个,均为江西省“三甲”医院,共有病床2200余张,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中西医结合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高等中医药院校。详情请登录学校主页(http://www.jxutcm.edu.cn/)

  

二、引进对象

  

第一类:在全球具有学术影响力的杰出人才。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1955年1月1日以后出生)。

  

第二类:在全国具有学术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如: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等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1965年1月1日以后出生)。

  

第三类:在学术学科方面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带头人。

  

A.在各省(直辖市)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专家,如:各省(直辖市)的特聘教授等,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

  

B.在全球排名前300名的高校工作或从事的学科专业排名在全球前100名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排名认定标准参照国际通用排名标准),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

  

第四类:学科发展需要的博士人才。

  

A.在全球排名前300名的高校或学科专业排名全球前100名的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排名认定标准参照国际通用排名标准),40周岁以下(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

  

B. “985”或“211”高校毕业的博士研究生、中医临床专业博士研究生(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中医“四大经典”(金匮、伤寒、温病、内经方向)或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40周岁以下(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

  

C.教学科研及学科专业建设所需的其他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0周岁以下(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三、引进计划

  

1.第一、二、三类引进人数不限。

  

2.第四类博士人才招聘计划:

  

序号

  

部门

  

教研室

  

或科室

  

招聘岗位

  

招聘人数

  

岗位招聘条件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

  

中医学院

  

医史文献教研室

  

教学

  

科研

  

1

  

中医学(1005)专业。

  

联系人:张老师

  

电话:0791-87118931

  

E-mail1062850839@qq.com

  

2

  

中医学院

  

内经教研室

  

教学科研

  

1

  

中医学(1005)专业。

  

3

  

中医学院

  

伤寒教研室

  

教学科研

  

2

  

中医学(1005)专业。

  

4

  

中医学院

  

金匮要略教研室

  

教学科研

  

2

  

中医学(1005)专业。

  

5

  

中医学院

  

温病教研室

  

教学科研

  

2

  

中医学(1005)专业。

  

6

  

中医学院

  

临床中药学

  

教研室

  

教学科研

  

1

  

中医学(1005)、中药学(1008)专业。

  

7

  

中医学院

  

中医养生学

  

教研室

  

教学科研

  

2

  

中医学(1005)专业。

  

8

  

中医学院

  

医学免疫学与

  

病原生物学

  

教研室

  

教学科研

  

1

  

免疫学(100102)、病原生物学(100103)、微生物学(071005)专业。

  

9

  

中医学院

  

医学转化中心

  

教学科研

  

3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00104)、药理学(100704)、细胞生物学(07100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0)专业。

  

10

  

中医学院

  

循证医学

  

研究中心

  

教学科研

  

2

2020年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才引进79名公告

  

中医学(1005)、中药学(1008)专业。

  

11

  

中医学院

  

循证医学

  

研究中心

  

教学科研

  

1

  

循证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1)专业。

  

12

  

中医学院

  

气功科学

  

研究所

  

教学科研

  

2

  

物理学(0702)、生物医学工程(08523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中医学(1005)专业。

  

13

  

药学院

  

基础化学

  

教研室

  

教学科研

  

1

  

无机化学(070301)专业。

  

联系人:汪老师

  

电话:0791-87118911

  

E-mail412616270@qq.com

  

14

  

药学院

  

药物分析

  

教研室

  

教学科研

  

1

  

药物分析(100701)、中药分析(1008)专业,985211高校或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

  

15

  

药学院

  

中药鉴定

  

教研室

  

教学科研

  

1

  

中药学(1008)、生药学(100703)专业。

  

16

  

药学院

  

药物化学

  

教研室

  

教学科研

  

2

  

药物化学(100701)专业,要求硕、博士期间研究课题为药物化学方向。

  

17

  

药学院

  

食品营养与安全

  

教研室

  

教学科研

  

2

  

食品营养学,食品微生物专业。985211高校毕业或双一流专业高校毕业。

  

18

  

针灸推拿

  

学院

  

教学科研

  

3

  

针灸推拿学(100512)专。

2020年江西中医药大学招聘61人公告

  一、学校简介

  江西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学校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现设有本科专业27个,涵盖医、理、工、文、经、管、艺等学科门类。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4个。中医学、中药学被列为江西省一流学科,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键点学科18个,国家临床关键点专科(专病)7个。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 3 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

  学校拥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关键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有教育部关键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46个,有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工作站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

  学校在中药药剂、针灸推拿、中药炮制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突出优势,原始创新成果——“热敏灸”理论和技术,开创了内源性热敏调控治疗疾病的新途径,创办了全球首家热敏灸医院——江西热敏灸医院。现拥有3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甲等”中医、中西医结合直属附属医院,总开放病床超过3000张。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高等中医药院校。详情请登录学校主页(http://www.jxutcm.edu.cn/)。

  二、招聘计划(详细见附件1)

  三、资格审查

  (一)资格初审

  学校对网上报名考生进行资格初审,凡未按要求提供报名材料或提供报名材料不完整、不符合要求的,均视为资格初审不合格。资格初审合格名单将在江西中医药大学人事处官网公布,考生可登录“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才招聘系统” (http://zpjob.acabridge.cn/school/2557)查询资格初审结果。

  (二)现场确认

  资格初审合格人员在指定的时间、地点进行现场确认(时间、地点另行通知)。指定时间未到达现场确认者视为自动放弃资格。现场确认需带好以下材料:①有效期内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正反面)1份;②所有投递材料及岗位条件所列证明件原件及复印件1份;③《江西中医药大学2020年硕士应聘申请表》(见附件)。证书和证件类材料原件审核后即退回,岗位条件所列证明及其他类材料原件、所有材料复印件不予退回。

  四、考核

  采用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面试均采用百分制,分别占总成绩的40%、60%。笔试主要考察应聘者综合知识及与岗位相应的专业基本知识、业务能力和写作水平。

  根据笔试成绩由高至低,按1:3的比例确定入围面试人选(末位成绩相同时一并入围面试),不足1:3则按实际人数入围面试。面试主要考察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采用结构化面试方式进行,面试成绩低于75分者,不予聘用。如为博士研究生报考,则参照《江西中医药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面试招聘管理办法》采用直接面试考核方式进行。具体考试时间、地点在江西中医药大学人事处官网另行公告通知。

  各环节成绩将在江西中医药大学人事处官网公布。

  五、体检、考察、公示

  1.体检。根据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照1:1原则确定进入体检、考察环节的人员(如总成绩相同,取面试成绩高者进入体检、考察环节)。由学校统一组织体检,标准参照《江西省申报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办法(试行)》(赣教发〔2010〕09号)和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2.考察。对体检合格者进行考察,主要考察品质、道德品质、工作实绩、业务水平等。

  3.公示。对拟聘用人员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

  4.因体检、考察不合格或主动放弃而产生的岗位空缺,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1次(如总成绩相同,取面试成绩高者递补),其他情况一律不予递补。

  六、聘用、待遇

  经体检、考察合格者,按规定办理聘用手续,列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考核不合格,按有关规定予以解聘。

  附件:

  招聘计划.docx(提取码:1d2r)

  2020年江西中医药大学硕士应聘申请表.docx(提取码:wb55)

  

事业单位考试范围广泛,内容庞杂,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抓住关键点,有效备考?公考资讯网推荐【2020事业单位联考笔试】,资深讲师探索教学新模式,基础+高频+模考三阶段立体学习,线上20天直播,关键点全面串讲,9册专属资料,深化关键点集中突破,全真模考复习,扫清所有薄弱项,还有班主任全程服务,随时随地盯备考。,快到必胜公考APP报名听课、开启你的学习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