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面试热点:“民生地图”暖民心
【热点背景】
近年来,为方便群众生活,各地绘制的“民生地图”不断上线。“积水地图”实时显示城区低洼路段、下穿立交等区域的积水信息,并将积水数据和地图导航相结合,方便公众第一时间查询;“纳凉地图”盘点避暑纳凉的好去处,为市民提供消暑指南;“小修小补地图”为居民提供维修点查询等服务,让生活更便利。一份地图一份情,这些贴心的“民生地图”,体现出相关部门为民服务的精度和温度,值得点赞。
【模拟试题】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不断进步,智慧城市建设是大势所趋。不少地方和部门积极作为,在城市治理上下足“绣花功夫”,结合本地实际绘制不同版本的“民生地图”,着力解决群众烦心事,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中公解析】
一、表明观点
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日常小事在生活中并不起眼,但是涉及群众利益,就是大事。政府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中的生动体现,广泛问需、精准施策,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值得点赞。
二、分析民情地图的意义
1.体现治理能力的升级。地图是工具,是技术手段,“民生地图”不断扩容的背后,是服务态度和治理能力的不断升级。数据化、可视化、动态化,实现了以鲜活的民生诉求实时更新地图,使资源统合分配精细高效,在公共服务开展之始即实现了“未诉先办”。
2.体现以人民为中心。一张张“民生地图”广受好评也充分说明,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城市管理者就能当好“产品经理”,让政务服务产品对接群众诉求,服务百姓生活,同时也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3.提高服务便利程度。通过地图上线了公交、饮食、消费等便民功能。该功能通过对业务办理的地址、所需材料、基本流程等信息进行多角度的关联性整合,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查询、指引服务。
三、如何更好发展民情地图
1.调研群众需求。政府部门应该加强询问市民关于地图的需求意见,对已经绘制的地图的不足应加以更正修改,借鉴其他城市共治机制经验,还需要引导更多市民参与到治理实践中来。
2.完善技术和服务。高科技可以为发现“痛点”提供助力,而解决“痛点”还需要城市管理者亲力亲为、真心付出,硬件设施上“有”,软件服务上“优”,智慧城市建设才能真正服务百姓生活。
3.加强监督和管理。政府应该加强对城市地图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确保其符合正常生活状态和运行情况。对于存在问题的地图问题,政府应该及时予以纠正和整改。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外卖封签”给外卖上把安全锁
【热点背景】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日前发布《餐饮外卖封签规范使用指引》,同时明确,自今年3月起,不使用“外卖封签”将会受到相应处罚。《指引》中,对外卖封签的定义、功能、材质、标识均提出明确要求,并对外卖封签的具体位置示例说明。
【模拟题】
某地日前发布《餐饮外卖封签规范使用指引》,不使用“外卖封签”的商家会受到相应处罚。请谈谈你的看法?
【中公解析】
一、总体评价如今,餐饮外卖比重逐渐增大,外卖族群体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不过,由于外卖餐饮行业流程多、链条长,监管方面一直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消费者维权难等突出问题,此次出台餐饮外卖封签管理规定正是回应管理痛点,值得点赞。
二、分析目的意义
(一)修复消费者信任危机。前段时间媒体曝光外卖员因对差评不满而往外卖食品中小便的新闻升上热搜。虽然涉事外卖员已经得到平台的处罚,但也无法修复消费者的信任危机。“外卖封签”的方式极大地修复消费者与商家、外卖小哥之间的信任裂痕,减少三方之间可能产生的摩擦,维护群体之间和谐。
(二)保障食品安全卫生。明确“外卖封签”的方式也可以明晰外卖包装标准,从而让商家在打包外卖时也有章可循,让消费者更容易判断一份外卖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实现外卖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
三、结合实际,提出对策
(一)加强学习宣传。将餐饮外卖封签管理指引作为商家重点宣传内容。市场监督部门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形式对指引进行广泛宣传,推进餐饮商家学习规定,也让人民群众知道外卖指引规定,运用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明确管理标准。对外卖封签的定义、功能、材质、标识提出明确要求,对外卖封签的具体位置有示例说明,让商家操作更有规范,消费者也能一眼看明。同时,加大对违反规定,拒不执行的商家的处罚措施。
(三)优化外卖服务。长远而言,要想减少外卖服务业的矛盾和纠纷,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关键在于完善外卖全流程服务,源头要控制食品安全,运输中提升外卖小哥的从业素质、送达后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收获感,助推外卖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办不成事”窗口如何让群众办成事
【热点背景】
近来有过办事经历的市民会发现,在多个街道(乡镇)政务服务中心的总咨询台、窗口等位置,陆续出现了一些标识牌,上面赫然写着“办不成事”等一些字样。所谓“办不成事”,指的是,办事群众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后,未能实现成功受理、成功审批,或群众多次来大厅未能解决问题等有关情况。它们是办事机构针对办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杂症”所开辟的专门渠道。有了它们,大伙儿办事遇到的难点堵点,就都有了“出口”。
【模拟题】
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近日北京出现“办不成事”窗口,在多个街道(乡镇)政务服务中心的总咨询台、窗口等位置,陆续出现了一些标识牌,上面赫然写着“办不成事”等一些字样。对此,你怎么看?
