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面试综合分析题目如何灵活表态
在结构化面试中,综合分析类是重点考察题型,常以第一题的形式出现。而此类题型特点比较明显,主要针对某热点事件、人物故事、政策法规、名言警句等核心话题谈认知,并在题干结尾出现“请谈谈你的看法”、“你怎么理解”、“你怎么看”等字样。考官通过此类题目的考察,就是要全面了解考生价值观、看待问题的角度与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而判断考生是否符合公职人员的任用标准。
【例题展示】
近年来,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据全国人大调研组报告,仅城市商业餐饮及公共食堂每年造成的食物浪费高达340亿斤。对于餐饮浪费现象,你怎么看?
【存在问题】
1.不明确,没有表态,缺乏价值判断,开篇直接引入分析。例如:“各位考官,之所以出现餐饮浪费的现象,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消费者缺乏节约意识;第二,餐饮行业缺乏规范约束;第三,宴请宾客时“讲排场、好面子”的社会风气。
2.不新颖,表态套路化,词汇积累不足,内容单调。例如:“我认为餐饮浪费现象是不好的”“我不认可餐饮浪费现象”“我不支持餐食浪费现象”等
3.不生动,对于贴近生活的话题,表态只有理性判断,难以打动考官。例如:“餐饮浪费影响社会方方面面,对于这种现象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积极寻求破解之策。”
【表态要灵活切入,明确表态】
1.结合背景表态:可以结合话题的当下时代背景展开表态。如:由于新冠疫情的暴发,导致劳动力流动受限和货物运输受阻,中国粮食生产受到一定冲击,粮食安全问题又再一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餐饮浪费现象却依然没有收敛之势。因此,为了端稳中国人的饭碗,各地政府必须主动作为,尽快打消这种势头。
2.换位思考表态:从自身经历入手,可以显现出对话题表态的深刻性。如:说到餐饮浪费其实深感惭愧,因为我们从小就衣食无忧,没有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没有品尝过食不果腹的辛酸,所以对珍惜粮食的认识远不如各位考官深刻。但即便如此,从小的教育、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也都告诉我们:浪费可耻,节约光荣。
3.借古喻今表态:可从过去时代社会发生的事件切入。如:各位考官,谈到这个话题我首先想到的是一部电影《1942》,这部电影讲述了在1942年那个动荡的年代,河南发生了大规模饥荒,超过300万河南同胞在逃荒中饿死。如今距离那场残酷的饥荒仅仅时隔八十年,餐饮浪费现象却如此严重,不免有些讽刺和悲哀,如果这些逝去的300万先辈们泉下有知,我想他们一定会指着鼻子骂我们:不懂珍惜!
4.根据专业表态:考生可从所学专业或特长出发,体现出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如:各位考官,如果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待此事,就不难发现:将购买后的商品浪费,实际上是把消费者手中的钱浪费了!如果将这些钱整合起来,足以助推一个新行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和产出。因此,站在经济发展的角度,必须及时遏制这种餐饮浪费现象。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跟大家分享的综合分析类题目如何做到灵活切入,明确表态,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事业单位面试综合分析题开头如何答出个性化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相信很多接触过事业单位考试面试的同学都有这样的感受。有开头纠结、不知如何开口,或者开头生硬的问题。大多人同学的开头会说:“我觉得这个事情是非常好的,这是非常不好的,这是有好有坏,辩证统一的。”这样的答案在面试中显得有些千篇一律,很难在面试中打动面试官,而在考试中,第一句话是相对吸引考官的,也是相对更重要的,那么如何在开头表出亮点,突出个性化特点和自我的素养呢?中公教育以一道题目为例具体去给大家讲解说明。
【例题】网约车、扫码支付、网上挂号 …… 互联网时代,出门带台手机就可享受指尖上的服务。然而,在大部分人享受互联网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等因素,却让老年群体难以搭上这趟“幸福列车”。原本便利的“互联网+”技术反而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对此,你怎么看?