【中公解析】
1.分析政策出台的目的意义
(1)拓宽反馈渠道,让群众办事顺当。可以有效解决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小的困难和问题,比如未能实现成功受理等问题,避免让群众白跑多趟,这既是为群众增添了解决疑难问题的渠道,又是让群众可以高效将自己对于政府的评价进行反馈,提升了社情民意反馈效率,对于问题实现“未诉先办”,拉近干群关系,提升政府形象。
(2)提升服务水平,让群众办事满意。该政策本质是政府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一种表现,将群众目前无法办成的事提到桌面上,让工作人员调动资源解决群众遇到的疑难杂症,而且政府服务中心设置瞩目提示,提升群众整体知晓率,让群众可以及时进行反馈,倒逼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能力不断提升,提升总体服务水平。
(3)完善接诉即办,让群众办事高效。“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与12345“接诉即办”制度一脉相承,群众问题得以解决,其背后是有一支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办不成事”问题处理小组和完备的工作机制,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会及时进行梳理,并进行解决建议的提出,从而可以快速对问题进行追根溯源,加速解决。
2.分析政策可能存在的问题
(1)群众产生误解,以为什么事都能在这办。打乱正常的办事流程和秩序,造成工作混乱。实际工作中,并非所有“卡住”的事情都可以通过“办不成事”渠道来解决,因为有些事本身属于“不能办的事”。
(2)时效性是关键。接待了群众的急难杂事,如不能快速办结,反而容易引发群众更大的抵触情绪,但是往往“办不成事”也并非是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不愿意办理,是因为确有难处,处理起来比较复杂困难,导致时效性变差。
(3)不能解决本质问题。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道路上,让能顺利办成、一次办成的事越来越多,办不成的事越来越少才是我们努力和奋斗的方向,开办类似的服务窗口,以及开通投诉电话等形式显示了政府真正践行为人民服务,但对于群众来说,我们应该去思考怎么将“办不成的事”一次办成。
3.提出落实政策的具体举措和建议
(1)优化服务,享受便利。持续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优化服务手段,创新服务举措,落实好“一次性告知”、“一窗口受理”、“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等具体做法,让群众享受到真正的便利。
(2)加强信息对接,明确职责。打通“信息壁垒”,不在形成“信息孤岛”,能从本质上减少群众的负担;践行好“首问责任制”等政府工作要求,遇到难题,主动担责,积极探索,善于思考,问题再难不能让群众作难。
(3)完善细则,提升能力。完善办事流程和细则规定,让一线工作人员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既要提高服务群众的意识,也要有服务群众的能力。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容貌焦虑”
热点背景
近日,某校媒面向全国2063名高校学生就容貌焦虑话题展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9.03%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貌焦虑。其中,男生(9.09%)中严重容貌焦虑的比例比女生(3.94%)更高,而女生(59.67%)中度焦虑的比例高于男生(37.14%)。
模拟试题
近日,某校媒面向全国2063名高校学生就容貌焦虑的话题展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9.03%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貌焦虑。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一、概括话题并作出评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部分人年轻人都会在意自己的外貌,这个调查也证实了这点,但是如果因为对美的最求而产生自卑、焦虑情绪等情绪就大可不必,作为年轻人应该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善用“容貌焦虑”。
二、分析容貌焦虑的影响
1.适当最求美,符合人的天性。年轻人追求美,出门前打扮一番,某种程度上可以让自己以一种更加自信的状态来面对他人,有利于参与社交活动,又能起到自我满足的作用。
2.过度焦虑易产生心理生理问题。对容貌过度在意,认为自己存在某些不足和缺陷,很容易让人产生自卑、痛苦等问题,如果不及时疏导,可能会出现心理疾病,走上过度减肥、整容的道路,损害自身健康。
3.不利于个人发展。对于年轻人而言,最重要的应该是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太过在意外貌,会让自己踏上社会后被焦虑情绪分散精力,不利于个人成长成才。
4.形成错误的价值导向。社会上大部分人都只是相貌平平的普通人,一旦这种焦虑情绪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并得到认可,会使得年轻人的价值观产生偏差。
三、分析容貌焦虑产生的原因
1.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信息时代下社交媒体发达,电视里、网络上、直播间里出现在年轻人并受到追捧的任大部分是高颜值的人,用人单位招聘时更多青睐于颜值高的应聘者,好看的人往往能得到更多关注与点赞,年轻人的“容貌焦虑”这是受到了这些市场环境的影响。
2.化妆品、医美行业的宣传炒作。随着医美行业的发展,为了吸引到更多顾客,相关企业在营销上不断向消费者夸大容貌对金钱、就业、社交影响,传递“形象可以通过自我努力加以塑造”的观念。
3.扭曲审美观念的误导。对于“美”,不同人应该有不同定义,但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审美观念如女性要有“巴掌脸”和“A4腰”等,让许多相貌平平的人以此为标准自套,若不符合就认为自己有“缺陷”,随之产生焦虑情绪。
四、提出对策
1.培养正确审美观念。作为年轻人应保持乐广自信的心态,更多关注个人内在美,多读书、多学习,通过文明举动、健康生活,用人格魅力感染他人。
2.家庭、学校的教育引导。一方面,家长平时多关注子女成长,通过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方式引导子女树立正确审美观。另一方面,大学、中学可以通过主题班会、主题讲座等方式,培养学生形成独立的审美观。
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对社会先进人物的表彰和报道,让广大年轻人充分认识到真正的美在于人的涵养、品格、素质,并不在于外貌。