1.结合自己和身边的实际例子进行表态。
各位考官,题中的这些情况我们家老人也有遇到过。经常会看到外婆使用智能手机的无助,面对智能软件的恐慌,尤其是后疫情时代健康码成为日常必需,更是让她对出行多了几分担忧。我觉得在快节奏的当下,也应尊重老人的慢权利。
2.结合真情实感进行表态。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老一辈人用汗水泪水甚至鲜血打拼下来的,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他们越来越老了,但却面临着被互联网所抛下的难题,数字时代给老人带来的不是“数字福利”,而是一种“数字负担”,形成了“数字鸿沟”,我觉得科技是用来服务人、温暖人的,而不应该因此把某一群人丢下。所以,我们需要缓下脚步,来等一等他们。
3.引用古语名言进行表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夫孝,德之本也”。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提倡孝老爱亲,这是我们的传统美德,针对老年人难过数字鸿沟的问题,我们更应该尊敬老人、关爱老人,帮助他们共渡难关,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4.结合我国国情进行表态。
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第七次人口普查60岁以上人口数2.64亿,占到总人口的18.7%,预测2035年这个数值将达到4亿。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如何,让老人安享晚年,不仅是儿女的义务,更是社会的责任。
5.结合社会热点新闻进行表态。
各位考官看到这道题目就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些新闻,耄耋老人冒雨去社区缴纳医保,却被告知拒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在手机上支付”,工作人员的一番话,使得老人满脸无助地呆坐在座位上;一位转了几趟车来到医院就诊,到了医院发现取消现场挂号,老人急得大喊:“你们不能把老人拒之门外啊。”看到这些新闻,都让我很心疼。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我们应该慢下脚步,等一等他们。
6.结合社会发展背景进行表态。
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日新月异,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当人们热衷于手机支付、网上办理、滴滴打车、淘宝购物,享受着科技带来的方便快捷,但老年人不懂不知不会用,成为了他们的“障碍”,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却成了智能手机的“遗忘者”“边缘人”“落伍者”,数字鸿沟问题亟待解决。
这六种就是我们开头常用的表态方式,大家可以在平时练习的过程中进行尝试,相信可以更好地抓住考官的眼球,形成“个性化”。
事业单位面试综合分析题提分策略
试问在各类公职考试面试当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是什么?相信大部分考生会不约而同地回答“综合分析能力”。没错,综合分析一般位于第一题的位置,且至少考查一道,所以有人说“得综分者得面试”。综合分析能力对于考生的立场站位、逻辑思路、知识储备、时政积累、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要素均有考查。接下来分享部分应对策略,帮助各位考生面试时如鱼得水。
【观点站位要准确】
2020年以来,事业单位考试和各地事业单位考试的招聘公告都做了调整,新增“重点考查政治素养”。因此近年来,事业单位考试面试频繁考到诸如“理想信念”“以人民为中心”“敢于担当”等话题。面试当中的政治素养一般指的是在政治立场、品质和水平等政治素质方面的修养,这是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换而言之也是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品质。所以在面试答题时,观点表达要准确,体现必要的政治理论高度。
【知识储备要匹配】
“乡村治理”“江山就是人民”“人生如屋,信念如柱”等,都是以往考过的话题,各位考生可以先感受下,如果不积累相应的知识素材,面对这些题目,必然会出现大脑一片空白、语言苍白无力的状况,很难获得考官的认可。因此知识储备是一位考生在考场上从容应对、精彩作答的前提,但是整个社会面的知识体系如此庞大,储备什么是关键?给各位以下两个方向:
1.官方媒体的时事评论。综合分析的考查重点一是时事政治,比如学党史、垃圾分类、疫情防控等,对于这些事件的分析本身并没有固定答案,理论上言之有理即可,但是大部分考生反而没有思绪。因此强烈建议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等公众号或网站,及时整理、学习、领会他们的评论性文章。
2.习近平总书记最新发言。综合分析考查重点二是哲理话题,诸如理想信念、敢于担当、为民服务等,这些话题不难理解,但是想要深入分析,作答出一定的高度和深度确实有很大难度,需要深厚的理论素养,因此更需要提前储备相关素材,建议关注求是网、金台新声等,结合评论内容及个人思考分类、分版块整理。
【表达结构要清晰】
综合分析能力的题目往往涉及对一个话题的多维度观察,因此作答时涉及多个层次、多方面内容的阐述。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使听者理解无误,就要做到有条理、逻辑清晰地作答。在此推荐两种逻辑呈现方法:
1.分模块呈现。按照分析维度,拆分为不同模块,逐个分析。例如,
开头表态;
分析原因。原因一、原因二等;
分析影响。影响一、影响二等;
分析对策。对策一、对策二等;
……
2.启发式答题法。围绕话题,把能想到的角度依次罗列即可,较为推荐。以“民众遇事找人不找法”为例分析。
各位考官,看完这道题目,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点,我国传统社会是人情社会,找人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下面具体分析人情社会的便捷。
第二点,法治建设一直在路上,但目前尚有不完善的地方。具体分析当前法制建设的问题。
第三点,完善法制建设只有起始符,没有终止号。然后具体分析对策。
……
综合分析能力的题目在面试内容上涵盖多且广,建议广大考生在备考时,多关注热点事件及相应评论,并加入个性化思考,形成专属的备考方式,在面试时呈现不一样的自我,最终赢得考官青睐。
事业单位面试综合分析题要围绕“观点”展开
在结构化面试中,综合分析类问题是高频考点。与此同时,综合分析题是面试的重点和难点,基本有面必考,综合分析题考验的主要是关于考生对于本题题干中的观点与事件的分析能力。所以拿到题目,第一时间要把自己关于本题的观点与态度梳理清楚,接下来的答题就围绕“观点”展开。
【模拟试题】
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此,你怎样理解?
【中公解析】
一、题干分析:
1.法治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与社会和谐的基本作用。
2.要做到法制,做好法制,需要遵循的做法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答题思路:
1.解释本句话的含义,揭示其内在含义。
2.围绕本句话的道理进行充分论证说明。
3.结合日常工作展开谈落实与践行。
三、作答:
1.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法必依是法治建设的核心,执法必严是法治建设关键,违法必究是法治建设的保障。
2.“有法必依”就是要保证法律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即尽量排除和杜绝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中的随意性、偶然性和腐败现象;因为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公民必须平等地遵守宪法、法律和其他法规,依法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定的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必须毫无例外地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要建立和健全法律服务机构,保证法律正确实施。
“执法必严”就是要确保严格公正司法。司法机关应当独立公正地行使司法权,不受其他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预。要按照公正司法、文明执法的要求,成熟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能划分和管理制度,形成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维护司法权威,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要加强执法、司法队伍的建设和对他们工作的监督,防止他们滥用权力。
“违法必究”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按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给予惩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容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好社会与国家的治理。
3.(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眼提高广大群众民生三感,着力提升行政执法水平,让公平正义体现在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每一项执法决定中。(2)加大国家发展的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敢于亮剑、动真碰硬,让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大力提高行政执法的执行力、公信力,切实维护法律法规权威和尊严。(3)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全面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与此同时,确保执法权始终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以此维护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